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25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381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随着近年来城市污染的严重,雾霾天气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雾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大气的可见度大幅度降低,而且也会对我们的呼吸道健康造成很严重的损伤。实际上雾霾天气的起因除了空气污染还有部分气象因素,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中的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的浓度大幅度增加,这就是我们见不到太阳的原因。本文从PM2.5的雾霾天气中的元素特征入手,简单分析一下可能造成城区的雾霾天气的原因,为未来能够有效解决城市雾霾问题铺路。  相似文献   
92.
局域地形和林火数量对区划方法的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等级区划不仅能为预防森林火灾提供宏观指导,并有利于防火人员的合理安排,从而达到对火灾的有效防范和控制。一个好的森林火灾的区划结果得益于适宜的区划方法,而区划方法的选择则受制于区划影响因子,因此探讨森林火灾区划的影响因子对区划结果至关重要。分析了重庆市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GIS支持下,利用2000-2010年中527例历史林火记录和DEM数据,分析了局域高度和林火数量对森林火灾区划的影响。最终,将局域高度及林火数量构建成火灾易发程度并空间化,从林火易发程度的角度出发给出了重庆市森林火灾区划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所构建的林火易发程度可从地形和林火数量的角度反映某一地区的林火发生情况,因此局域地形和林火数量可分别作为重庆市森林火灾区划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3.
探讨了东亚中高纬环流对黑龙江省春播期降水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h Pa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上,西低东高、北高南低以及西负东正、北正南负等特征有利于出现较大降水,纬向环流或西高东低以及南正北负或西正东负等特征有利于干旱少雨。在850h Pa风距平场上,中国东北和华北为气旋环流,俄罗斯远东和鄂霍次克海为反气旋环流,黑龙江省多偏东风距平,这些特征有利于出现较大降水;与此相反的特征有利于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94.
利用云南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数据和Micaps常规资料,对台风"威马逊"登陆后减弱生成的热带低压引发强降水进行分析,揭示了台风"威马逊"造成的强降水成因及对云南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威马逊"的外围云系于2014年7月19日下午开始影响云南,19日17时滇东南地区出现降雨,其中20-22日,云南省连续3d出现暴雨天气过程,滇中以西以南大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暴雨天气(其中屏边站和宁洱站日降水突破了历史极值),23日降雨过程结束。这次台风低压天气过程是近5年来影响云南造成降水最强的一次,热带低压西移与西南气流汇合,低压倒槽造成的强降水对云南西部造成持续影响。热带低压带来了强降水,造成了37人死亡、9人失踪的重大灾害。以文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分析,发现使用雷达对远距离低层云系的探测,能较好地判断"威马逊"台风外围云系的结构及演变情况,对改进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警有较好的价值;在现行体扫模式下增加超低仰角探测,应有助于更好预测风暴影响的强度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改进预警能力,从而对短时临近预报有一定的帮助。就台风"威马逊"而言,发现较好的应用雷达资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改进短时临近预警业务有一些帮助,因此提出重视雷达探测可能对提高强天气监测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应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5.
《灾害学》2016,(4):235-236
<正>~~  相似文献   
96.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沙尘源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出发,对2021年中国北方首次沙尘天气事件每日的大气环流形势以及沙尘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源区内异常增温,降水稀少的气候背景下致使大面积裸露松散的土壤含水量较低,为大范围,高强度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频繁活动的冷空气,是沙尘天气爆发的动力因子.沙尘在强风中沿东南方向向下游地区输送和扩散,中国西北,华北,黄淮,江淮,江汉地区和江南北部等地先后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空气质量迅速恶化,首要污染物为PM10.此外,沙尘气溶胶东移也波及朝鲜半岛,日本等下游地区.在输送过程中,内陆地区沙尘主要分布在1~6km,而下游地区的沙尘则集中分布在2km高度附近,粒径较大的沙尘出现在近地表的频率较高,较小的颗粒主要分布在对流层中下层.  相似文献   
97.
一 2007年主要气候特点 2007年湖北省主要气候特点是:冬暖显著大雾多,春季温高变幅大,梅雨明显强降水多,秋季少雨旱情重,6~10月日照少.主要气候要素特征为:  相似文献   
98.
家乡的小溪     
张翠凌 《环境教育》2014,(12):84-84
正富阳市是我的家乡,我的童年在这里度过,这片土地有我最美好的回忆。不知不觉,我十一岁了,这片土地也陪伴了我十一年。我的欢笑在这里,难过在这里,似乎我和它已经无法分离了。可是,有一天,它好像变了。那一天,我记得十分清楚——我走在街头,心情悠闲。突然,一阵恶臭直冲我的鼻腔,我不禁下意识地捂住鼻子。好奇心驱使我要一探究竟,我跟随着臭味一直走,每走一步,味道就愈加浓烈。终于,  相似文献   
99.
人工增雨(雪)常用的评估方法为统计检验和物理检验,统计检验需要大量试验样本,且随机化试验在我国难以实现,大量样本无从获得。物理检验目前主要是雷达观测演变状况和飞机直接观测云内微物理参数,由于技术和能力有限,这些方法都难以实现。为了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后尽快得出评估结果供政府及环境保护等部门参考,利用雨滴谱记录数据对一次人工增雪作业后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这些数据在没有常规降雪记录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评估结果看,人工增雪作业后,降水强度有明显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0.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影响咸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变化及潮汐涨退。尤其在天文大潮时,咸潮上溯的情况更为严重。另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过程让咸潮十分缓慢地增加,但长期的累积也在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