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143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39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15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正部分地区雨量达到200多毫米、直径达三四十毫米的冰雹、瞬间掀翻蔬菜大棚超过12级的大风、明晃晃的闪电、滚滚惊雷……今年3月以来,我国南方特别是华南地区接连出现暴雨和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损失较重。尽管生活在华南地区的人们对所处地区三四月份的降雨颇为了解,但在今年3月27日~3月31日南方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发生期间,3月30日华南进入前汛期,较常年(4月6日)提前7天,这一情形让这一带的许多百姓略显紧张。  相似文献   
132.
土壤连续属性空间插值方法及其精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作为土壤变化的时空定量监测方法,土壤属性空间插值方法及其精度是计量土壤学和"数字土壤"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壤属性空间插值的常用方法,包括克立格插值法(Kriging)、反距离权重法(IDW)、样条插值法(Spline)、贝叶斯最大熵(BME)、地理加权回归(GWR)以及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HASM);其次阐述了土壤属性空间插值精度验证的方法和指标;再次总结了能够提高土壤属性插值精度的6种途径,包括合理选择插值方法、准确设定插值方法参数、合理设计采样数目和密度、注意空间自相关程度和范围的影响、科学安排实验分析顺序以及结合辅助信息进行插值;最后从插值方法的选择、验证指标的选取以及辅助信息的结合三个方面指出了土壤属性空间插值方法及其精度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3.
近年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与国家电网公司积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促进电力大数据在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本研究通过梳理电力大数据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以唐山市钢铁行业为例构建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大气污染物高时间精度排放核算模型,进一步挖掘电力大数据在大气污染排放控制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1)模型核算的2019年唐山市17家钢铁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2019年唐山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简称“城市清单”)结果一致性较好,SO2、NOx和PM2.5排放量分别为1 017.90、2 047.75、1 141.81 t,误差介于-0.46%~4.27%之间.(2)基于工序而言,以PM2.5为例,模型预测结果与城市清单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7.34%~10.60%之间.(3)唐山某钢铁企业2022年SO2、NOx、PM2.5月排放量受钢铁市场价格影响较大,1月和6月分别为最高和最低污染物排放月,而其日排放受行业特征影响较为平稳,小时排放可能受...  相似文献   
134.
电磁辐射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监测煤岩动力灾害的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率,更加准确的预测冲击地压,从千秋煤矿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等方面分析了其发生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电磁辐射技术的冲击地压区域监测预报方法.结果表明,区域性电磁辐射不仅能够在较大尺度上反映煤岩体内部应力分布及演化规律,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个测点数据异常的干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冲击地压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研究成果对千秋煤矿及相似条件矿井的冲击地压监测预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5.
金属矿山采空区地质危险源超前预报及监测预警技术研究项目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共同合作完成。该项目研究内容:(1)金属矿山采空区危险源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研究。(2)矿山采空区风险分级管理技术研究。(3)采空区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4)技术成果应用。技术特点:(1)提出了一整套基于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精确探测采空区风险辨识及控制流程;(2)建立了包括基于探测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的金属采空区风险评价体系;(3)提出了五矿集团采空区风险分级管理技术;(4)研制了采空区围岩应力锚杆在线监测预警系统;(5)提出了合成孔径雷达对地表移动监测预警技术方法。应用推广情况:(1)在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符山铁矿应用,治理了黑铁峧尾矿库下伏采空区重大安全隐患,保证了黑铁峧尾矿库下游的村庄、厂房等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通过一整套采空区精确探测流程,查明了西石门铁矿区周边不明采空区分布情况,为矿区深部开拓工程提供了基础数据,节省了钻探费用396万元/年,解放了价值2亿元的资源。(3)避免了五矿集团所属33家矿山采空灾害的发生和在复杂采空区环境下进行安全开采,产生了200多万的直接经济,同时也使得近4亿元的资源得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6.
引水明渠的安全运行风险评价对减少和预防其在输水运行过程中的灾害发生、提高其在运营期间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对引水明渠在运行期间的风险进行合理赋权和评价,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构建了多指标参数的明渠运行风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主体结构风险、自然风险、水污染风险、组织管理风险和运行调度风险5个风险因子子系统及20个二级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1和VPRS法分别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结合MIE理论优化指标权重;根据明渠工程的运行特点,选取多层次灰色理论计算引水明渠运行风险值,并根据相关规范和安全风险评价实践确定风险评价等级。将该模型应用于引大入秦工程中,结果表明:采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和变精度粗糙集理论(VPRS)并结合最小信息熵原理(MIE)的权重确定方法(G1-VPRS-MIE),不但避免了层次分析法过度依赖专家的主观经验、克服了粗糙集理论在边界刻画的局限性,而且弥补了主观和客观方法相结合的不足;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更加客观合理,既能满足所得权重的客观性,也能保证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同时能够减少单一权重计算的偏差;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于引水明渠安全运行风险等级的确定较为有效,并得出其风险等级为中等偏高,与实际情况一致。研究成果为引水明渠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可为类似气候环境的引水明渠区域规划、设计、施工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7.
上海市城郊臭氧浓度变化分析及模拟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上海市普陀、南汇、淀山湖3个臭氧观测站2005年的臭氧小时观测资料,首先对市区和郊区的大气臭氧浓度的污染特征和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郊区的臭氧浓度和污染水平高于市区,且臭氧浓度日变化在市区呈现明显的双峰现象,而郊区则是单峰型变化规律。然后运用基于统计学理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对3个站的日(24h)平均和白日(12h)平均以及日最大值臭氧浓度进行预测,得到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38.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当人们为胜利喜悦时,担负卫星测量计算任务的李济生院士却感到有块石头压在心头——当时美苏等国的卫星轨道确定精度已达到百米级,而我国的定轨精度还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39.
我国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目前石漠化的扩展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在喀斯特石漠化灾害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上的一些问题,包括石漠化的成因、类型划分、预报与预警、以及综合治理方面的进展,阐述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工作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持,更存在实践中的困难,需要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开展跨部门的联合防范与治理。加强石漠化灾害的理论研究,并有效应用于实际,是未来应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介绍了ScS波的传播路径及走时曲线,选用图象说明ScS波震相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主要特征.并利用ScS波震相测定沈阳地震台单台记录的八个远震震源深度,通过对ScS波、pP波和sP波在远震地震图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震源深度误差都在±30Km范围内,达到所要求的精度范围,提高了单台测定震相精度,因此用ScS波震相测定远震深度是一种测定震源深度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