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23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又是狂风漫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 俗话说:新年新气象,人们都希望在新 年来临之际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本就贫瘠而广袤的西北大地上,却迟迟未迎来“春风又度玉门关”的喜人景象,仅仅从3月至4月初,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接二连三地经受了多达6次的大面积沙尘风暴和扬沙天气的洗礼,甚至连千里之外的江南也不能幸免,大约 1/4的可爱河山都笼罩在一片黄沙弥漫之中。 我国西北地区是全球四大沙尘暴高发地区(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之一的中亚沙尘暴的组成部分。往年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暴…  相似文献   
52.
生态移民是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有计划、有组织地异地搬迁安置,从而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研究我国的生态移民政策及其实施现状,在分析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所要完善研究的内容和政策措施,以期能够保证我国生态移民工作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53.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结合中国国情来看,荒漠化不仅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发生于湿润、半湿润地区。中国已存在的荒漠化土地面积111.7万km ̄2,占国土面积的11.6%;其中风力作用、水蚀作用和物理及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约各占1/3。另外中国还有易受风力和水力作用影响的潜在荒漠化土地53.5万km ̄2和87.5万km ̄2,潜在盐渍化土地17.3万km ̄2。中国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生态条件下,人口过快增长,人为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如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以及工矿建设造成的土地与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所致,对它的防治实质上就是对退化环境的整治。中国荒漠化土地经过近几十年来的治理,个别地区有所好转,但总体上仍在发展中,因而它是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在总结中国防治荒漠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荒漠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4.
《世界环境》2006,(4):11-11
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干燥的半湿润地区生物生产力的丧失,这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它是一个全球问题。影响到世界1/5人口、100多个国家。荒漠化的后果影响深远。它部分由贫穷所致,反过来又加剧贫穷,从而形成一个可怕的循环。荒漠化与其他一些问题一起,迫使人们从贫穷的农村地区移徙至城市,而城市本身往往缺乏条件来为新移民提供充足的住房和就业。目前的趋势表明。  相似文献   
55.
朱震达  崔书红 《环境保护》1995,(4):30-31,29
荒漠化研究的理论实践与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朱震达,崔书红1993年联合国环境署指出:“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国际公约已于1994年6月17日在法国巴黎经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国际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通过。它标志着这一...  相似文献   
56.
蒋高明 《世界环境》2006,(4):F0002-F0002
2006年6月19~21日,“荒漠化与干旱区国际研讨会:人类50年来干旱区问题回顾”在北非国家突尼斯召开。本欢会议是国际社会为纪念2006年“国际荒漠化年”而开展的重大活动之一。会议由突尼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ENSCO)、比利时政府联合发起.撒哈拉沙漠观测站(OSS)、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茸荒漠化防治委员会(UNCCD)、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多家机构合办。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政府官员、国际组织的5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7.
将雅鲁藏布江水和强大温湿的印度洋西南季风引向大西北,即实施雅鲁藏布江-罗布泊大运河工程对改变和优化青藏高原内部和我国大西北干旱态环境,调控长江、黄河水量,防止两河断流和水患发生,繁荣大西北经济带,巩固西北国防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8.
作为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土地荒漠化已经呈现出不断蔓延的趋势,而现有的荒漠化治理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未能从根本上遏制荒漠化地蔓延,主要问题在于治理的方式和投资资金的管理能力不足。在荒漠化治理中引入PPP模式,使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将政府在治理荒漠化中的社会责任感和私营企业高效的运营能力相结合,实现荒漠化治理中的共赢,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面临的荒漠化形势。  相似文献   
59.
湖南省宁乡县巷子口—沩山荒漠化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巷子口—沩山地处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由于长期过度砍伐和陡坡开垦等不合理人为活动的影响,加上降雨多且暴雨集中、丘陵地形和花岗岩母质的自然条件,这里由水蚀导致的荒漠化一度比较严重,1982年以来,采取封禁与造林相结合恢复植被、多途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坡耕地退耕还林、广泛开展宣传、加强机构建设、落实政策、加强监督等措施,开展了荒漠化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0.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大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通过了49/115号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历届主题2016年:干旱与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