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56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2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6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正>《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932.
<正>《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创刊于1981年的防灾减灾工程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广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重庆大学协办。刊登范围为全国乃至境外。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  相似文献   
933.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时空尺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思健 《灾害学》2012,(2):1-6,18
自然灾害风险存在着显著的动态特性,即灾害风险会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呈现出差异。研究自然灾害风险的时空差异是对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其中,时空差异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选择恰当的灾害风险分析的时空尺度。广度与粒度是时空尺度的两个孪生指标,时空广度限定了灾害风险评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效范围,而时空粒度则是量度灾害风险时间和空间差异的最小单元。列出了风险时空差异的表达式,深入探讨自然灾害风险的时空尺度,并对我国三种典型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涝和台风)风险分析的时空尺度选择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时空差异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4.
地表火蔓延的真实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火蔓延的计算机仿真在火灾的扑救、预防及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有的研究大多偏重于火焰蔓延的数值模拟和简单可视化,影响了人们对火灾蔓延的直观认识和临场感。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形绘制技术的地表火蔓延的真实感仿真技术。首先,根据地表火蔓延的物理规律,并考虑到地形、气候和可燃物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Rothermel模型的地表火随时间变化蔓延的建模方法。然后,采用基于GIS地形数据和高程图绘制相结合的方法绘制场景地形。再改进传统的粒子系统绘制技术对火焰进行真实感绘制。该方法可以通过变化不同的参数而富有真实感地再现不同环境条件下地表火蔓延场景,能够为灭火决策提供依据。最后,文中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地表火场景的绘制结果。  相似文献   
935.
地震谣言是指没有事实根据或缺乏科学依据的地震消息。它反映了公众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在我国,近几十年来.尤其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全国发生了近百起对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地震谣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不安定,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治安秩序,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地震谣言产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内心中对地震的恐惧心理。在这种恐惧心理的作用下,人们对社会上流传的"地震消息"比较敏感,听  相似文献   
936.
晓宇 《劳动保护》2005,(4):65-65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域发生了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大规模海啸,给东南亚、南亚等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死亡人数将近20万,一百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十分惨重。举世震惊的自然灾害牵动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人们同时还在关注如何加强海啸预警系统的开发和研制,如何完善该系统的预警效果。由此我们想到,数十万人的生命,数百亿的财产损失换来了人们对预防措施的重视。  相似文献   
937.
次生舆情效应导致舆情错综复杂,增加了政府对舆情风险管理的困难与挑战,因此掌握在话题共振视角下的次生型网络舆情的形成路径就可以增强预测力,以便于及时分散风险,高效地处理次生舆情。该文构建了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核心,主要内容为舆情主体、舆情客体、舆情载体、舆情引体的自然灾害次生舆情形成分析框架,挖掘微博平台的自然灾害话题数据,利用现有文献梳理次生舆情形成的影响因素,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其风险路径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得到3种路径,可归纳为两种构型,舆情载体主导型和舆情引体牵引型,高媒体参与度和低话题权威性是导致次生舆情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38.
赵丹丹  徐伟 《灾害学》2023,(2):155-162
基于EM-DAT全球1990—2019年5种主要自然灾害损失数据,对因灾死亡人数与直接经济损失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划分大小灾,分析全球及典型国家大小灾相对重要性及损失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0—2019年全球洪水损失以小灾为主,且小灾发生率与损失率均上升;滑坡造成的死亡人数以小灾为主且小灾发生率显著上升;风暴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小灾为主;地震与极端气温造成的损失均以大灾为主且无明显变化趋势。而典型国家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滑坡造成的死亡人口则以大灾主导。典型国家总损失趋势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大部分为下降趋势,小灾损失大部分为上升趋势,洪水和风暴灾害损失趋势显著的国家数量较多。就灾种而言,地震与极端气温灾害应重点关注大灾,风暴灾害和滑坡灾害应重点关注小灾带来的影响,尤其要关注洪水小灾带来的损失及其变化趋势,加强对于小灾累计影响的评估与防范。  相似文献   
939.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研究防范化解本市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有效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等相关工作,总结2020年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谋划2021年重点工作,1月13日,市应急局召开全市自然灾害防治和应对工作学习研讨会.市应急局副局长沈伟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940.
海难有天灾也有人祸,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也有疏忽大意酿成的惨祸,下面向读者介绍的就是两船相撞酿成大海难的典型案例。"纳希莫夫将军"轮的失误1986年8月31日午夜,前苏联黑海航运公司的两艘船舶,散装船"彼得瓦塞夫"轮与客船"纳希莫夫将军"轮在挪伏罗悉斯克附近发生碰撞,"纳希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