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366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157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1.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研究了胶州湾及莱州湾这两个海域中痕量元素污染水平,发展了ICP-MS海水环境中痕量元素的测定方法,同时找出海水环境中具有保守性的数种元素作为污染示踪元素.达到对于海水环境中痕量污染物被动示踪的目的.对18个真实样品进行了识别率试验,识别率可达90%以上,在选取3个海水样品及1个河水样品混合后的模拟分担率实验,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其误差平均值仅有1.17%.  相似文献   
12.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in Shuikoushan mining-smelting area, Hunan Province, China, was investigatedusing multivariate and geo-statistic analysis. A total of 106 composit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an area of about 100 km2.Concentrations of total As, Cd, Pb, Zn, Cu and Cr were measur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Arsenic and Pb were found to have a common source, indicating the same sources and spreading processes, such as aerosols andairborne particulates from smelting chimneys. Airborne sources from smelting chimneys contributed greatly to Cd in the area, whichdemonstrated the same dispersion pattern as As and Pb. However, two hot spots of Cd around smelters were possibly enlarged bywastewaters, demonstrating another important source of Cd in Shuikouhsan. Geo-statistic interpolated mapping demonstrated that hotspotsof Zn were only found proximal to the large smelters, suggesting that Zn primarily came from the chimneys of larger smelters.The major Cu hot-spots appeared closely to the tailing dam, indicating that weathering and leaching of tailings were the major sourcesof Cu contamination in Shuikoushan.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irborne volatile particles and aerosols contributed the most to As,Cd, Pb, Zn and Cu contamination, while Cd and Cu may also derive from the discharge of wastewater from smelters and the leachingof tailing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3.
脉冲电晕反应器结构对乙硫醇消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战国  胡真  曹鹏  李颖  安艳 《环境工程学报》2009,3(6):1065-1068
研究了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的变化对乙硫醇消除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内设置折流板,可以增加气流的湍动程度,有利于活性粒子与污染物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消除率。高压电极间距对电晕区范围及消毒效果有较大影响,间距较小将导致各电极产生的电场相互干扰明显,消除率减小;而电极间距过大,虽然电极间电场分布相互干扰小,但是反应器内可排布的电极数减少,总电晕区减少,消除率也减小。根据实验结果,电极间距设置为50 mm比较合理。另外,在相同的电场强度和脉冲频率下,毛刺形高压电极比线电极结构能耗低,能量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NTP)净化车用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相多环芳烃(PAHs),基于电晕放电的原理,设计了NTP发生装置。使用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经过NTP净化前后柴油机尾气中颗粒相多环芳烃的含量,观察NTP对颗粒相多环芳烃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颗粒相小分子量PAHs除菲、蒽外,其他4种多环芳烃的含量显著增加,其中萘、苊变化率达1 130.4%和758.57%;大分子量PAHs除苯并(ghi)芘外,多环芳烃的含量降低达80%以上;NTP对柴油机尾气中颗粒相多环芳烃含量及毒性当量的净化率分别达58.4%和82.8%。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2种不同等离子体发生区和不同测量距离对等离子体发生区沿面蓝光中紫外光的波长和相对光强的影响,所测的臭氧发生量大的等离子体发生区的紫外光的相对光强高,测量距离与相对光强呈指数关系,并且等离子体发生区沿面蓝光具有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等离子体氧化CH4的脱除效率,同时避免放电过程中副产物NOx的生成,在模拟天然气 (LNG) 发动机排气中,研究了介质阻挡放电 (DBD) 反应器电极结构参数对CH4脱除效率、CO2选择性及NOx生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增大电极直径使得气隙中折合场强E/N提高,增加了·O和·OH自由基的生成,促进了CH4的氧化,提高了CO2选择性;内电极直径的增大使E/N在气隙中分布更加集中,抑制了N2(X, v)和N自由基的生成,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与圆杆电极相比,螺纹电极的螺牙顶部附近具有过高的电场强度,从而促进N自由基的生成并抑制·O自由基的产生,故圆杆电极比螺纹电极具有更高的CH4脱除效率及更低的NOx生成。电极长度过长降低了折合场强以及电子平均能量,不利于氧化性活性粒子生成,导致CH4脱除效率和CO2选择性降低,同时增加了N2(X,v) ,也使得NOx增加。本研究可为提高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剂促进甲烷还原NOx系统的脱除效率,降低DBD反应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有毒有害气体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处理反应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离子体催化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理低浓度有害气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填充床式反应器、点对板式反应器、平板式反应器和复合式反应器中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催化剂处理有害废气的研究结果,并对反应器的结构、脱除效率及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ICP-AES法同时测定水中多种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水和废水中的铜、铅、铁等方法,对ICP工作参数选择、酸度对测定的影响、元素分析线选择以及背景和扣除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制等离子体反应器开展电晕-介质阻挡协同放电降解连续流丙酮研究,利用均匀设计法获得适宜的丙酮降解参数及其相互关联性,通过解析电晕-介质阻挡协同放电机理,结合丙酮降解热力学性能分析,获得影响丙酮降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丙酮降解的适宜条件为反应器电压9.60 kV、空气流量1.4 L·min-1、在丙酮气体流量20 mL·min-1的连续流体系下,电晕-介质阻挡协同放电3 min、初始质量浓度为1.807 mg·L-1的丙酮单次循环降解率可达35.01%。解析等离子体放电过程和热力学性质发现,丙酮降解受协同放电活性粒子与反应温度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法对吸附在Cu-Ce/AC上的NOx进行脱除,研究了不同的放电条件和添加水蒸气对脱除NOx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轴圆筒形反应器,催化剂量一定时,放电长度增加,吸附态NOx去除率先升高后下降;放电电压增大,吸附态NOx去除率升高,原因在于放电反应区内能量密度和活性粒子分布状态改变。根据NOx程序升温脱附(TPD),TPD低温位(x更容易被放电等离子体脱除,放电长度和放电电压能够影响不同吸附位上NOx的去除效率。适宜条件下,吸附态NOx去除率最高达到93.3%。循环吸附-等离子体脱除NOx进行10次后,NOx脱除率在92%以上。在混合气中添加5%水蒸气提高了等离子体对吸附态NOx的去除率,但导致循环吸附-等离子体脱除NOx效率下降。原因是H2O与NOx竞争吸附带来的负面效应大于等离子体中H2O提供自由基与吸附态NOx反应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