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汉江流域资源开发型产业发展刍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汉江流域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与过渡地带,经济地理位置重要,是我国重要的待开发区域之一,也是需以资源市场导向开发先行的区域。其资源开发型产业的发展,宜突出优势资源利用,进行系统综合开发,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实施集约规模经营,原料商品生产相对分散以物尽其用和加快山区农村脱贫致富,资源加工工业发展适度集中以构筑起规模经济效益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2.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安康地区生成农业资源环境的主要特点是: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为主,山高坡陡,气候条件优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本区农业资源划分为五大结构类型,据此并遵循功能效益原则,设计出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优化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3.
简述汉江水质总体优于长江水质这一自然现象,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认为其原因极可能是由两江的地质构造、土壤化学成份、河道坡度、河面宽度等的不同而引起。人类可用环境水利工程改造河流,使河流自然地为人类“制造”洁净饮水,从而克服现有净化处理技术在净化微污染水方面的局限。  相似文献   
114.
汉江下游河段水质生态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基于包含浮游动物作用的一维水质生态数学模型,考虑了长江水位的顶托作用,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汉江水质生态数值模型,用1992年的实测资料进行参数识别,对汉江1995年至1998年的水动力、氨氮、硝氮、凯氏氮、总磷、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以及浮游植物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的模型符合汉江下游河段的实际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汉江下游水体机物含量较高,水温6℃以上和光照充足时,汉江下游河段适宜藻类生长,易发生“水华”现象。特别在枯水季节,在流量较小和流速低的情况下,水体中藻类会过快生长。藻类的生长速度因各断面的流速、水深和水面宽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15.
采用区间浓度表示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不确定性,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模糊化的风险评价标准,针对两大受众人群成人和儿童,选取As、Cd、Cr~(6+)、Fe、Cu、Pb、NH_3、Hg、氰化物、挥发酚为评价因子,分别对2014-2015年汉江中下游8个采样断面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在调水前后,短期内的水环境风险级别均属于较低级别,年际变化不大。在健康风险评价中,儿童个人风险显著高于成人个人风险,下游风险显著高于上游风险。  相似文献   
116.
针对沙化土地广泛分布的汉江中游河谷平原区,采用MODIS EVI数据分析2003~2011年区域植被状态时空变化,并据此探讨沙化土地的动态特征。利用时序植被指数统计分析,探讨研究区植被的总体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缓冲区植被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反映了区域环境状况的空间差异以及由此而可能产生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并基于不同距离缓冲区的EVI时空差异对比分析,探讨沙化土地动态与植被变化的关联关系。研究表明,近9a来汉江中游河谷平原区EVI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离河流距离的逐渐增加,每千米范围内各年的年均EVI值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空间特征,并在距河3km区域处EVI值达到最大;而EVI的时空差异,则体现了沙化土地的空间分布与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7.
汉江流域开发史上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江流域全面开发的契机是明清时流域外移民的大规模移入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口的大幅度增殖。流域经济的全面开发导致了对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上中游山区因滥垦殖,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逐渐加重,生态环境最终全面恶化;(2)下游江汉平原垸田围垦恶性膨胀,湮塞河湖,导致水系紊乱,洪涝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118.
汉江武汉段水质预警预报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艳军  彭虹  肖彩  黄燕华 《青海环境》2005,15(4):155-157
文章基于河流一维水质综合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建立了河流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以汉江武汉段为例,考虑污染物的迁移和生态转化过程,实现了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常规预报、水华的预警预报以及突发污染事件的模拟,并利用MapObject实现了模拟结果在系统中的实时动态可视化,为河流水环境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2005年渭河、汉江流域一次致洪暴雨过程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了高空、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水文资料和NCEP格点资料,对2005年出现在渭河、汉江流域一次秋季连阴雨中的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总量大,地域集中,洪水汇流快,造成的灾害重;分别是渭河下游、汉江干流1981年和1983年以来的最大洪水过程。渭河洪水有7大特点,汉江洪水有3个明显特点;次致洪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500 hPa的西风槽、副高、700 hPa及以下的低涡切变;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动力场上的高层辐散、中低层强辐合,使垂直上升运动强烈发展,为致洪暴雨的形成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20.
阮小明 《灾害学》1993,8(4):37-40
本文在分析湖北省局部地区自然疫源变化及疾病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能对地氟病、血吸虫、疟疫、乙脑及其它水源性疾病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