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2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357篇
安全科学   1633篇
废物处理   97篇
环保管理   292篇
综合类   1880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6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821.
《劳动保护》2006,(12):54-55
进入四季度以来,一些地方事故出现反弹,山西、黑龙江、河北、吉林、甘肃、重庆、浙江等地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染、客运车辆翻车、服装加工销售企业火灾等重特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煤矿事故一是接连发生3起特大恶性事故。10月31日,甘肃省靖远煤业公司魏家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9人死亡、6人重伤;11月5日,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公司焦家寨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7人死亡;11月12日,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南山煤矿井下发生炸药燃烧事故,造成34人死亡。这些事故暴露出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  相似文献   
822.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后果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液体管道泄漏后果综合评价方法。将液体管道泄漏后果划分为火灾、爆炸和中毒3大类14个基本指标,建立后果评价指标体系。在VCE等后果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得到初始数据,运用SPSS软件处理相关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各指标相互独立的综合评价模型。选择天津港某码头进行实例分析,运用该方法对该港口储运的15类有代表性液体危险化学品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各化学品的综合评价值以及按照其发生泄漏后危险性大小的排序。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评价港口码头等储运多种液体危险化学品的行业。  相似文献   
823.
2014年8月1日凌晨,台湾高雄市前镇区多条街道陆续发生可燃气体外泄,并引发多次大爆炸,截至8月6日,此次爆炸累计造成30人死亡.314人受伤。专家表示.事故是石化管道丙烯气体泄漏引起的,相关企业维护不力、当地政府应变不力可能是.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4.
正静电灾害是在一定条件下造成的,静电作为火源引起爆炸和燃烧的条件可归纳为4点,即:①有静电产生的来源;②静电得以积聚,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③静电放电周围存在爆炸性混合物;④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相似文献   
825.
化工装置泄漏是造成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80%以上的化工装置泄漏都发生在化学品输送管道,尤其是压力管道上。目前化工园区内多数中小化工企业尚未掌握压力管道泄漏的封堵技术,也未配备相应的设备和材料,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将压力管道泄漏封堵工作纳入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范畴的方案。首先由园区应急管理机构通过现有封堵资源调研、企业封堵资源需求分析,掌握园区压力管道泄漏封堵能力现状及缺口;其次园区应急管理机构通过加强封堵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压力管道泄漏模型、配置封堵工器具、编制应急处置方案等手段整合并完善园区压力管道泄漏封堵能力;最后园区应急管理机构通过搭建泄漏封堵操作平台,以满足高效、机动的封堵要求,从而提高化工园区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826.
谢燕  陈曦  胡正华  陈书涛  张寒  凌慧  申双和 《环境科学》2016,37(4):1499-1506
通过田间试验,在大豆和冬小麦生长季,进行常规翻耕(conventional tillage,T)、免耕(no-tillage with no straw cover,NT)、常规翻耕+秸秆(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straw cover,TS)、免耕+秸秆(no-till with straw cover,NTS)4种耕作措施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作物系统CO_2和N_2O排放通量.结果表明:在大豆生长季,与T相比,NTS在开花-结荚期显著增加了CO_2累积排放量(P=0.045),增幅达27.9%;NT在鼓粒-成熟期显著降低了CO_2累积排放量(P=0.043),降幅达28.9%.与T相比,NT在鼓粒-成熟期的N_2O累积排放量降低了28.3%(P=0.042).在冬小麦生长季,与T相比,TS、NT在拔节-孕穗期使CO_2累积排放量降低了24.3%(P=0.032)和36.0%(P=0.041),在成熟期降低了26.8%(P=0.027)和33.1%(P=0.038).在返青期,NT、NTS、TS的N_2O累积排放量与T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NTS比NT的N_2O累积排放量降低了42.0%(P=0.035).可见,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作物系统CO2排放的影响较大,对N2O排放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27.
北京城市大气CO2浓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北京大气CO2浓度日变化强烈,全年北京时间15:00时前后为全天最低值,最高值则出现在夜间,日变化幅度为23.2~39.0μmol·mol-1,夏季和秋季日变化幅度比冬季和春季大.北京城区大气CO2浓度季节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冬季,月平均浓度为421.5~441.0μmol·mol-1;最小值则在夏季,月平均浓度367.4~371.6μmol·mol北京CO2浓度的季节变化幅度明显高于附近的华北兴隆区域站和瓦里关山大陆本底站等的相应值,其原因是北京CO2浓度季节变化主要受人为取暖活动控制,同时植被的季节变化也起一定作用.1993~1995年北京大气CO2浓度上升较快,平均增长率为3.7%·a-1,1995年平均浓度达到最高,为409.7±25.9μmol·mol,随后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828.
污水生物处理实际工艺中氧化亚氮的释放:现状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N2O的产生途径,重点分析了污水厂典型脱氮工艺的N2O释放差异及其原因,提出了城市污水脱氮处理过程N2O减排的具体措施,并估算出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2011年N2O释放总量约为1.26×109g(以N计),对今后关于城市污水脱氮处理过程N2O产生及减排的研究趋势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829.
讨论了组织和产品碳足迹与清洁发展机制(CDM)在计算电力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方法上的区别,在发改委电力排放因子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修正与补充,分别得到用于组织和产品碳足迹的中国电力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发改委发布的电力基准线排放因子与本文得出的组织和产品碳足迹的排放因子有显著差距,不应混用.本文计算的排放因子可为国内组织及产品碳足迹研究提供更恰当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830.
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新粒子生成事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研究了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数浓度的基本特征和气溶胶新粒子生成事件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子.应用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和双光路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对南京市2010年7月大气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和污染气体(O3、SO2和NO2)进行了观测,并结合气象要素观测数据和后向轨迹模式模拟,探讨了南京市夏季大气气溶胶新粒子生成的条件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京市夏季10~500nm气溶胶平均数浓度为1.7×104cm-3,与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典型城市观测值相近;10~25 nm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占总数浓度的比例为25%.观测期间共出现6次新粒子生成事件,通过分析发现比较稳定的风速风向、较强的太阳辐射有利于南京夏季新粒子的形成.南京夏季新粒子生成事件的相对湿度条件在50%~70%,通过后向轨迹模式模拟的结果发现偏东风或偏南风带来的海洋性洁净气团有利于新粒子的生成.南京夏季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时,10~25 nm气溶胶数浓度与SO2的浓度呈正相关,与O3的浓度呈负相关,而与NO2的浓度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