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85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61.
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贵州2002年6月18日00时~19日00时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模式输出的基本物理量分析了相当位温并计算出了湿位涡正压、斜压项的值,通过对它们的诊断分析发现:贵州大暴雨随500hPa"漏斗"形MPV1高值区的形成、增强、减弱而开始、增强、减弱。而且还发现高低层MPV1"正负值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形势。500hPa上MPV2正值区与对流性降水区对应很好,而且强度变化也一致。  相似文献   
162.
李佳  李巍  侯锦湘  高芳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10):1297-1302
选择贵州龙里生态园为研究区域,对当地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2种典型植被的冠层穿透水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酸雨作用下植被的冠层淋溶规律.对2007年6月~2008年11月的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酸雨经过森林冠层后,pH值明显升高,针阔混交林对酸雨的缓冲性能优于马尾松林.在常年酸沉降作用下,2种冠层对NH4+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对NO3-也有一定的吸收,对当地土壤酸化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雨量加权计算,研究区森林冠层析出量最大是Mg2+、K+、Ca2+等营养元素离子,长期的酸雨影响易造成森林营养亏损.  相似文献   
163.
实地测量了贵州盘县平关镇仙人洞双层水平洞穴系统,绘制了洞穴三相图,洞穴Ⅰ和洞穴Ⅱ长度为123m和85m。依据测量结果及区域地貌对该洞穴系统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在岩层裂隙和节理不发育的情况下,岩溶水相对孤立,不存在统一的地下水面,岩层走向控制岩溶洞穴走向的发育。该水平洞穴系统不是早期小河的通道,其排泄区位于北部的沈家河,区域内早期未发生河流袭夺现象。依据洞穴通道特征认为该洞穴系统发育经历了深潜时期、渗流时期、干燥时期。  相似文献   
164.
范强  巨能攀  向喜琼  黄健 《灾害学》2015,(1):124-129
应用证据权法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分区。主要数据源有:历史滑坡灾害点编录数据、地质图、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首先对数据源进行处理,生成地层岩性、离断层距离、高程、坡度、坡向、离道路距离、离河流距离7个证据图层。应用Arc GIS平台,将各证据图层与滑坡灾害点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利用累积权重法对连续数据进行分级,然后求取对连续数据及分类数据因子等级对滑坡灾害贡献的权重值,然后对各证据图层两两进行条件独立性检验,选择4组证据图层组合,参与最终易发性指数计算,得到4幅易发性结果图。应用成功率曲线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表明由因子组合1得出的计算结果,为最优的因子组合。根据易发性指数将研究区分为高易发性、中等易发性、低易发性三类,并将分区图与历史灾害点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灾害点分布较为吻合,说明证据权法应用与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5.
为研究苔藓植物在重金属污染中的监测作用及其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调查了贵州省喀斯特山区高峰村卡林型金矿苔藓植物的种类,并对该金矿区各生境中的苔藓植物优势种及基质进行Cu、Zn、Cd、Pb、Hg、As测定分析。利用检测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富集系数完成本次研究。在采集到的169份苔藓标本中,发现苔藓植物12科26属50种,优势科为丛藓科和真藓科,生活型以矮丛集型为主。该金矿2个开采点的苔藓植物科、属、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58. 82%、55. 56%和27. 59%。2个开采点的苔藓植物与其基质的重金属含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其中硬叶净口藓Cd和Zn的相关系数为0. 973和0. 892,属于显著正相关;各生境中的优势苔藓植物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其中羽枝青藓和硬叶净口藓对Cd强烈富集,富集系数为16. 52和5. 58。当地硬叶净口藓对Cd和Zn污染有明确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6.
初步研究了小黄花茶的生物危害因子,得出小黄花茶的主要生物危害有26种,其中藤蔓植物危害13种,病虫危害7种,动物危害6种;同时,还对小黄花茶的生物危害防治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7.
基于RS和GIS技术的贵州省植被生态环境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贵州省植被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体状况,基于RS和GIS技术,应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研究数据(GIMMS),通过计算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率,并对研究区一元线性回归模拟,分析了贵州省1982年-2003年的地表植被覆盖。结果表明:22年来,研究区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表明贵州省植被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贵州省平均植被覆盖在春季和秋季呈上升趋势,夏季和冬季呈下降趋势,其中春季对植被覆盖总变化量的贡献最大;植被覆盖程度增减因区域不同而异,变化程度呈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贵,ki-I省的中部地区;变化程度呈减小的区域分布在贵州省的四周边缘。  相似文献   
168.
研究景观格局脆弱性,对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运用景观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究了贵州典型喀斯特山区近30 a的景观格局脆弱性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最佳分析粒度是150 m、幅度为900 m;(2) 1990~2018年景观格局脆弱性以低和较低类型为主,面积均占70%以上;转化类型主要发生在低和较低及中等脆弱度间,且集中于海拔800~1 400 m和坡度6°~25°范围;(3)1990~2018年景观格局脆弱性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其中,高-高集聚主要在中部贵阳、西部六盘水、西南兴义、东北部思南及东南荔波县等区域,低-低集聚区主要在北部余庆县和南部紫云县等地;(4)国家政策和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是引起景观格局脆弱性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区近30 a景观格局脆弱性略有增加且空间上有分散趋势。  相似文献   
169.
为探究城镇规模发展及演化规律,解决单一指标难以全面表征城镇规模的问题,利用综合位序—规模法则,研究贵州省2000~2015年城镇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0~2015年贵州城镇规模遵循位序-规模法则,集中分布指数q值在1.072 49~1.137 56之间,趋近于位序—规模理想值1。中间城镇位序变化剧烈,两端城镇位序保持稳定,整体上表现出单分形特征。空间上呈现出西部、北部和西北部城镇位序较高,东部、南部城镇位序较低的梯度分布格局。省会贵阳市规模一直居首位,但城镇首位度指数小于1.3,其规模与末尾城镇的比,从2000年的32.09倍降低到2015年的6.35倍。综合位序—规模法则能有效刻画贵州城镇规模等级。需进一步增强贵州省会城市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0.
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作为研究区,以植被覆盖度(FVC)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9年的NDVI数据分析了贵州省近20年FVC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并量化了经济持续增速下维持植被恢复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近20年来贵州省FVC整体呈增加趋势,FVC分布整体水平较高,主要以中等、中高和高度覆盖为主,三者面积占比之和约为89.7%,年均增长率为0.52%,平均FVC为0.53.(2)近20年来贵州省FVC变化趋势以轻微改善、基本不变为主,两者面积占比之和为68.94%,改善区域面积占比为57.93%,西部区域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城镇周边,总体动态变化趋于稳定且向好改善.(3)FVC空间分布格局演变深受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因子的双重影响,且人类活动对于植被恢复的驱动作用更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降水是经济持续增速下维持植被恢复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因子主导驱动力.(4)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不断贯彻落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积极的人类活动为贵州省实现经济增速与植被恢复协调发展的“双赢”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