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141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特征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形成和分布及其利用状况,重点讨论了该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与赋存特征。该区平原地下水资源是山区水资源(包括降水和雪冰融水)在平原区内的转化;山区水资源是内陆河流和平原地下水的惟一补给来源;盆地平原地下水和地表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独立的水文单元和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充分了解干旱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链的特征,正确认识干旱区“三水”转化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三水”,对该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2.
齐善忠  罗芳  肖洪浪 《生态环境》2006,15(4):757-760
从区域的角度,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对于丰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又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文章以我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黑河为例,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和评价近17年(1987—2004年)来该流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于整个流域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1987—2004年黑河流域5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在耕地面积由1987年的5178.0km2增加到2004年的5357.8km2,林地面积从1987年的6422.1km2增加到2004年的6450.4km2,城镇用地面积从1987年的115179.5km2增加到2004年的115791.4km2;另一方面,草地面积却从1987年的27710.6km2减少到2004年的27209.3km2,水域面积从1987年的1645.7km2减少到2004年的1386.4km2。同时又分别从黑河上、中、下游方面,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作了具体的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近17年来,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造成了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主要表现在水环境的变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以及植被退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3.
日本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频繁,火山爆发的频度很高。全世界震级在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中.1/5以上发生在日本。小地震更是不计其数.平均每天有4次之多,因此被称为“地震国”。在日本我赶上过一次地震,那是在大阪的外国语大学。时值半夜,大家都已进入梦乡,我被强烈的地震给“震”醒的时候.发现自己已躺在地上  相似文献   
194.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on of cadmium (Cd) and zinc (Zn) and their availability to cole (Brassica campestris L.) grown in the multi-metal contaminated oasis soil in northwest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d and Zn in the unpolluted oasis soil was mainly found in the residual fractionation, however, with increasing contents of Cd and Zn in the oasis soil, the distribution of Cd and Zn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e growth of cole could be promoted by low Cd and Zn concentration, but significantly restrained by high concentrations. There was antagonistic e ect among Cd and Zn in the multi-metals contaminated oasis soil.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fractionations distribution coe cients of the two meals in the soil and their contents in cole showed that both Cd and Zn in the exchangeable fractionation in the oasis soil made the most contribution on the uptake of Cd and Zn in cole. The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CF) of Cd was greater than Zn in cole, and BCFs of the two metals in leaves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roots. The translocation factors of the two metals in cole were greater than 1, and the two metals mainly accumulated in the edible parts in cole. Therefore, cole is not a suitable vegetable for the oasis soil because of the plants notable contamination by heavy metals.  相似文献   
195.
项目概况中国的西部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新世纪伊始,国家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十年来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真正深入西部大地,激励更多公众更大范围地、更具创新性地参与到西部生态保护中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与淡水河谷矿产品(中国)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2日在京携手启动了“大美西部和谐生态”——“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  相似文献   
196.
在美国的华盛顿州,有一条宽阔而美丽的艾尔华河,在这条欢快而清澈的河水里,生长着成千上万条三文鱼,它们世代繁衍,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艾尔华河中,每年有六种从太平洋迁居过来的三文鱼以及虹鳟。这些普通的三文鱼,长到成年后,一般体长80-150厘米,重约5—20磅;而虹鳟鱼的体形则小得多,一般只有0.5磅重。  相似文献   
197.
环球     
上万废塑料瓶制成帆船横跨太平洋 一艘用上万个废旧塑料瓶建造的帆船,日前完成横跨太平洋的壮举,驶入了澳洲东南的悉尼湾。名为“普拉斯提基”(Plastiki)的这艘双体船有6名船员,他们今年3月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启程,在海上航行了128天,中途停靠莱恩群岛、西萨摩亚和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然后朝目的地澳洲航行,  相似文献   
198.
语丝拾粹     
别去总结成功者的经验。现在看到的成功都是一个人一条路,要总结就去总结失败者吧。 ——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  相似文献   
199.
西北黄土对五氯酚钠的吸附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北地区天然黄土为供试土样,通过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试验研究了五氯酚钠(PCP-Na)在黄土上的吸附行为,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溶液pH值、初始质量浓度及土壤粒径对PCP-Na在供试土样上吸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CP-Na在西北黄土上的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其平衡吸附时间为16 h;西北地区黄土对PCP-Na的等温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黄土对PCP-Na的吸附自由能变(ΔG)、吸附焓变(ΔH)及吸附熵变(Δ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并且吸附过程中体系混乱度减小。溶液pH值和初始质量浓度对PCP-Na在黄土上的吸附影响较大。溶液pH值在4~10之间升高,PCP Na平衡吸附容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溶液pH值为6时吸附容量最小;PCP-Na初始质量浓度从6 mg/L增至40 mg/L,其在黄土上的吸附容量从33.43 mg/kg增至100.93 mg/kg。黄土颗粒粒径越小,PCP-Na在土样上的吸附容量越大,黄土粒径由0.075 mm增至0.425 mm,吸附容量由134.26 mg/kg降至28.71 mg/kg。  相似文献   
200.
基于格点数据的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事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布的0.5°×0.5°中国地面逐日降水格点数据集,选取最大1 日降水量(RX1day)、最大5 日降水量(RX5day)、R95 极端降水量(R95)、湿天降水量(PRCPTOT)、持续干旱日数(CDD)和日降水强度(SDII)等指数,利用Sen 斜率法、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1 年中国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特征,并探讨了各极端降水指数与北极涛动的关系,此外还与早期基于气象台站观测数据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除CDD显著下降(P<0.01)外,其他指数均呈微弱上升趋势。在空间上,RX1day、RX5day、R95、PRCPTOT和SDII 在研究区内主要呈现西部明显增加、东部微弱减小的趋势,但CDD则整体呈现减小趋势。基于NCAR资料的夏季北极涛动指数与西北干旱区的CDD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表明夏季北极涛动与该区的干旱事件发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与早期站点数据的研究相比,格点数据覆盖度更好,能更为细致地描述空间变化特征,特别是在天山、阿尔泰山等山区的细节刻画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