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66篇
安全科学   148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514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雁  郭昌胜  侯嵩  高建峰  徐建 《环境化学》2019,38(4):746-759
二噁英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具有强毒性和生物累积性而被广泛关注,为减少二噁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环境中二噁英的来源及生成机理尤为重要.固体废物焚烧是二噁英在环境中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综述了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产生二噁英的浓度水平,着重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二噁英生成情况的影响,同时结合近年来量子化学在研究燃烧过程中二噁英生成机理方面的应用,系统阐述了典型二噁英前驱物燃烧生成二噁英的反应路径,并对深入研究固体废物焚烧中产生的二噁英对周边环境的危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2.
使用WRF/CAMx模型及化学过程分析(CPA)模块,系统研究了广东省夏、秋季的臭氧生成敏感性与生成速率。夏季,广州与东莞等珠三角中部地区臭氧生成主要对VOCs敏感,郊区的臭氧生成速率较大,珠江口地区是重要的臭氧生成源区,夏季白天(08:00—17:00)平均净臭氧生成速率可达37μg/(m3·h),位于珠三角东北部的天湖白天平均净臭氧生成速率约为25μg/(m3·h)。秋季,珠江口西岸臭氧生成主要对VOCs敏感,秋季臭氧生成速率显著低于夏季。夏、秋季珠三角大部分地区臭氧生成敏感性从早上对VOCs敏感逐步过渡到下午对NOx敏感,广东其他大部分地区则全天均为NOx敏感,一般在VOCs敏感区中的臭氧生成速率与化学消耗速率均较大。中心城区的臭氧生成弱,臭氧净化学消耗强。  相似文献   
53.
对桂林市城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以及VOCs对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共检出VOCs物种78种,平均体积分数为21.32×10-9,表现为芳香烃(67.82%)烷烃(19.56%)卤代烃(7.50%)烯烃(2.86%)含氧挥发性有机物(1.41%)。VOCs体积分数空间分布呈现市中心和下风向郊区两个高值区。通过苯与甲苯的浓度比值发现,林科所VOCs主要来自交通源和生物源,师专甲山校区VOCs主要是来自交通源,其余测点VOCs主要来自交通源、工业源和外来传输源。分析乙苯和间/对二甲苯的浓度比值发现,电子科大尧山校区气团光化学年龄较大,光化学反应活性相对较强烈;旅游学院、华侨旅游经开区、大埠中心校气团光化学年龄较小,光化学反应活性相对较弱。VOCs对O3生成潜势最大的为芳香烃(93.81%),其次是烷烃(7.22%)和烯烃(4.75%);对SOA生成潜势最大的为芳香烃(97.45%),其次是烷烃(2.55%)。  相似文献   
54.
环境物联网运用智能传感器等设备感知生态环境的变化,监测环境质量、监控企业的排污行为,通过环境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整合,辅助环境管理决策。近年来环境物联网得到长足发展,但现有的环境物联网体系无法满足多种任务和应用场景的需求,主要问题体现在数据质量和精准度缺乏保证,数据传输能力有限,数据共享还未打通,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还有待提升。笔者系统分析了环境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现状与问题,较全面地研究了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环境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5.
气升式反应器中微生物对H2S的脱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驯化得到具有高效脱硫性能的菌群,在气升式反应器中进行了H2S脱除实验研究. 在温度为28 ℃、初始pH 8.0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通气量对反应体系中H2S脱除能力、脱除效率的影响以及H2S进气负荷和通气量对SO2-4生成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佳通气量为0.2 L/min.在此通气量下,当H2S进气负荷为5.76 kg m-3 d-1时,脱除负荷可达5.62 kg m-3 d-1,而脱除率可以保持在97.8%以上;当H2S负荷为4.37~4.93 kg m-3 d-1时, H2S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且主要副产物为单质硫.通过增大进气负荷、降低通气量可以获得较高的单质硫回收率.图3表2参15  相似文献   
56.
二甲基硫醚光解及二甲基二硫醚生成速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用低压汞灯照射二甲基硫醚(DMS),在20m的长光池中用富里叶红外光谱仪测量其光解产物,结果表明二甲基硫醚光解生成二甲基二硫醚(DMDS)和乙烷。测量其不同光照时间的光解产物,结果表明In^c0/ct在直解坐标上是一条直线,说明了二甲基二硫醚生成按生一极反应进行,其生成的速率常数为8.70×10^-5s^-1用低压汞灯照射DMS+H2O2体系,富里叶红外光谱检测其产物,在有足够的H2O2情况下,生  相似文献   
57.
我国小麦镉 (Cd) 污染格局多样,从不确定性角度评估区域小麦田Cd累积风险有助于提升污染防治决策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将蒙特卡洛 (Monte-Carlo) 随机模拟方法引入到区域土壤-小麦系统Cd污染综合风险评估中,结合多元统计和空间分析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某小麦主产区92.8%的土壤样品Cd含量超过农田土壤风险筛选值 (0.6 mg·kg−1) ,84.0%的小麦籽粒样品Cd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 (0.1 mg·kg−1) 。区域土壤-小麦系统Cd累积水平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区域Cd生态风险以中度污染为主。区域人群Cd摄入量超过WHO推荐安全值的风险概率为31.6%,控制土壤Cd累积趋势可将该超标风险下降至7.3%。不确定性模拟、空间分析和场景分析的综合应用可准确识别农田Cd污染风险等级和相应概率,为区域Cd污染防治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以剑麻纤维为原料,通过简易的一步炭化活化法制备了一系列多孔炭材料,分别探究了3种温和的金属盐活化剂、活化剂与剑麻纤维的质量比和活化温度对炭材料的氯苯吸附量的影响,并通过BET、SEM、XRD、Raman、FT-IR、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其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当采用CuCl2为活化剂、CuCl2与剑麻纤维的质量比为10∶1及活化温度为800℃时,制备得到的剑麻纤维基多孔炭(PCC)吸附性能最佳,其在氯苯浓度为1560 mg·m-3时,吸附量达到856 mg·g-1,而未经CuCl2活化的炭材料(PC)的氯苯吸附量仅为15 mg·g-1.氯苯吸附性能的提升主要归因于比表面积、孔容、无序性和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增加.此外,采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GCMC)方法模拟氯苯分子在制备的多孔炭材料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该材料中孔径为0.5 nm的孔对氯苯分子的吸附能力最强,且对氯苯吸附起主导作用的为苯环中心和Cl原子与炭材料上连接含氧官能团的H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  相似文献   
59.
为探究菏泽市大气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特征,分析菏泽市2022年5—9月大气醛酮类化合物监测结果,计算臭氧生成潜势,同时利用相关系数法和比值法分析醛酮污染物可能来源。研究表明:菏泽市大气主要的醛酮类化合物为甲醛、乙醛和丙酮;臭氧生成潜势贡献较大的主要是甲醛和乙醛;菏泽市大气醛酮类化合物中甲醛、乙醛、丙酮有强相关性,三者可能有相同来源,其中甲醛和乙醛浓度比为1.07,符合城市大气特征,即主要受人为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垃圾焚烧中抑制二恶英二次生成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中二恶英的生成机理,余热锅炉的烟气在低温区急冷可以避免二恶英在低温区的再次合成,但目前在余热锅炉烟气低温区急冷是不可行的。提出一种从垃圾焚烧系统设计上进行烟气的急冷,从而抑制二恶英低温区二次生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