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72篇
安全科学   37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95篇
综合类   721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46篇
灾害及防治   19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一般直接排放到下水管,经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综合处理,或者通过专门的运输车辆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生物处理。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成分复杂,且含有多种难降解的有机物,不利于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为了达到将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及时、就地、干净和快速地处理,减轻后续生物处理负担的目的,本文以桂林市南溪山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压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利用Fenton和聚合硫酸铁(PFS)组合处理100mL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pH值为2.5、H2O2的投加量为12.0mL、H2O2与Fe2+的摩尔比(Fe2+的投加量)为10∶1、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30℃时,Fenton法处理达到较好的效果;PFS法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值为8、PFS的投加量为3.6mL、搅拌方式2(先250r/min反应2min、再60r/min反应8min)、反应温度为30℃;将经Fenton法最优处理后的垃圾压滤液调节至PFS法处理的最佳条件,再利用PFS法处理生活垃圾压滤液,得到浊度去除率为96.49%,COD的去除率为85.20%,氨氮去除率为45.36%,浊度、COD、氨氮分别降到8.4NTU、3 728.0mg/L、149.8mg/L。  相似文献   
52.
基于物元分析的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目前水生态承载力评价中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该文以喀斯特典型分布区贵州省为例,在阐述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物元分析法,对贵州省2007—2010年的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0年贵州省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等级都为"可承载",整体呈现出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但是"可承载"水平并不稳定,不完全符合No2的标准."可承载"水平不稳定.贵州省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的主要提升因子是地表产流率、输沙模数、森林覆盖率、水资源利用率等8个,而单位面积地表水资源量、生态用水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城镇化率等9个成为制约贵州省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等级提升的因子.贵州省的表层岩溶带"二元"水生态承载力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安全也关系到下游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环境建设.因此,应制定区域生态补偿措施,经济发达地区反哺经济落后地区,形成联动的共同保护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水生态承载力的机制.为促进贵州省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并为类似地区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3.
保税区建设是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和内部布局,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有助于保税区建设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本文以珠海保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实例,根据保税区的自身特点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思路和指标,并通过承载力计算对保税区规划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提出规划应考虑土地空间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策略。  相似文献   
54.
松花江(黑龙江省段)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进展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改进措施,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提出了改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程序,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内涵,从水资源量、水资源消耗量、水资源质量影响三方面出发选取了指标,构建了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三层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为评价与预测该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经过洗涤后,在5 d的时间里其内源呼吸耗氧量线性较好,可以采用处于内源呼吸阶段的活性污泥作为BOD5测定的载体,一方面能够确保测定初期快速启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测量范围,从而减小仪器的系统误差.活性污泥经过洗涤去除吸附的有机物后,将其制成浓度为200 mg/L左右的接种溶液用于低值BOD5测定,测量结果介于采用稀释法测定和差压计直接测定结果之间.当水中BOD5较低时,可以使用本方法进行测定,为测定低值BOD5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6.
为探究动力作用下尾砂液化破坏特性,基于某矿山尾矿库坝体分层尾砂,开展不同固结应力和层状结构条件下动三轴试验,分析层状尾砂动弹性模量、阻尼比及动剪应力比等动力参数与动孔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结应力对层状尾砂力学特性和动孔压变化趋势有较大影响,固结应力越大,动孔压增长越明显,初始增长斜率随固结应力增大而下降;尾粉土厚度...  相似文献   
57.
吸力式桶形基础多桶组合结构承载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采油平台结构中一般采用多桶组合基础型式,然而迄今对多桶组合结构尚缺乏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本文针对我国第一座吸力式桶形基础采油平台CB20B,基于单桶基础在复合加载模式下的承载力特性,建立了双桶、四桶组合基础的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探讨了对称多桶基础结构与单桶基础结构的承载力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不同桶间距的多桶组合结构地基破坏机制,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悬臂式排桩支护的基坑开挖对邻近地基条形基础下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性状。主要考虑了在基坑开挖深度、荷载与基坑的距离、荷载宽度、支护刚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减损性状。研究表明,基坑开挖深度H较浅时,对地基极限承载力P_u的影响较小,P_u随H的增大略有降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H对P_u值的影响显著增大,且P_u值显著降低;当L/H≤2时,荷载与基坑的距离L对地基极限承载力P_u的影响很大,地基极限承载力P_u随L的减小而显著减小,当L/H>3时,L的影响逐渐减小,且P_u逐渐趋近于无基坑开挖时的值;P_u随地基荷载作用宽度B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支护桩的位移越小,P_u值越接近无基坑开挖时的地基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59.
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昆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水资源系统所具有的复杂系统特征,在综合考虑水资源需求、水资源供给、污水再生利用、外地供水、缺水程度的影响等因素的情况下,利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了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SD模型,在现状延续型、经济发展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协调发展型5种方案下模拟2015~2030年昆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动态变化,寻求提高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结果表明:现状延续型用水模式出现十分严重的水资源匮乏问题,水资源承载能力很容易达到极限承载值,不能实现昆明市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型模式虽然提高了经济水平,但是加剧了生态环境污染和缺水问题,供需比低至0.25;采用资源节约型或环境友好型模式,虽然可以适当缓解生态环境污染及缺水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缺水现象依然严峻;而在建设资源节约型或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下,适当减缓城市发展规模增速,实施水资源集约利用、污水处理再生和加强外地供水的协调发展型方案可以实现昆明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5种方案中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60.
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运用特尔斐法、线性拟合预测、Kaya分解模型和多要素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测算未来各地市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建设适宜性的可承载国土开发强度,进而识别影响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限制性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资源环境要素对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张的约束作用呈现显著差异,水资源对国土开发的承载水平总体稍高于环境承载水平,而碳峰值承载水平为三者最低;(2)“不适宜”开发区主要分布在湖泊湿地和沿海滩涂地区,“适宜”开发区则以苏锡常环太湖一线、宁镇扬盐沿长江一线和滨海沿线为轴带集聚分布;(3)各地市未来可承载国土开发强度呈现地域性、时间性和结构性差异,苏南地区主要面临环境和碳排放的双重约束,苏中和苏北则受水、环境和碳排放的交替约束。国土开发强度承载水平预测可为制定区域差异化的用地规模调控与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