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06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防灾博览》2021,(4):13-13
近年来,防震减灾科普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自然灾害防治和科学普及等重要论述精神,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为增强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发挥了积极作用。紧抓全国防灾减灾日等重要主题日,组织地震系统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科普。每2个月制定1次计划,力争做到"月月有看点,半年1亮点"。特别是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组织开展了网络知识竞赛、场馆直播、网络讲座等线上形式为主的科普活动,参与公众超2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342.
煤矿矿井避险硐室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各国对矿井事故的调查,在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现场瞬间受到死亡的矿工只占事故伤亡人数的一部分。在相当一部分矿工都是因为在井下透水或火灾、爆炸后不能及时升井或逃离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导致溺水、窒息或中毒死亡的,而且井下自救器又无法提供长时间的氧气。因此,各国都在大力建设矿井避险硐室和研制矿用救生舱,以便为矿井发生事故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制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够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和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被困人员还能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建立井下避险硐室,对事故幸存者来说,就是一个通向求生道路的中转加油站。  相似文献   
343.
《江苏劳动保护》2011,(4):21-22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现场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救和互救,是力求保存自己、救护别人、防止事故扩大的关键,也是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东台市小型企业数量多,涉及行业广,由于部分安全行业管理弱化,加上部分小型企业安全基础薄弱,危机意识淡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如果发生事故,暴露出企业的安全自救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344.
消防专家表示,高层集体宿舍发生火灾时,不要被动依赖外界救援,要想办法逃生自救。  相似文献   
34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以其便捷、省时、舒适的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的欢迎。但是,汽车增多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其中小汽车落水就是风险之一,新闻报道中驾驶员及乘车者因此而亡的事件不在少数。由此,笔者总结小汽车发生落水事故特点,落水之后驾驶员如何应急处置、自救逃生以及预防措施等知识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46.
一般遇到坠井事故时,消防人员往往下井亲自救援。4月7日,榆林府谷县发生的一起坠井事故中,消防人员没有下井,而是趴在井口指导一名坠井的4岁小女孩成功自救。困住小女孩的井深约17米,直径约30厘米。为防止井底的小女孩缺氧发生窒息,消防官兵到场后,立即向井底输送了氧气,并对小女孩进行喊话。由于井口太窄,消防官兵根本无法下到井中,救援器材也无法展开。现场指挥员决定:  相似文献   
347.
2012年以来,我国各地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频频见诸媒体,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动辄几人至数十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此,许多地方和企业针对这类情况,开展了各种事故应急演练,旨在提高人们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掌握更多的应急逃生知识。但是,仅这样做是不够的。应急演练是需要不断地完善、提高的一个长效机制,是人们加强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应急  相似文献   
348.
岁末年初是安全事故多发、易发时期,特别是火灾事故、烟花爆竹燃放事故发生的几率较大,冬日里的电气取暖、亲友间的家庭小聚、年终的公司聚餐,很多场合经常使用的一些物品,往往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但因为都是一些日常所用、所需,致使我们麻痹大意、思想松懈,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和自救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349.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职业健康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职业健康的良好氛围[1]。短视频传播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传播方式,因其内容短小新颖,正受到广大用户的热捧,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湖北省疾控中心”)利用短视频在职业健康领域传播健康知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总结经验,让更多科学、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短视频作品走进职业人群的生活,本文现以《吴师傅入职记:职业健康检查须重视》作品为例,将有关探讨归纳如下,以供职业病防治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