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8篇 |
免费 | 172篇 |
国内免费 | 14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4篇 |
废物处理 | 23篇 |
环保管理 | 73篇 |
综合类 | 516篇 |
基础理论 | 187篇 |
污染及防治 | 79篇 |
评价与监测 | 18篇 |
社会与环境 | 10篇 |
灾害及防治 | 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99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2):15-1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有关批示精神 ,研究分析我国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统筹规划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遏制煤矿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国家发改委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于 2 0 0 5年 2月 19日在北京联合召开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工作研讨会。会议主要内容是 :传达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批示精神 ,研究讨论促进我国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工作有关问题 ,研究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有关重点项目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梁嘉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巡视员… 相似文献
462.
MS-Urban大气扩散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联合模型在鞍山市尘源解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MS-Urban大气扩散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联合模型应用的基本步骤,并以鞍钢冶炼尘、焦化尘为例,进行了2种模型解析结果分析,为共线性严重的单一源类进行细类解析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3.
大豆分离蛋白污染的聚砜膜清洗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了不同的化学清洗剂对大豆分离蛋白污染的聚砜超滤膜进行了清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污染层中最外边的松散污染层,水力清洗非常有效;对于污染层中的静电吸附层和与静电吸附层牢固吸附的表面层,在不破坏膜结构的基础上,单一化学清洗剂中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清洗效率最高, 膜的水通量的恢复率达到60.6%.此外,质量分数0.5%的NaOH溶液,质量分数0.3%的SDS溶液,质量分数0.3%的HCl溶液和反冲洗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的联合清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化学清洗剂,并以NaOH SDS 反冲洗的联合清洗效果最佳,膜的水通量的恢复率达到92.2%. 相似文献
464.
465.
为了全面及时反映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促进安全生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构建服务专业化、资讯网络化的全国安全生产信息服务平台,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宣教中心决定联合有关方面共同建立中国安全生产信息库。 相似文献
466.
为了研究铅与纳米SiO2联合染毒所致的细胞损伤特征,并从氧化应激方面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用铅和SiO2处理A549细胞,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评价铅和SiO2联合染毒所致的细胞损伤特征;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评价铅与SiO2联合染毒所致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检测了细胞内抗氧化物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以评价铅与SiO2联合染毒对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实验数据进行ANOVA分析。结果表明,铅、SiO2单独染毒组各指标没有明显改变;而联合染毒能造成细胞氧化损伤,表现为细胞存活率、GSH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及2个单独染毒组(P<0.05),细胞内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各单独染毒组(P<0.05)。可见,联合染毒可引起明显的细胞毒性,氧化损伤可能是铅与SiO联合染毒致肺细胞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67.
468.
铜、锌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以泽蛙蝌蚪为实验材料,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了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u,Zn和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顺序为Cu>三唑磷>Zn.Cu对泽蛙蝌蚪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98,0.70和0.43 mg/L;Zn对泽蛙蝌蚪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0.0,51.0和46.5 mg/L;三唑磷对泽蛙蝌蚪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63,5.47和5.30 mg/L.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Cu与Zn的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Cu与三唑磷的联合毒性为拮抗作用;Zn与三唑磷,Cu与Zn及三唑磷同时共存时的联合毒性,24 h时为拮抗作用,48和96 h时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69.
针对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消费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能源、环保、城市交通等制约日益显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通过调整汽车购置税促进小排量汽车发展、通过支持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企业联合重组调整优化汽车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动汽车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