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总结了目前国内常用的跨行政区界断面水质考核方法,通过两种打分方法、结合黑龙江省实例、按照水质类别法进行了考评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出境断面达标状况和出入境断面水质对比的考评方法可更为准确地反映如何通过用环境质量的改善体现行政区内污染物减排效果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2.
中国已出台了很多关于水资源保护的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的水环境近几十年一直呈不断恶化的趋势!河流、湖泊地表水被污染,地  相似文献   
23.
当前我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问题严重,其原因在于跨行政区水污染实质上是外部性问题;跨界流域统筹治理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程序性立法缺位现象严重,处理跨行政区水污染纠纷的行政手段过于单一;环境管理行政体制不合理,流域水污染治理主体缺位;流域规划不完善。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24.
随着区域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环境问题逐渐超出特定的行政区划边界而演变为跨行政区环境问题,这需要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以形成跨行政区环境治理,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间在生态合作治理中产生的碎片化现象,包括合作理念碎片化、合作动力碎片化、组织结构碎片化以及合作程序碎片化,找到造成地方政府间合作碎片化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建议包括加快培育地方政府间合作共赢的制度文化,加强地方政府合作的制度建设以及健全政府间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5.
宝岛台湾,位于祖国大陆架东南海上,地处热带、亚热带,地理位置优越,风光秀丽,资源丰富,自古以来有许多美称,是我国省级行政区中美称最多的一个。  相似文献   
26.
陈宇辉 《环境》2009,(4):20-23
一条河流通常都会流经多个行政区、甚至跨越国境;当一条河流受到污染,其污染物亦是不分边界的。  相似文献   
27.
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一些地区在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实践中产生的一些代表性的制度创新进行总结,为建立一个更加适应跨行政区流域水污染治理特征的制度体系,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史春 《环境》1995,(4):14-1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致使水污染逐年加重,经常出现一些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给工农业生产尤其是渔业生产造成惨重损失。据安徽省阜阳地区渔业部门统计,1988年以来,全区共发生水污染死鱼事故200多起,全区每年渔业损失都在6000万元以上。如辖区涡河亳  相似文献   
29.
推进流域综合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流域综合管理势在必行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全面转型的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流域性环境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多村性、复杂性、严峻性和长期性,一方面,过去单纯依靠部门、行政区或技术导向的治理思路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无法适应新时期流域性问题的变化和满足解决这些问题的要求,因此,在总结国内外流域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得出改善中国流域环境状况的基本取向在于实施流域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30.
国内外流域管理体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流域管理体制进行了综述,并与我国现行流域的管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了国内在该方面的不足及改进之处,最后提出可行性建议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