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31.
江西相山火山盆地位于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带的最西端,具有明显的东西向构造域与北东向构造域叠加特征,其在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定流纹英安岩和边缘相碎斑熔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研究其岩石地球化学、地质构造特征,认为相山火山盆地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强烈转换时间为133.87±0.76 Ma至132.01±0.7 Ma之间,可代表扬子东南缘(浙赣段)中生代构造体制强烈转换时期。  相似文献   
332.
赣南牛岭矿床是一个花岗岩外带型铀矿床,矿化产于马岭岩体南西外接触带上泥盆统三门滩组砂岩中,北东向再里断裂、野坑山断裂和岩体接触带构造共同构成矿区的构造格架,花岗岩体"超覆"于上泥盆统地层之上。野外调查表明,野坑山断裂走向为NNE-NE,倾角70°~87°,构造面平整,见水平擦痕,构造带由胶结松散的构造角砾岩组成,具有矿后新构造特征。根据牛岭矿床层控成矿特点和野坑山断裂左行平移性质,认为野坑山断裂东盘与西盘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剥蚀程度,是牛岭矿床深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333.
南美地台地质构造演化与主要金属矿产成矿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美地台区矿产资源丰富,从太古代到新生代不同阶段的地质构造演化为其奠定了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演化与矿产资源的形成关系密切,不同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不同的矿产资源。本文总结了南美地台的构造演化及其成矿作用,指出不同阶段构造演化对区内成矿作用控制的不同特点,总结区内主要矿产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34.
对垃圾焚烧厂的周边环境监测与经济赔偿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环境污染状况基本评价体系对于垃圾焚烧厂在运行过程排出的各种主要污染物进行分析,综合考虑风速在内的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得到环境质量状况的等级,以实现对环境的动态监测,并且建立了一个基于距离的综合分段补偿方案。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在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情况下,对应的赔偿应该发生的变化,并给出了一个可定量的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335.
江西省万载县野猫冲铜矿床为中低温热液(成矿流体)沿构造破碎带蚀变-蚀变岩型铜矿床。在地表地质调查、钻孔岩芯考察及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对野猫冲铜矿控矿构造进行详细研究,表明北东东向大型叠瓦状推(滑)覆构造控制矿区内各地质单元的延深与展布,北东向韧性剪切变形带控制矿区铜金矿体的展布,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韧性剪切断裂之间的次级层间破碎带和小断裂带内,带内发育较强的动热变质,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发育。矿石以黄铜矿为主,贫硫,成矿流体具有多期次的活动、叠加改造的特点。上栗-潭埠-宜丰断裂带自西至东已发现20余处铜多金属矿床(点),显示该带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36.
针对扬子东南缘浙赣地区地质构造特征,通过研究中生代的构造分层、盆地演化、火山活动构造环境等,分析了研究区中生代构造环境,认为研究区中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由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向北东、北北东向构造方向的转变和由挤压-拉张-挤压-拉张的构造环境变化;构造体制环境从晚侏罗世开始,到早白垩世早期基本完成转换过程。伴随构造环境的转变,研究区内形成了中生代不同类型的盆地。  相似文献   
337.
<正>香港西贡郊野公园的荔枝庄地区是早白垩世荔枝庄组(142 Ma)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分布区。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火山岩研究中,笔者等实测了该区荔枝庄组地层剖面,在总计14个岩性分层中有多个分层为灰白-灰黄色凝灰质砂岩与灰黑色炭质泥岩互层产出。炭质泥岩厚薄不等,触之易污手,在重力作用下易发生下滑,形成多处滑脱构造,在滑脱层前缘出现形态各异的包卷层理、层间滑动、褶曲及褶曲面的微小张裂隙、阶梯状裂隙等,这在华南中生代火山岩区十分罕见,是香港世界地质公园内珍贵的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338.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静态液氮吸附仪研究一种构造软煤的微孔结构特征,同时利用自主搭建的大型石门揭煤相似模拟试验系统,研究石门揭露构造软煤过程中瓦斯压力的变化规律。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构造软煤的微孔特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以及瓦斯在石门揭露构造软煤诱发煤与瓦斯突出中的作用。通过试验得出:构造软煤的结构破坏严重,微孔发育并且为特殊瓶颈的不透气孔,为瓦斯的赋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瓦斯在突出的启动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即在瓦斯压力突然降低、释放膨胀潜能时,瓦斯压力作为动力来源,加速了煤体向采掘空间抛出的过程。  相似文献   
339.
为认清鸡西煤田瓦斯赋存规律,根除导致煤矿瓦斯突出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运用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在研究鸡西煤田构造演化的基础上,结合鸡西煤田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分析了煤田地质构造、构造煤形成过程和岩浆作用及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并结合典型矿井探讨了现代应力场对瓦斯突出危险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鸡西盆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表现为规模不等的褶皱、断裂.盆地东南缘受控于敦密断裂,盆地中部的基底突出向东倾伏,发育了平-麻逆冲断裂及一个向东倾伏的基底隆起(恒山隆起),使煤田从东至西成斜卧的"人"字形展部,划分煤田为南北两含煤带,岩浆岩作用的程度控制着煤层的煤化程度,也控制着煤层瓦斯赋存;近EW向、NE向、NNE向构造,尤其是NNE向构造受到强烈挤压、压扭作用,致使煤层受到强烈挤压剪切破坏而发育构造煤,有利于瓦斯赋存;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应力为NEE向,NNW-NW向构造表现为挤压和压扭作用,成为动力灾害多发地带;NE、NNE向构造的拉张有利于瓦斯释放,动力灾害程度相对较低;NNW-NW向和NE、NNE向复合部位应力集中,动力灾害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340.
某污水厂采用S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SBR工艺难以稳定地实现生物脱氮除磷的问题,其系统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进水碳源的利用顺序导致出水TN和TP不能达到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采用分段进水的方法以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研究不同进水流量分配比(λ)对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比λ为5∶3时出水TN的效果最好,且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