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55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38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四川省北川县暴雨泥石流的发育与汶川地震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永波  唐川 《灾害学》2011,(4):73-75,81
2008年9月24日,在汶川8.0级地震主要震区北川县境内爆发了区域性的泥石流灾害,造成了重大的灾情。为探明震区内暴雨泥石流发育与地震的响应特征,以北川县为例,在对该区域内震后暴雨泥石流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境内72条暴雨泥石流沟的发育特征与断裂带相对位置及不同地震烈度区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后,北川县境内的暴雨泥石流数量具有典型的"上下盘效应",主要集中分布在断裂带(北川—映秀)的上盘;同时,泥石流的发育密度与地震烈度也表现出显著的"正烈度效应"关系,主要表现为泥石流发育的密度随地震烈度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对解释地震对泥石流发育及分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震区泥石流的防灾减灾及风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2.
舟曲8.8泥石流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死亡人数最多、财产损失最大的一次泥石流灾害。通过对舟曲泥石流灾害影响因素的分析,运用灰色关联法,找出了此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强降雨是8.8泥石流灾害产生的直接因素,人为活动是其产生的间接因素;人为活动中,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与泥石流的相关度最大,是导致泥石流产生的关键和主导因素。因此要合理地进行农牧业生产,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对新修建的水电站要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尽力减轻自然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593.
小白泥沟是东川小江流域的重要泥石流沟,利用香根草生态技术选取约2hm2的堆积区进行治理示范,1a后对其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根草成活率达8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85%,4种土著植物恢复,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对照区,土壤冲刷量仅为对照区的约10%,具有较好的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594.
数字     
《环境教育》2013,(9):10-10
13939.8万人经核定,8月份,中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台风、地震灾害为主,风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939.8万人次受灾,367人死亡,115人失踪;13.6万间房屋倒塌,110.7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535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87.3亿元。  相似文献   
595.
2021年7月3日(本文时间均为东京时间),受连日大雨影响,日本静冈县热海市发生大规模泥石流。截至7月7日,灾害造成7人死亡,20余人行踪不明。据初步统计,抢险救援单日投入搜救人员上千人,包括来自陆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国土交通省、海上保安厅、警视厅、总务省消防厅等国家层面力量,以及东京都、神奈川县等邻近县级行政单位力量。此外,气象厅及相关政府科研单位也为灾情跟踪研判等工作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96.
中寨沟流域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中寨镇,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极高敏感性泥石流流域之一,该流域内泥石流发育受地形条件及地质条件控制明显。基于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等,结合已有成果资料,系统总结中寨沟流域内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深入剖析中寨沟流域主沟及各支沟泥石流分布发育特征、类型、发育规模、 程度等,提出以流域单位面积的泥石流一次最大冲出物质量贡献值为标准来表征泥石流的发育程度,从而探讨流域面积、断裂活动、坡度、地层岩性等因素对泥石流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寨沟流域内泥石流发育规模差异的主控因素为流域面积及断层活动;发育程度差异的主控因素为坡度及地层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