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0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89篇
安全科学   350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88篇
综合类   1784篇
基础理论   243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461篇
灾害及防治   21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分析了阿坝地区的岩石、饮用水、农作物及其根系土中硒的不同存在形态的分布,并结合生物有效性深入研究了硒元素分布与大骨节病病因的联系和调控机理.阿坝地区的环境(岩石、土壤、水)中全硒浓度、农作物中硒的富集系数和水溶性硒占总硒的含量均远低于非病区;硒在氧化还原条件(Eh平均值143.27 mV)和酸碱度(pH 6.51—8.48)的控制下主要以亚硒酸态的稳定形式存在.元素铝、铁等的富集可能会促进硒的沉淀和络合,制约硒的生物有效利用率,进而导致人体硒摄入不足,最终激发人类微小病毒B19(HPV B19)的毒性,引发大骨节病.通过采取土壤增施硒肥、改善水质、改变膳食结构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中硒的水平及其生物有效性,以缓解大骨节病的病情及发病率.  相似文献   
932.
鄱阳湖流域洪峰流量和枯水流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鄱阳湖流域40多年来的实测流量数据,分析了该流域年最大流量、高于阈值的洪峰流量和枯水流量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鄱阳湖流域洪峰流量变化的区域差异较大:多数地区趋势变化不明显,修水上游和抚河上游有增大的趋势,饶河流域是趋势变化最明显的地区——年最大流量、高于阈值的洪峰流量的强度与频率都呈现增大的趋势,这与降水量变化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与洪峰流量变化趋势不同,40多年来,整个鄱阳湖流域枯水流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这种趋势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该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循环影响的反映,同时也为研究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933.
软土由于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型、低强度和低渗透性等特点,因此在软土地区进行地下工程的施工往往会触发一些工程性地质灾害.以往在进行地铁建设的危险性评估是往往是针对单独的灾害类型进行评估.但是,根据经验,这些灾害往往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呈链式发展,即一个重大灾害发生之后,会触发其他的次生灾害,并呈链式有序结构的传承效应,称为灾害链.城市中由于建筑密集、人口众多,灾害链一旦形成将导致地铁系统在短时间内遭受连续不断的打击,其影响远大于各灾害单独发生时的影响的简单叠加.  相似文献   
934.
跨世纪江苏沿江地区产业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江苏沿江地区包括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八市,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和城镇密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地区之一。通过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区位优势条件物社会经济基础的分析,拽出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开放格局下本地区产业结构重组与升级所面临的机遇,及地区矿产资源缺乏、自然条件相似、产业结构趋同等不足。提出该地区跨世纪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是在维持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935.
绿色发展效率是绿色发展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基于静态与动态视角分别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测度2007~2019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法预测其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为0.882较高水平,呈现从“较高水平较大差距”向“更高水平较小差距”转变的时序特征,但仍低于长三角城市群平均水平;Malmquist均值为1.278,绿色发展效率高增长且总体快于长三角城市群;(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逐渐形成以“雅安-资阳-重庆”与“成都-遂宁-广安”为平行双主轴绿色发展高效率区,“宜宾-泸州”与“绵阳-达州”为两翼绿色发展低效率区的分布格局;(3)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发展效率提升,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技术效率提升的贡献率>规模效率提升的贡献率,并据此将其分为综合促进发展型、专项引领发展型、单项阻碍发展型。  相似文献   
936.
利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标记分析湖内鲤、鲫群体遗传多样性,从40个随机引物中各筛选出8个引物适合鲤、鲫群体RAPD扩增.在鲤群体中,共检测出6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2条,多态位点比率为70.00%;而在鲫群体中,共检测出61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0条,多态位点比率为65.57%.用POPGENE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显示:湖内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e=0.230 1,H0=0.391 0)和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e=0.218 6,H0=0.375 8)都较高,都有较大的遗传变异.而在鲤、鲫群体内,雌性群体与雄性群体相比较,其各自的遗传多样性很接近.  相似文献   
937.
人口快速老龄化与养老文化变迁背景下,资源合理利用的养老政策有效供给是老龄工作实效性提升的基础。各地养老政策的供给量与供给内容并不相同,评价差异的合理性和判断各地养老施策的理想模式,需要结合地区实际财政支持水平与老年群体需求状况来综合衡量。基于此,本文通过Python文本挖掘技术采集了中国的养老政策文本,筛选了2010—2019年的规范性政策文件,利用TF-IDF赋权法分地区提取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聚类(HCM)分析了地方养老政策内容层次的完整性,应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探索了不同层次养老政策间的联动特征,并结合主要地区因素分析了地区差异的成因与合理性。研究发现:①各地养老政策内容层次相对完整,共同核心为养老资金和老年人生存型需求。②各地政策联动模式差异明显,发展型需求的政策设计与政策网络明显不同,养老施策的实效性需要系统性政策网络和政策充分落实双重保证。③各地养老脆弱性不可仅根据经济状况和老龄化程度做简单判断,既有政策实效性和老年群体弱势特征也需纳入考虑。④各地老龄工作当下核心问题与重点任务不同,部分地区仍具有后发优势。因此,整体来看,地方养老施策需避免简单数量累加,提升政策系统性和协调性,充分贯彻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理念,确保政策配套出台和有效落实。具体到不同地区,各地需科学制定梯度式战略规划,有效平衡财政约束与老年群体需求,合理调动多方资源,充分探索区域协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938.
鄱阳湖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多目标参数率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构建其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以鄱阳湖流域6个水文站点2000~2005年河道径流量及地下水基流指数为多目标函数来优化耦合模型,采用PEST进行WATLAC模型参数自动率定。结果表明:6个水文站点拟合的纳希效率系数变化范围为071~084,确定性系数介于070~088,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基于遥感反演的实际蒸散发结果进一步验证模型,模拟值和遥感反演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呈现较好一致性。基于地下水位及流场特征模拟效果的定性评价,表明地下水位模拟空间趋势性较好,水位与地面高程的空间变化一致,地下水主要以下游平原区和河道为主要排泄区,符合大尺度流域地下水流运动基本规律和评估结果。所提出的多目标率定方法及率定技术应用于大尺度鄱阳湖流域,也为其它水文模型在相似区域的连续模拟及参数率定方面提供借鉴。〖HJ1〗〖HJ〗  相似文献   
939.
渝鄂湘黔接壤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鄂湘黔接壤地区是位居我国腹心的重要待开发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就业转移问题;突出,1996年农村劳动力剩余量达800~1000万人,且呈增长趋势。到2010年,农村劳动力将达2200万人,剩余量约达1200~1400万人,就业压力很大。本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应实行就地转移和输出转移双管齐下,其转移的主要领域包括商品农业、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经营型生态环境建设及劳务输出等。研究结果说明,上述  相似文献   
940.
古鄱阳湖中生代盆地的研究表明,该盆地并不是简单的白垩纪盆地,而是历经多次构造旋回的复杂盆地。盆地多次成生、萎缩、上升,均是燕山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