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18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202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黏土的微结构直接决定宏观水?力学特性,然而现阶段绝大多数模型都是基于宏观参数所建立,由于缺乏微观机制的支撑,己经难以满足科研和工程需求。因此开展孔隙结构演化研究可以加深对非饱和土复杂水?力学特性的认识。在详细阐述黏土的孔径分布特征及双孔模型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水?力作用下黏土孔隙结构演化规律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并进行了相关讨论。结果表明:考虑颗粒集聚体的双孔模型(集聚体间孔隙与集聚体内孔隙)可以更好地解释黏土复杂的水?力学特性。水?力作用对黏土孔隙结构的影响机制不同,根据文献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初步总结出水?力作用下土孔隙结构的演化规律。外力荷载只显著影响集聚体间孔隙,对集聚体内孔隙基本不影响;含水率变化会改变土颗粒相对位置,继而影响这两类孔隙结构,但是土水相互作用复杂,导致含水率变化对土孔隙结构影响机制仍不清晰,并且没有统一认识。鉴于此,在研究土水相互作用对微观孔隙影响时应充分考虑物理?化学作用,并构建微观孔隙结构演化与宏观变形的定量关系,这也是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42.
为减小塔式起重机运行安全隐患,提高机器视觉检验销轴连接状态的准确率,提出一种优化Swim Transformer的塔式起重机销轴安全状态识别算法;首先通过采集工地现场塔式起重机销轴安全状态图像,创建数据集;其次对数据集中销轴安全状态分类,并进行独热编码;然后基于Swin Transformer算法,建立销轴安全状态的识别模型,构造和优化损失函数;再运用AdamW优化器更新梯度,经过1 000次训练迭代后得到最终模型;最后在所创建的销轴图像数据集上,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优化算法提高了塔式起重机销轴安全状态识别能力:准确率为99.4%、平均精度为99.4%,平均召回率为99.4%,平均特异度为99.6%,呈现出良好的分类和泛化能力;同时明显优于ShuffleNet、DenseNet和EfficientNet等3种典型算法;与原Swin Transformer算法相比,准确率也提高了3.6%。  相似文献   
643.
为研究翼身融合(BWB)客机的应急撤离流程及问题,以我国自行设计的BWB客机布局方案为对象,利用智能体建模方法搭建了该客机舱内应急撤离仿真试验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研究。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主过道宽度、引导模式、隔板状态、出口数量等因素对该型客机应急撤离效果的影响,并对仿真试验模型进行了优化与验证。结果表明,主过道宽度在区间[48.26, 55.88] cm变化时会显著提高撤离效率;引导因素对撤离效果影响最显著;舱门引导与区域引导相结合的模式下撤离效果最优,撤离时间为108 s。研究形成了基于社会力模型的智能体在BWB客机应急撤离仿真研究中的应用方案,为其改进设计和制定更优应急撤离方案提供了建议和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644.
为探索高压空气冲击煤岩动态破坏特征与破裂形态的影响规律,开展真三轴条件下的岩石高压空气冲击致裂实验,设置6种冲击气压,结合致裂过程的气压曲线变化和致裂形态特征,得到高压空气冲击动态破坏特征与破裂形态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冲击气压的增大,其达到峰值压力后的压降速度增加;在致裂形态中,当冲击气压为16MPa时,其裂缝扩展导向性更强。研究结果可为动态冲击致裂增透煤岩体参数优化提供参考,以此达到更好的致裂效果,提高瓦斯抽采效率。  相似文献   
645.
深埋隧洞施工过程中开挖掌子面上发生的岩爆灾害严重威胁施工人员与设备安全。为了探究掌子面岩爆的发生机制与特征,利用高压伺服真三轴试验机,采用预制非贯通圆孔花岗岩立方体岩样(150 mm×150 mm×150 mm),成功模拟了深埋隧洞掌子面岩爆过程。结果表明:掌子面岩爆主要经历颗粒弹射、劈裂成板和板折弹射3个阶段;在相同加卸载条件下,与常见的出现在围岩四周洞壁的岩爆现象相比,掌子面岩爆的孕育过程以张拉破裂模式为主,动力失稳前夕出现明显板裂屈曲现象,岩块弹射烈度相对较弱,但动力失稳过程在时间上更为集中,岩体破损体积较大;与单向开挖情况相比,双向开挖情况下且掌子面岩柱厚度较小时,掌子面岩爆更易发生,岩爆烈度更高,需采取有效安全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646.
隐患随手拍     
门盖吊装存在隐患:吊装时吊钩容易断裂;整改建议:改为专用销轴吊装;整改情况:在门盖侧面板开80cm直径销轴孔,然后用150cm×75cm×200cmT型专用销轴穿过吊装孔吊装,整改后吊装作业更安全更高效。  相似文献   
647.
为研究近身攻击情景下行人疏散过程,基于恐慌情绪吸收模型、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利他性-神经质(Openness-Conscientiousness-Extroversion-Agreeableness-Neuroticism, OCEAN)模型设计该情景下的行人恐慌情绪模型,通过改进传统的社会力模型体现恐慌情绪对行人行为的影响。经仿真验证,基于动态恐慌情绪驱动的行人应急疏散模型——行人恐慌情绪(Personnel Panic Emotion, PPE)-动态行为(Dynamic Behavior, DB)模型能有效体现该情景下行人疏散特征。设计两组对比试验,研究恐慌情绪、防御人员对疏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考虑恐慌情绪下,疏散时间缩短42 s,被袭击人数减少5人,拥堵点由5处减少为3处,但行人疏散前期出现短时混乱,后期拥堵点的面积、人流密度更大;2)在疏散前期恐慌情绪传播主要受恐怖分子位置影响,全部行人开始疏散后,因拐角和出口处拥堵,恐怖情绪迅速大范围传播;3)防御人员能有效抑制恐慌传播,减轻恐慌情绪对疏散行为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疏散效率。该研究为此类情景的人员疏散提供了理论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