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4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826篇
安全科学   953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960篇
综合类   4860篇
基础理论   662篇
污染及防治   364篇
评价与监测   269篇
社会与环境   565篇
灾害及防治   463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69篇
  2008年   673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湖北施恩堂制药一期GMP技术改造工程产生的水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采用以UASB+SBR为主的工艺处理技改工程和原有工程产生的制药废水,"以新带老"削减,COD、BOD5、SS分别较GMP技改前减排94.6%、94.1%和50.2%,减轻了污染负荷,可实现达标排放,达到了增产减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2.
通过室内好气培养和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了缩合类植物多酚L和Y以及 8 羟基喹啉在污染红壤和潮土中的降解动态及其对土壤Cu环境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植物多酚在两周内降解相对较快 ,而 8 羟基喹啉则难以降解 .与空白相比 ,Cu污染土壤中施用植物多酚后土壤水溶性Cu显著下降 ,钝化Cu的效果次序为 :8 羟基喹啉 >多酚Y >多酚L .随着植物多酚的降解 ,土壤Cu被释出 ,其水溶性Cu浓度与残留在土壤中多酚浓度 (以DOC浓度表示 )呈负相关关系 ,尤其在潮土上更为明显 ,而pH与水溶性Cu没有相关性 .试验还发现 ,钝化剂施用后 ,小麦体内的Cu含量降低 ,因此 ,植物多酚是钝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3.
地理信息系统在累积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累积影响评价是是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下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新类型,但目前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仍较缺乏,文章分析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能力,结果表明地理信息系统能改善对发展行为和环境状况的监测和跟踪,能较好地分析环境影响的时,空累积特征征是进行累积影响评价的有效工具,但是,其对环境影响累积过程的本质考虑有限,需要与能反累积过程的子模拟相结合。  相似文献   
94.
为了综合评价多因素对城市交通环境大气的影响,建立了城市交通环境大气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即考虑了不同污染物的差异,又突出主要污染物在污染评价中的主要分担作用,采用了新的赋权方法;并根据Kohonen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评价交通环境大气影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
陈一清 《环保科技》2001,7(4):19-21
通过对垃圾填埋场周围地下水监测结果的分析,阐述了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
“地球变暖”与“新冰河期迫近”林业部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徐德成,迟登斌越来越多的气象学家已共认:温室效应─—地球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生态危机。然而,有些科学家却提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观点─—新冰河期迫近。尽管围绕温室效应的争议仍在继续,但由此而导...  相似文献   
97.
以大坦沙资源电厂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全封闭垃圾燃烧、污染物去除、废气高空排放工艺流程分析以及运用列举法和大气扩散数学模式对全封闭垃圾焚烧厂的污染影响与控制进行了探究 ,提出了有关垃圾焚烧空气污染防治对策和建议 ,为垃圾焚烧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气候政策研究中的数学模型评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灿  陈吉宁  邹骥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7):435-439,454
按照成本分析和综合分析2个层次,分别介绍了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工程经济模型、动态能源优化模型、能源系统模拟模型、综合评估模型等不同模型方法的特点及其在气候政策分析中的应用。指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概括了气候政策模型研究的4个发展趋势,包括加强综合评估模型的应用、扩展成本与效益的内涵、注重不同模型之间的比较、强调不确定性分析。结果中国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面昨的问题,认为国内气候政策模型研究与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地位仍不相称,强度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扩展研究领域、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以便为国家的气候谈判政策提供更有效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9.
在大气环境中,化合物的气态/粒子态组成比例系数KP=(F/TSR)/A,式中F(ng/M^3)是化合物的粒子缔合浓度,A(ng/M^3)是化合物的气态浓度,TSP(μg/M^3)是总悬浮微粒的浓度。KP是温度(T,K)的函数,其表达式为logKP=mp/T+bp,利用日本大孤城区的数据,在相对湿度对KP值的影响,由此确定出比例系的测定值(logKP)与计算值(mp/T+bp)之间的残差为cpRH+  相似文献   
100.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水质特性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水质影响因素及水质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