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分别从我国森林的总量、结构、分布;人工林与天然林(次生林)以及经济林与水保林、防风固沙林的生态效益比较;造林整地;草原和绿洲生态系统的逆相演替等几个层面分析我国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而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却日益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的防治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朱震达  吴焕忠 《农村生态环境》1996,12(3):《农村生态环境》-1996年12卷3期,12(3)-96-96,12(3)页-《农村生态环境》-1996年12卷3期,12(3)-96-96,12(3)页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结合中国国情来睦,荒漠化不仅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发生于湿润、半湿润地区。中国已慧的荒漠化土地面积111.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1.6%;其中风力作用、水蚀作用和物理及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约各占1/3。另外中国还有易受风力和水力作用影响的潜在荒漠化土地53.5万km^2和87.5万km^2,潜在盐渍化土地17.3万km^2。中国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生  相似文献   
103.
2011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51岁的王涛是其中一名。王涛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专业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之前的4月27日,王涛接受了美联社北京分社、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0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也面临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成为这些问题中的一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尤为严重,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因此,对荒漠地区生态治理路径的研究显现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一些荒漠化防治成功地区的经验为借鉴,从政府重视、人民意识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对我国荒漠化防治中的生态路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5.
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和逆转过程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原理。本文首先提出了荒漠化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的技术路线,即现状诊断--演变历程--矛盾与冲突分析--协调性分析--调控与管理;继之以北方沙漠化地区为例,对路线涉及的具体内容加以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6.
2008年6月17日是第十四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加快防沙治沙步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7.
荒漠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荒漠化对气候的影响是通过干扰干旱地区的地 -空能量交换平衡机制而产生效力的。旱地对全球温室气体的贡献率估计在 5 %~ 10 % ,其中旱地退化的贡献率小于 5 %。温室气体的积累将导致 2 1世纪全球升温 1~5℃。利用NOAA -AVHRR卫星影像监测到 ,Sahara半干旱区边缘的植被变化与年降雨变率有关。 1980~ 1990的十年间 ,Sahara地区 2 0 0mm年降雨量的南界有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08.
根据实地考察,介绍并分析了厄瓜多尔荒漠化的环境背景,荒光明磊落化土地的主要类型、人布特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09.
《世界环境》2014,(2):91-91
<正>2000年前后,北京市遭遇了几次强沙尘暴的侵袭。2004年,一批民营企业家领悟到:作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他们应该对这样的社会问题承担更多的生态和社会责任。10年过去,当年由企业家们为治理沙尘暴而成立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已经发展得枝繁叶茂。在这一协会运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0.
邹晶 《世界环境》2006,(4):12-13
对于国人来说,沙尘暴一词应该说是非常熟悉、家喻户晓的术语。特别是今年春天北京城里的“满城金甲”更是让沙尘暴成了“罪大恶极”的“污染”元凶。沙尘暴不光是中国的“敌人”。更是全球荒漠化恶化的“副产品”。因此。在纪念国际荒漠年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效10周年,以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和干旱世界日之际,我刊记者对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大气科学家,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能力建设中心主任格兰茨(Glantz)先生进行了越洋电话采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