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4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826篇
安全科学   953篇
废物处理   77篇
环保管理   960篇
综合类   4860篇
基础理论   662篇
污染及防治   364篇
评价与监测   269篇
社会与环境   565篇
灾害及防治   463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633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69篇
  2008年   673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铁路建设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敏感区受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生态景观破碎加剧等方面,本文通过剖析基于全线生态影响的设计方案评价的内涵与特点,采用三角模糊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等技术方法,建立了基于全线生态影响的方案评价模型,可从全线生态保护角度,为铁路设计方案的优化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路域生态保护决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2.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运行的基本模式是通过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来体现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进程,其中最基本形式就是充分的知情权,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者和参与者以及最终的受益者,如何才能够实现自己权益的保护是关键的环节。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虽然对公众的环境影响评价参与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真正能够落实这种参与权的公众知情权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描述和具体规定。如若有健全、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在制度运行层面上进行基本的保障,那么社会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具体内容就会有一个系统、真实、全面的把握,通过知情权的最大化实现进而实现公众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程度和权利。毫不夸张地说,信息公开制度是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上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由环境引发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其中包括热污染,受它的影响,会危害大气、水生生物、人体健康,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所以,热污染应受到人类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4.
新《环保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本文对新《环保法》有关环评的法律规定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对环评的相关影响。该法除了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保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强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和环境违法处罚力度,扩展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渠道,同时也对环评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规定,这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大发展,是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95.
以青海湖野生菌株Halomonas ventosae QHL5为材料,初步探讨了多种因素对胞内相容溶质四氢嘧啶(Ectoine)合成的影响.通过设置OSM培养基(Oesterhelt-Stoeckenius medium)的不同单因素诱导条件(Na+、K+、Mg2+、p H和温度等),培养QHL5菌株,并采用80%乙醇抽提QHL5胞内四氢嘧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检测.结果表明,QHL5胞内四氢嘧啶积聚的最佳单因素培养条件为Na+浓度为1.5 mol·L-1,K+浓度为0.75 mol·L-1,Mg2+浓度为0.2 mol·L-1,p H 8.0和35℃.在优化条件下,QHL5积聚的四氢嘧啶最大浓度为379.6±8.26 mg·L-1,达到167.1±3.64 mg·g-1细胞干重.QHL5胞内的四氢嘧啶合成受到Na+的渗透刺激作用,生物量却受到高浓度Na+的抑制,低浓度Mg2+(0.1—0.6 mol·L-1)和中浓度的K+(0.5—1.2 mol·L-1)对四氢嘧啶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的渗透刺激作用.与已报道的四氢嘧啶合成菌株相比,QHL5能合成单一的、高浓度的四氢嘧啶,具备潜在的商业制备和应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国外气象灾害防御立法及其我国取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刚刚结束的两会,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呼吁加快制定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法》.另据《光明日报》报道:“人大常委会建议尽早启动气象灾害防御立法”.  相似文献   
997.
以我国114个城市冬季(2013年12月-2014年2月)公布的PM25数据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克里格插值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我国冬季PM2.5浓度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期间PM2.5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高值集聚、低值集聚和高值邻域的低值集聚的变化特征,全局自相关系数Moran's I为0.27.PM2.5浓度分布由北到南、从内陆到沿海具有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高浓度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陕西关中平原等地区,这些区域的冬季PM2.5平均质量浓度都达到150 μg·m-3以上,最高达250 μg·m-3.多因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为活动对我国高浓度PM25(>150μg·m-3)分布影响显著,对低浓度PM2.5(≤75μg·m-3)分布影响不显著.市辖区人口密度和第二产业GDP是显著影响我国高浓度PM2.5分布的主要人为影响因子.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全市年末总人口和市辖区道路面积等是影响我国城市间PM2.5浓度分布差异的主要人为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98.
为探寻驾驶员因素和时间因素对城市道路机动车交通违法间隔时间的影响,收集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法的间隔时间和驾驶员年龄、累计积分等数据,清洗后得到包含10个影响因素的基础数据;基于生存分析算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从各变量对再次发生交通违法间隔时间的影响方面,研究驾驶员交通违法的间隔时间差异,以及影响驾驶员发生再次违法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交通违法时间间隔受年龄、累计积分、月份3个因素显著影响;33~44岁的驾驶者再次违法率最大,大于60岁的驾驶者再次违法率最小;驾驶员累计积分与生存曲线陡峭程度为正相关关系,累计积分与驾驶者再次违法率为正相关关系;相同间隔时间下,11月生存率最高,1月生存率最短。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小煤柱巷道围岩变形力学机理与演化过程,以石槽村矿某回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方法,分析小煤柱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表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侧压系数为巷道围岩变形的主控因素;侧压系数与巷道顶底板位移量呈正比关系,与两帮位移量呈反比关系;回风巷每次受采动影响时,变形可分为巷道稳定阶段、位移分化阶段以及位移加速变化阶段;围岩变形主要发生在一次采动影响时,此时巷道变形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左右两帮的位移量差异明显,巷道的中心位置明显偏移。研究结果可为小煤柱巷道围岩支护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解决和应涌流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的问题,通过分析和应涌流的产生机理,结合现场实际系统的运行情况搭建模型,对产生变压器和应涌流的影响因素进行仿真研究,提出减小和应涌流的相应防治措施。应用结果表明:加强电力系统网架结构建设,合理选择空投变压器时机,消除剩磁等措施可减少和应涌流产生,防止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