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87篇 |
免费 | 1393篇 |
国内免费 | 51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30篇 |
废物处理 | 32篇 |
环保管理 | 404篇 |
综合类 | 3757篇 |
基础理论 | 731篇 |
污染及防治 | 271篇 |
评价与监测 | 384篇 |
社会与环境 | 287篇 |
灾害及防治 | 3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15篇 |
2023年 | 411篇 |
2022年 | 419篇 |
2021年 | 452篇 |
2020年 | 424篇 |
2019年 | 345篇 |
2018年 | 230篇 |
2017年 | 243篇 |
2016年 | 281篇 |
2015年 | 297篇 |
2014年 | 424篇 |
2013年 | 263篇 |
2012年 | 324篇 |
2011年 | 284篇 |
2010年 | 249篇 |
2009年 | 207篇 |
2008年 | 268篇 |
2007年 | 215篇 |
2006年 | 166篇 |
2005年 | 162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99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建筑施工过程安全隐患的分类与分级方法,对促进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管理行动,提升安全生产绩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基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本质安全性理论与事故致因原理,建立了隐患演变为事故类型的关系模型;基于系统性、科学性、层次性和预防性原则,将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分为结构类、功能类、流程类、防护类、环境类和行为类6大类;基于风险评估方法,建立了隐患演化为事故的可能性的隐患特征系数和严重性的隐患类别评估LC方法,将施工安全隐患分为特别重大隐患、重大隐患、较大隐患和一般隐患4级,便于与生产安全事故管理的协调,彰显"隐患就是事故"的观念。研究成果在多个工程的数十项危大工程进行施工安全隐患排查评估实践,据此,文章最后给出了典型的施工安全隐患排查评估案例。 相似文献
92.
利用气体传感器对电缆绝缘过热释放的气体进行监测有望实现电气火灾早期预警,目前该技术的发展由于特征气体未得到确认而受到限制。分析了聚氯乙烯(PVC)电缆绝缘层在不同温度下释放的气体组成,并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传感器测试。TG-IR和GC-MS分析表明PVC电缆绝缘层在200℃前已出现微小失重,释放出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等塑化剂为主的气体。气敏测试中,商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对DOP和电缆蒸气产生较好、相似的响应性能。因此,DOP可以作为PVC电缆火灾早期的特征气体。 相似文献
93.
重庆城市综合环境功能分区中层次权重解析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功能区划分的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现有方法推广应用存在一定困难。环境功能区划分本质上属决策行为,运用系统决策技术中层次权重解析法(AHP)能较好的予以解决。依据重庆城市组团结构和环境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划,筛选出形成和影响环境功能的4类14个主要特征因子为指标,将14个地域划分为5类环境功能区。划分结果符合重庆城市特征,对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指导性强,该方法优点显著,具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94.
利用物料衡算和源排放测试对江苏省典型汽车涂装企业VOCs排放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最佳治理技术。结果表明,大客车单位涂装面积VOCs排放量达到300 g/m2以上,小轿车为40~60 g/m2。苯系物是VOCs排放的重要组分,最高占比为33.2%~64.6%。乙酸丁酯、异丙醇、丁醇等醇酯类物质近年来广泛用于代替苯系物溶剂,其排放占比为29.6%~61.2%。汽车涂装行业最佳治理技术包括采用3C1B、水性免中涂等先进涂装工艺,用粉末涂料、水性涂料和高固体成分涂料等代替溶剂型涂料,从源头控制排放。采用干式漆雾分离技术、转轮浓缩吸附-蓄热式焚烧技术等先进尾气治理技术,VOCs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95.
采用污染排放系数法估算了2008年海河流域农村生活源、畜禽分散养殖、农田化肥流失3个主要农村非点源COD、TN、TP和NH3-N 4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对其排放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农村非点源污染源排放COD、TN、TP和NH3-N总量分别为2435826, 3042079, 540568, 1798760t/a,平均排放强度分别为11.10, 13.97, 2.98, 8.28t/(km2·a).海河流域内河北省的3个农村非点源的4种污染物排放量均居首位,农村居民生活源对海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贡献最大,是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最主要的对象;子牙河水系农村非点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而徒骇马颊河水系排放强度最大,是海河流域内污染最严重的水系,其首要非点源污染源是山东省的农村生活源.流域内非点源污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均呈现区域性分布,山区和平原区分别呈现出低污染等级和高污染等级. 相似文献
96.
利用合肥市臭氧和VOCs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合肥市臭氧及其前体物污染特征,并使用NAQPMS模型研究了合肥市不同季节臭氧来源情况。结果表明:O3已经成为影响合肥市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O3高值区主要集中在5—6月和9月。合肥市大气VOCs中烷烃含量最丰富,其次是烯烃、芳香烃和炔烃;主要物种为乙烷、丙烷、乙炔、正戊烷、乙烯、环戊烷、异戊烷、正丁烷、异丁烷和甲苯。合肥市O3生成主要受VOCs控制,其中,烯烃是合肥市O3生成贡献最大的关键活性组分,乙烯的OFP贡献率居首位。合肥市不同季节O3来源差异较大,其中,本地排放是主要来源,夏季占比为50%,其余季节占比为30%~45%,O3存在跨省长距离输送特征,主导风向的变化是造成合肥市臭氧来源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
2016年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学和GIS方法对2016年武汉市各区不同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大气污染季节性特征明显,春季和冬季颗粒物(PM2.5、PM10)及NO2污染突出,夏季O3污染严重。污染物空间差异显著,主城区和东西湖区颗粒物及NO2污染严重,郊区O3污染严重。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与SO2、NO2、CO、PM2.5和PM10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O3呈显著正相关;降水量与SO2、NO2和CO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8.
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及其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用地公平、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等四个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变异系数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湛江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96-2006年湛江市土地利用的用地公平性较高且变化较小,而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公平性和社会保障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明显增加;2006年土地利用社会效益以遂溪县最高、徐闻县最低。分析了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
100.
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根据1997~2004年每年1次的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As、Cd、Cu、Hg、Pb、Zn)及有关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2003-10南黄海表层海水重金属的分布特征、控制其分布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以及8 a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3-10南黄海表层海水中As、Cd、Cu、Hg、Pb、Z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3、0.078、1.41、0.0036、0.37、6.21μg/L.8 a中重金属除Zn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外,其它元素变化较小.重金属的分布模式与离岸距离有关,即除Pb外,在离岸较远的南黄海中部地区含量较低,而近岸海区则普遍较高,这种分布模式典型地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近海的影响.对于重金属在局部海区的分布,亦存在其它控制因子,如Pb受大气沉降影响较大, Cd与海水盐度和pH密切相关, Hg受海水中有机碳浓度影响较大,沉积物再悬浮影响着As的浓度与分布, Cu、Zn则典型地受到了径流和排污的影响.8 a海水重金属浓度的均值皆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I)分析2003年6种重金属的叠加生态效应,结果显示海水总的重金属生态危害指数较可发生重金属生态危害的ERI值小一个数量级,这从重金属的角度说明南黄海海水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