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5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38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王忖  王超 《环境保护科学》2011,37(2):7-9,13
在矩形水槽中模拟了太湖底泥起动再悬浮规律,分析了湖流流速对太湖底泥再悬浮及NH4-N释放的作用规律.结果显示:当流速小于20 cm/s时,底泥并未发生大量悬浮,水体中浊度及NH4-N浓度变化不大;当流速大于40cm/s时,底泥发生大规模悬浮,水体中浊度和NH4-N浓度显著提高.试验以少量动作为底泥起动的标准,得出太湖底...  相似文献   
582.
本文通过对忠武输气管道榔坪河谷山洪灾害特征及已建拦砂坝损毁原因的分析,对拦砂坝进行了合理的优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该研究可为拦砂坝的设计及类似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3.
元氏县佃户营是河北省太行山区主要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区,在现场勘察调查的基础上,对元氏县佃户营泥石流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罚:元氏县佃户营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降雨条件和施势条件均满足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且形成条件充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元氏县佃户营的降雨条件加以分析和研究,从降雨方面给出该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对...  相似文献   
584.
本文以安宁河东岸西昌段蛇尾巴村滑坡、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区的情况,选取了坡度、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活动构造、地震作用等相关因素,分析了研究区滑坡泥石流的成因,揭示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为活动构造和坡度。  相似文献   
585.
为了查明遵化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发生机制,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搜集相关资料等方法,对辖区内各种地质灾害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阐述了产生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和诱发因素,并对今后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做了可靠性的预测,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建设性意见。遵化市地质灾害以地面塌陷和泥石流危害最大,其防治措施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力度,并积极做好工程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86.
张永刚 《安全》2011,32(3):41-43
单相异步电动机按起动方式不同可分为多种,常见的有电阻分相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起动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运行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容起动与电容运行单相异步电动机和罩极式电动机。但应用最广泛的是电容分相单相异步电动机。  相似文献   
587.
滑坡为泥石流提供重要的物质来源。分析泥石流流域内影响滑坡的各种因素,研究滑坡发生的条件与规律,能够为估计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供重要依据。选择四川省安县雎水镇4条泥石流沟作为研究区,利用GIS空间分析并结合信息量法,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类型、沟壑密度、地形湿度指数6个评价因子,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滑坡易发生在高程小于1 000 m、坡度大于40°、沟壑密度5~7 km/km2、地形湿度指数为7.12~9.78、阴坡朝向和低植被覆盖的区域。中等危险度以上的区域包含79.39%的滑坡,并且随着危险度的增大,研究区单位面积上发生的滑坡面积也变大,其中,极高危险区内发生的滑坡面积占极高危险区面积的51.97%。  相似文献   
588.
高峰 《防灾博览》2011,(2):54-57
2010年7月20日8时,三峡工程迎来了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洪峰,超过1998年的最大峰值。洪水经由三峡大坝拦截后,出库流量减少到4万立方米/秒,有效缓解了特大洪峰对中下游河道的冲击。  相似文献   
589.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震后,灾区内多处暴发了泥石流。以地震灾区汶川县泥石流为研究对象,综合考察了6条处在不同地震烈度和具有不同泥石流形成特点的泥石流沟,分析了泥石流的活动趋势,并探讨了泥石流活动受地震影响的时间规律,为地震灾区的泥石流减灾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0.
四川绵竹清平乡文家沟“8·13”特大泥石流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年8月13日四川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暴发特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简称"8.13"特大泥石流)。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此次泥石流灾害的特征,并从其形成条件入手,探讨了此次灾害的成因和未来发展趋势。文家沟流域在2010年8月12日16时至13日04时的降雨量达227 m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冲刷流域内在地震期间形成的滑坡-碎屑流堆积体,并形成高容重粘性泥石流。泥石流依次冲毁沟内19座谷坊和1座拦挡坝,冲出总量达429.3×104 m3,完全堵断绵远河,形成长约1 650 m、宽约420 m、高约12 m的堰塞坝,堰塞湖回水长1.5 km。泥石流共造成6人死亡或失踪,379间房屋被冲毁掩埋,汉(旺)清(平)公路中断,2座桥梁被毁。研究表明,松散物质的极大丰富和堵溃是导致"8.13"特大泥石流规模巨大的主要原因;文家沟在短期内泥石流仍会频发,但规模要比"8.13"泥石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