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20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2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郭米娜 《环境教育》2011,(12):68-69
本文通过暑假期间在西藏林芝和拉萨地区的游历,了解到目前西藏部分地区的垃圾污染问题。针对自己的见闻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环境税收政策的必要性试着提出一些看法。在美国求学两年,今年暑假虽然爸爸妈妈工作很忙,但还是坚持要陪我出去旅游一次。爸妈问我想去哪里,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西藏。以前在《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中便了解到很多关于西藏的故事。那可以称得上最为"极致"的地方,美得极致,高的极致,神圣的极致以及浓郁的民风民情  相似文献   
102.
土地承载力是人地关系的基础表征,开展土地承载力评价可以为实施农业空间治理、制定农业发展政策等提供参考。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基于人体每日所需热量、蛋白质和脂肪评价土地的现实承载力及其变化。评价结果表明:(1)西藏自治区土地承载指数从2004-2016年一直维持在80.66%~89.84%之间,处于平衡有余状态。(2)未来西藏自治区土地承载指数将会持续保持在87.5%之上,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态势,在2032年达到峰值,届时土地承载指数将会超过92.56%;此后将会持续下降,在2050年将低于90%。以土地承载力评价为基础,根据未来食物消费需求变化和西藏自治区的自然条件,提出不增加农牧业开发强度,保持农牧业生产空间规模稳定,并逐步优化调整农牧业发展结构,适度降低粮食种植面积,在适宜地区扩大蔬菜、瓜果种植,以及发展草牧业经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3.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4):249-256
西藏打加错南北向地堑系处于冈瓦纳大陆北缘,地堑系总体延伸方向(175190°),延伸长度>50km,延伸宽度5190°),延伸长度>50km,延伸宽度515km。根据该地堑构造带内发育的鱼鳞山组(N2Qy)玄武岩测年结果以及地堑构造带内发育的活动温泉,判断该地堑构造活动时期早于13.43Ma,现今仍在强烈活动。在打加错地堑系东西两侧的地垒中共发现5处金属矿(化)点,各矿(化)点与中酸性岩体活动及近SN断裂构造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近南北向展布的中酸性小岩体更易形成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104.
根据2012~2014年拉萨站点的日太阳辐射观测数据,对3种日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左大康、Prescoff和王炳忠等提出的估算模型)的估算结果和实际观测结果进行误差检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6.17 MJ/(m~2·d)、6.42 MJ/(m~2·d)和12.31 MJ/(m~2·d),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60 MJ/(m~2·d)、1.65 MJ/(m~2·d)和2.78 MJ/(m~2·d),表明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和日照时数的左大康估算模型对拉萨日太阳总辐射的估算效果优于Prescoff和王炳忠估算模型。利用左大康估算模型分别估算得到2015年拉萨、那曲和葛尔地区的日太阳总辐射值,并进行模型验证。通过分析拉萨1971~2015年的太阳总辐射变化和周期性特征,研究日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的时间尺度效应。按照11年和四季两种不同的时间尺度,利用线性回归法对日太阳总辐射估算结果和实际观测结果进行误差和相关性分析,得到经验参数a和b的值与时间尺度有一定关系。11年和四季两种时间尺度除夏季以外,其他时间拟合模型的精度均得到了提高。通过线性回归法得出45年的西藏日太阳总辐射优化估算模型,该模型估算日太阳总辐射的误差小于左大康模型,估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5.
几年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科学系十分重视面向西藏培养和输送高职和成人环境管理人才,目前毕业的学生已达到380余人,他们分布在西藏的各个地区,有的工作在偏远且比较艰苦的那曲、阿里等地区,有的成为部门的业务骨干,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06.
西藏野驴是青藏高原大型草食动物,体形与蒙古野驴、骡相似,耳尖,背部脊线、鬃毛和尾尖较深,吻端上方、颈下、胸部、腹部、四肢等处为乳白色,与躯干两侧颜色界线分明。西藏野驴生活于高寒荒漠地带,夏季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上生活,冬季则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好集群,雌驴、雄驴和幼驴终年一起过游荡生活,每群5~8头或20~30头;擅长奔跑,警惕性高,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一  相似文献   
107.
南亚排放的多氯联苯类污染物(PCBs)可随大气传输到西藏南部,并沉降到农田等区域。农田中的PCBs能够经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但目前尚无西藏农田PCBs环境过程和农作物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同步采集西藏农田土壤和农作物,发现西藏农田土壤、青稞和油菜PCBs的浓度均值分别为5.1 pg·g-1dw、13.5 pg·g-1dw和10.9 pg·g-1dw,低于全球其他地区。青稞和油菜对PCBs的生物富集系数都大于1,说明PCBs在农作物中发生了生物富集现象。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农田土壤中99.6%的PCBs都富集在土壤有机质中,只有0.38%的PCBs进入了植物根系。因此,青稞直接从大气中吸收PCBs是其对PCBs积累和富集的主要途径。基于饮食结构(青稞、牛肉、牛奶和酥油),西藏人群PCBs摄入均值为0.75 ng·kg-1bw·d-1,低于安全阈值约一个数量级。PCBs的食物摄入不会对西藏居民健康状况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鄢燕  周伟  刘淑珍 《灾害学》2006,21(2):26-29
介绍了雪灾、风害、干旱、鼠虫草害、草地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等六类主要的草地灾害类型,并分析了其对草地畜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灾害给草地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具体表现在对草地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加剧草地承载压力;制约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9.
西藏冈底斯带富铁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冈底斯带具有富铁矿产出的有利地质条件,已有碾延、当曲、勒青拉、尼雄、于拉、桌么、阿若、材玛、弗野等富铁矿床,可望成为我国富铁矿接替基地.文章在分析该带富铁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成矿前景,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冈底斯带富铁矿的勘查工作,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西藏河流-湖泊体系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空间分布、潜在来源及生态风险,对西藏中部河流、湖泊表层沉积物及其周边土壤中As、Ba、Cd、Co、Cr、Cu、Hg、Mn、Mo、Ni、Pb、Sb、V、Zn、Al和Fe 16种重金属总量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多元线性回归(PCA-APCS-MLR)受体模型定量解析了重金属的潜在来源.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研究区As、Cd、Hg、Ni含量较高,其中Hg和As污染较为严重;富集因子、地累积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均表明研究区Hg污染较重,其次是As、Cd、Ni;平均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受Hg、As、Cd、Ni污染,其中Hg污染较重.在空间分布方面,污染相对较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昂仁金错、堆龙曲及一些封闭型湖泊,其中As污染范围最广.PCA-APCS-MLR分析表明,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有3个来源,分别为自然来源、交通运输和大气传输以及地热活动和矿山开采等;Co、Cr、Cu、Hg、Mn、Ni、V、Zn、Al和Fe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Ba、Mo、Pb主要受交通运输和大气传输影响;As几乎全部来自地热活动和矿山开采;Cd、Sb来源较为广泛,3个主要来源均有占比.土壤中Cd、Hg含量较高,可能受交通因素影响较大,同时还与工业排放后远距离输送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