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91篇
综合类   477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9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21.
叶苹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5):851-851
2007年7月28~30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西安举行,主题是"推动资源科学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会议设立了"中国湿地保护与恢复"、"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资源生  相似文献   
822.
世界范围来说,企业作为环保的新兴力量,正在显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和潜力,尤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相互渗透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逐步认识到,企业要想长远发展,不能再是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更要为其可持续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创造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和谐共存的条件而考虑环境因素。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作为全球最大的环保组织,在与负责任的大企业一起推动自然保护事业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2011年6月22月,TNC企业合作  相似文献   
823.
吕纹 《世界环境》2011,(3):96-97
在造成中国一些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诸多因素中,一个重要的,或者说更为上位和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瓶颈。本文将就此进行初步探讨。问题一是立法明显不足。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从治理污染起步的,长期以来也一直以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来抓。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在根本原则、制度、法律责  相似文献   
824.
大多数资源型地区在自然资源开采过程中经济增长长期呈现缓慢现象。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摆脱资源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地区面临的关键问题。以2000-2016年我国重点煤炭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资源型地区自然资源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同途径。结果显示:资源型地区短期受益于“资源红利”,但长期由于容易出现资源产业依赖行为而对其他经济活动和资源依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资源型地区容易表现出依靠物质资本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特征。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探索,对资源型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25.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兴未艾。但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大多依靠自然资源的消耗,现阶段自然资源的供给已无法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城镇化及资源环境基础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探讨现代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基础的关系,从而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城镇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26.
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借鉴国际经验,在分析自然资源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今后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目标应当由注重生产功能向实现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双赢转变;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监管权分离;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常规监测和评估;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考核;逐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市场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27.
姜闻远  陈海嵩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073-3087
建立自然资源督察制度是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这一制度在运行中面临督察力量分散、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存在重叠、督察问责成效受限等现实困境。研究表明:资源与生态领域相关部门职责不清、不同资源管理模式的内在矛盾和督察规范依据的缺失,共同导致了上述困境。从健全督察机制的角度看,不仅需要整合分散的督察队伍,还应构建“中央—省”两级督察体系;从督察职责界定的角度看,应基于主管部门承担的“执行—监督”职责,由自然资源督察承担自然资源、空间规划及用途管制的督察职责;从督察法治化的角度看,需要制定《自然资源督察工作规定》并引入党政同督机制,为督察各环节提供规范依据,提升督察问责的层级和威慑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