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安全科学   231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495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对铝电解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监测检验,发现铝电解槽槽温与氟化的排放浓度有密切关系,当铝电解槽正常生产技术参数和热平衡遭到破坏时,它们共同具有烟气量大、槽温度、有害物质浓度高的特点,其监测值也明显高于正常铝电解槽温下的氟化物排放浓度值。提出并讨论了控制槽温的措施,以减少氟化物排放。  相似文献   
92.
选用废弃矿山绿化常用的禾本科、豆科、葡萄科和紫葳科共17种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其叶绿素各组分含量及超氧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结果表明: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叶片色素总质量比最高的植物分别是胡枝子、狗牙根、牧草型狗牙根和狗牙根,其质量比分别为2.46 mg/g.FW、1.10 mg/g.FW、0.32 mg/g.FW和3.63 mg/g.FW;4者质量比最低的是紫穗槐、三出叶爬山虎、芒和紫穗槐,为1.10 mg/g.FW、0.48 mg/g.FW、0.08 mg/g.FW和1.70 mg/g.FW。ωa(叶绿素a)/ωb(叶绿素b)最高的是牧草型狗牙根,为3.03 mg/g.FW,最低的是芒,仅为1.65 mg/g.FW。POD和SOD活力最高的是网络崖豆藤和芒,达477.00 U和217.20 U,最低的是牧草型狗牙根和紫穗槐,仅为24 U和39.43 U。  相似文献   
93.
核电站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我国 HJ-1 B卫星红外相机为遥感数据源,在介绍了温排水卫星遥感监测的技术流程和基本原理之后,重点论述了海表温度反演的算法和基准温度提取的基本原则。以2013年1月17日大亚湾核电站和2013年5月22日田湾核电站2景 HJ-1 B红外相机数据为应用实例,说明了卫星遥感监测可作为开展核电站温排水影响监测与热污染评价的首选技术方向和主要监测手段,阐述了其在核电站温排水影响后评估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4.
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溴氰菊酯,并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该方法用二氯甲烷为萃取剂,以甲醇—水(85 /15,V/V)作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15 nm.该方法在6 min之内可完成生活饮用水中溴氰菊酯的分离及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适用于水样中溴氰菊酯的测定.  相似文献   
95.
宁波市饮用水源地爆发蓝藻水华时微囊藻毒素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固相萃取净化,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的方法,并用该方法监测了宁波市两个饮用水源地爆发蓝藻水华时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监测结果表明,姚江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污染水平低,MC-LR和MC-RR没有被检出;梅湖水库水体中MC-RR也未被检出,采取措施后,虽MC-LR有时被检出,但最高时也低于国家标准值(1.0μg/L).  相似文献   
96.
黄岛电厂温排水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岛电厂温排水邻近海域为研究对象,2010年9月调查了电厂温排水对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9个站点共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76种,平均生物量5.79 g/m2,平均密度830 m-2。利用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对各样本大型底栖生物分析得出,调查区域可划分为4个群落。各样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2.42~4.25之间,平均指数为3.67,其中靠近温排水区域站位的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的趋势。丰度生物量比较(Abundance/biomass comparison, AB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靠近排水口处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冗余分析( RDA)结果表明,水温是影响底栖生物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对调查区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变化的解释量达到60.5%,影响范围为排水口附近温升在3℃以上的区域。  相似文献   
97.
以江苏省连云港田湾核电站为主要研究区,通过热红外遥感技术研究温排水热污染现象,综合应用美国Landsat卫星热红外波段数据及地面气象测站资料,定量反演核电站建成前后附近海域水温分布与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遥感技术完全能够满足温排水监测要求,对于完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8.
针对合成革企业DMF精馏塔残液处理难题,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开展精馏塔残液超/亚临界水氧化处理研究,通过MBBR工艺对氧化处理出水进行生化处理。结果表明:优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过氧系数均可显著提高残液的降解率,降解均呈先快后慢趋势;固液比对降解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与降解率呈负相关。最优反应条件为固液比1∶14、反应温度400℃、过氧系数175%,反应时间10 min,液相产物TOC、COD降解率为98.7%、99.5%。MBBR对COD、TN、NH4+-N、TP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71.3%、92.9%、99.5%和55.6%。  相似文献   
99.
超补偿理论及其在虫害控制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作物对虫害损伤的超补偿理论,表明超补偿广泛存在于各种作物中,并对超补偿所需条件、基本原因以及与害虫控制的关系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