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减少城市林荫道中交通污染对道路行人的危害,并为行道树选择和养护管理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树种、不同绿荫覆盖率下的林荫道中ρ(NOx)和ρ(SO2)垂直空间分布及其四季变化特征,找出城市林荫道结构与环境效应相关关系.研究表明:①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林荫道中ρ(NOx)范围为0.08~0.18 mg/m3,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ρ(SO2)范围为0.02~0.04 mg/m3,空气质量为优.②悬铃木行道树对NOx的消减效果较香樟好,香樟对SO2的消减效果较悬铃木好.香樟林荫道的绿荫覆盖率> 90%时对NOx的消减效果最好,在50%~70%时对SO2的消减效果最好;悬铃木林荫道的绿荫覆盖率在50%~70%时对NOx的消减效果最好,在>70%~90%时对SO2的消减效果最好.③香樟和悬铃木林荫道在春、夏两季空气质量优于秋、冬两季.④香樟林荫道中ρ(NOx)随高度增加有增大趋势,而悬铃木林荫道中ρ(NOx)随高度增加有减小趋势;在绿荫覆盖率>70%的香樟林荫道中ρ(SO2)随高度增加有增大趋势,而在悬铃木和香樟绿荫覆盖率 < 70%的林荫道中ρ(SO2)在4 m处较小.⑤行道树的树高、枝下高、冠幅、叶面积指数和郁闭度是影响城市林荫道环境效应发挥的重要结构参数.研究显示,林荫道的空间结构对气态污染物NOx和SO2的空间分布有明显影响,合理选择树种和修剪模式均有利于提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2.
在研究沈阳市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沈阳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情况,同时结合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从城区职能调整、产业布局调整、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论述了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布局规划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时。 从节能减排的内在规律出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重新审视我国的城乡空间布局、城镇空间结构、经济社会体系、国民生活方式,从中找到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才能构建又好又快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44.
采用种植模式对县级尺度的作物进行空间配置,能够较好地解决作物空间布局中熟制比例不当、茬口不适宜等问题。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的目的在于通过合理配置种植模式的空间位置,以充分利用并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本质是一种具有自然、社会、耕作制度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及空间特征的组合优化问题。传统的优化算法解决具有空间特征的组合优化问题效率很低,或者难以解决该类问题。遗传算法是一种新的智能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利用简单的编码技术和遗传操作高效地解决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以GIS为平台,遗传算法为优化模型的县域种植制度空间布局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45.
上海市休闲农业布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闲农业是上海市都市现代农业规划的重要部分。采用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公布的122个休闲农业景点及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GIS及计量地理方法,包括: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灰色关联分析和OLS分析等,对上海市休闲农业布局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休闲农业景点最邻近指数为0.673 8,分布模式为凝聚型,景点分布地理集中指数为42.31,集中程度较高;(2)上海市休闲农业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分布在0.2~0.7之间,区县间休闲农业用地多样化程度差异较大,休闲农业土地利用基尼系数为0.558 2,休闲农业用地在区县间分布不均衡;(3)农业资源、交通条件对休闲农业布局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旅游业发展对休闲农业布局有显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6.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是对城市中长期环境管理的综合安排,是环境保护基础性的规划,其核心问题在于规模、结构和布局,即从城市环境、资源与生态约束角度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提出限制(环境、资源与生态红线),从环境承载力与发展生态适宜性分区角度为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发展适度规模、结构与布局。在城市"多规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作为政府综合决策的重要支撑之一,可以为其他的规划编制提供约束条件以及土地供给能力测算值,使得各规划间能够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因此有必要先行。本文以北京市丰台区环境总体规划为例,从布局角度出发,基于区域土地资源供给能力对丰台区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并得到土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图,从而提出丰台区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条件,为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先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鉴于当前我国虚拟水经济影响研究方面尚较少触及的现实,该研究用虚拟水战略的视角,通过构建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来探究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布局的优化问题。首先,用人均农村人口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指标定量表征我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现状,发现我国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存在明显的“北方多、南方少”特点,其中,高值区由展布在北方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等10个省区组成;而主低值区则分布在我国东南和西南沿海一带。然后,为探究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理想布局模式,提出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的概念,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定量评价模型计算各省级区域的农业生产优势度。发现区域农业生产优势度整体上呈现北、西、南三面高,中东部低的宏观态势。其中,高优势度区域呈向东开口的喇叭型结构分布于我国的沿边省份,低优势度区域集中连片地分布在我国地理版图中东部的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省市区。最后,构建农业生产布局调整指数作为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生产优化调整的依据,将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我国区域农业生产划分为布局合理型、布局过密型和布局过疏型三类,分别给出了其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8.
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居民收入和城市人口的扩张,养殖业有进一步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域集中的趋势,加剧了畜禽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该文建立了两个企业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环境污染税费征收对畜禽养殖业空间布局的影响.运用反向回溯法,得到模型的均衡解.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固定成本较低,发达地区的畜禽企业会在不发达地区设立分厂,以获得当地的产品销售市场,畜禽养殖业会根据环境污染税费引致的成本重新布局生产.因此,国家可以有效利用环境污染税费调节畜禽养殖业布局.最优环境污染税费与畜牧产品需求、畜牧产品变动成本和排污量高度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规划目标在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环境污染税率;国家还可以对较大规模畜牧业生产企业提供适当补贴,降低企业的迁移成本,以有效避免畜禽养殖企业向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域集中,优化畜禽养殖业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49.
选择1987年、1995年、2000年和2006年4个年份的安徽省遥感影像,提取17个地级城市用地面积数据,采用首位度、分维数、结构容量、城市规模基尼指数等指标对安徽省的城市规模分布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首位城市发展强劲,小城市发展不足,城市规模有向少数城市集中趋势,城市体系趋于复杂;以建成区面积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17个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不断增强,建成区用地规模总量增速加快;根据位序—规模曲线的形态,这些城市按建成区面积可分为4类。结合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分类结果认为,安徽省的区域差异在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总体发展规划和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湖北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旅游业为实施跨世纪跳跃式大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实施重点开发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区域旅游开发时空战略,构造一个重点突出又顾及全区的有层次的旅游网络系统.湖北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可概括为:2条发展轴、4个增长极、6个旅游集散地、两大旅游区、10条特色旅游线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