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篇 |
环保管理 | 2篇 |
综合类 | 33篇 |
基础理论 | 3篇 |
灾害及防治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2014年11月2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了康定Ms6.3地震。通过分析康定Ms6.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特征以及震害基本情况,对比了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各次级断裂的全新世活动性特征,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色拉哈-康定断裂,并初步判断该地震可能为一次强震的原地复发事件。同时,综合地表变形特征及震害特征等情况,认为此次康定地震没有出现具有构造意义的地表破裂,其造成的房屋震害与建筑物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2.
43.
以合肥台跨郯庐断裂短水准数据为基础,结合华东地区中强震及安徽地区小震释放能量分析了历史测量资料在地震期间的变化,研究了辅助资料对测量资料的影响,得出:(1)降水虽可能造成敏感地块的断层形变异常,但在区域应力作用断层到一定强度时断层形变异常仍具有一定的前兆意义.(2)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安徽地区小震(群)与合肥台断层形变存... 相似文献
44.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开展的野外调查、深部构造和运动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的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探讨.邦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具有东强西弱、北强南弱的特征;郯庐断裂带第四纪的逆冲活动主要受西太平洋弧后扩张的动力学因素控制;南华北与北华北地块深部构造特征和新构... 相似文献
45.
46.
江苏宿迁地震台近来短水准观测非正常情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前兆数据观测中,经常会遇到数据突然发生变化,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依据。宿迁地震台的短水准观测数据,在2005年6月底发生了大的突变,对于这次变化,本文从测量测线的布设、地质构造、干扰情况、数据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到这次变化并不是由地震孕育引起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7.
浅层物探在监测城市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约有160多个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迫切需要查明其成因,估计其发展趋势,并提出减小灾害的方法。本文以铜陵市长江路大面积出现的地裂缝及塌陷为例,对比使用了电法、磁法、地质钻探、人工地震等方法。认为人工地震方法在喀斯特地区可以用来确定此类地质灾害的范围、趋势和找出其成因。 相似文献
48.
汶川地震盆地效应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及资料搜集,统计分析了汶川地震中地貌以及局部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根据受灾城市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将城市分为盆地内部(成都)、盆地边缘(都江堰、绵竹、江油、什邡)、盆地外部(北川)3类,分别统计了震害情况,分析了震害原因。发现在这次地震中盆地效应尤其明显,盆地边缘震害比较严重;盆地中部震害较轻;山区的震害比平原的严重,尤其是在两个距离比较近的山体之间的地区,除了地震灾害之外,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也很严重。最后对建筑抗震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9.
通过系统的有限应变测量与差异应力估算,探讨了恭城—栗木断裂带的应变特征与变形环境,以其推动该断裂带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结果表明:①付林指数K的变化范围为0.32~1.67;应变主轴平均方位为276°∠21°,与断裂带的整体逆冲方向基本一致;断裂带的平均应变程度为2.26~3.00,属中等应变程度;断裂带的应变类型属压扁型应变与单剪型平面应变的一种复合叠加类型。②断裂带的差异应力值为40~80 MPa,变形深度小于10 km,属半脆性—半韧性的变形域。③断裂带的应变特征与变形环境及宏观构造样式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