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9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2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61.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区域风沙化土地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雅鲁藏布江(简称雅江)中游河谷区域为研究区.运用Rs和GIS技术,对近18 a(1990-2008年)来该区域风沙化土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8年雅江中游河岸及山坡风沙化土地面积增长5 267hm2,目前总面积达81 842 hm2,其中1990-2000年增长3 085 hm2,年均增长308 hm2;2000-2008年增长2 182hm2,年均增长273 hm2,与前10 a相比有所下降.风力吹蚀作用是河谷地区风沙化土地发展、蔓延的主要驱动因素.2000年以后降水量的增加以及雅江日喀则和山南段开展的大规模人工造林是风沙化土地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2.
西藏中部巴木错湖泊面积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变化影响,西藏中部内陆湖泊在最近10 a来出现了水位上涨、湖面扩大等情况。采用遥感技术及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西藏中部巴木错湖泊面积年内、年际变化及其原因。结果表明:①湖泊周边班戈站的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地温以及年平均相对湿度等呈现增加趋势,年平均风速显现下降趋势;②2009年的面积在2月、5月和8月出现了三个"峰值",主要与湖面封冻、气温升高及降水增加等有关,年际变化呈逐步增加趋势;③经线性相关、多元回归等分析发现,年内变化受各月面降水量AP、蒸发量E和气温T的影响,合计贡献率为90.0%,排序为AP>E>T;年际变化受年平均风速SWS、7月降水量P7、平均地温ST和气温T的影响,合计贡献率为65.2%,排序为SWS>P7>ST>T。  相似文献   
163.
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论文对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林芝云杉林年凋落物量为3.40 t·hm-2,凋落物中除Ca元素之外,其它元素含量均低于活体物中含量。5种元素的年归还总量为82.14 kg·hm-2,其中Ca在凋落物归还总量中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N和K元素。凋落物层厚度达5.0 cm,现存量约为40.65 t·hm-2,凋落物层的年平均分解率为0.08 t·hm-2,5种元素的总储量为937.65 kg·hm-2,其中已分解层储量占57.28%。  相似文献   
164.
2009年11月27日上午9时,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卫生部共同主办、《劳动保护》杂志社承办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竞赛总结颁奖大会”在北京西藏大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5.
分析当前西藏消防救援队伍基层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现阶段监督执法遇到的难点、执法不规范存在的风险等问题,探讨解决当前监督执法工作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监督执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6.
目标与重点西藏是一片诱人的处女地,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西藏旅游资源的开发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目前,西藏待开发的旅游景点很多,在今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把西藏建设成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市场繁荣、文明进步、世界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特色旅游目的地,使西藏成为中国旅游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21世纪中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贡献自身的力量,使旅游业成为西藏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兴西富民”的主体经济之一。今后的发展重点应是:以历史文化观光、民俗风情、朝觐、登山、探险、生态考察…  相似文献   
167.
导致西藏生态退化的人为因子空间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导致西藏生态退化的人为因子及其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数量是西藏生态退化的主要人为因子,基建投资的生态效应则较为复杂.藏西北生态退化主要是由自然因子所致.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与年楚河流域中部地区人为因子致使生态退化作用较强.藏东地区生态退化人为因子明显.藏东南地区人为扰动不大.  相似文献   
168.
为了解气候变暖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该研究在西藏那曲县西藏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高寒草甸样地进行了为期3年的模拟增温实验。结果表明,增温降低了土壤线虫个体密度,增大了均匀度,并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动态。同时,增温也改变了土壤线虫群落的物种组成,Longidorella等属是增温后出现的种类,Nothotylenchus等属对温度升高比较敏感,增温后消失。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所指示的生物多样性在模拟增温条件下没有明显的改变。增温导致营养类群中植食性线虫、食细菌性线虫种类增加,杂食/捕食性线虫种类减少,食真菌性线虫种类则没有变化。群落结构的改变带来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线虫通路比值显示,增温促进了以细菌为主的土壤有机质降解通道;成熟度指数升高、植物寄生线虫指数降低的趋势则表明土壤线虫群落受到增温干扰后,适应能力逐渐增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趋于更加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9.
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地区是西藏农业生产的精华之地,也是西藏的“粮仓”,其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全藏的国计民生。由于环境条件的脆弱性和耕作技术的落后等原因,使这一区域内的农业生产一直处于低谷,土地的退化,粮食产量的低下和不稳定,成为长期困扰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该文在分析其农业环境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0.
滑坡是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因此,对我国高风险滑坡进行快速监测尤为必要。当前,遥感技术为滑坡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文中通过选取数字高程数据(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及衍生数据(坡度、坡向)、断层、地层岩性、地震点等因子开展了西藏东部地区滑坡的评价与等级划分。文中通过对各因子进行归一化处理,运用频率比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并获得各因子风险等级的权重系数,进而构建了一个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LSA)。结论如下:1)LSA可以很好地表达滑坡空间分布情况;2)据实际滑坡点统计分析,可知西藏东部地区的滑坡主要分布在左贡县、墨脱县、察雅县、洛隆县和丁青县;3)西藏东部地区滑坡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道路沿线,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西藏东部地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低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山脉一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