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60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文章基于长江流域经济带沿线99个城市的PM2.5浓度监测数据,采用转移熵构建出了长江流域经济带大气污染空间交互影响网络,并从整体和局部2个角度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带污染物传导方向和传导强度。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大气污染的空间关联信息,文章使用大气污染空间交互影响网络改进了T-GCN图卷积神经网络,并构建了基于T-GCNTE的预测模型,对长江流域经济带99个城市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研究发现长江流域经济带各个城市的大气污染表现出很强的紧密性,整体网络的信息传递以地区间的信息传递为主。另外,T-GCNTE能够捕捉到大气污染的时空依赖性和影响方向,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文章从建立大气污染多方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产业合作、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对深入开展长江流域经济带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估算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和通江湖城市COD、氨氮、TN和TP污染排放负荷,梳理典型城市水环境质量、水生态、水资源和水安全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内56个城市COD、氨氮、TN、TP的排放量分别为193.78万、15.57万、31.01万和2.18万t/a,流域内大部分城市主要污染源为城市生活源,但工业源和城市面源不容忽视。近年来,流域内城市面源排放负荷占比升高,部分城市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存在水质型和资源型缺水、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非常规水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部分城市仍存在水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域内城市“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4):195-203
为调查重庆市长江流域鱼体中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 PAEs)的污染情况,该研究以该流域13个点位的野生鲫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鱼体内16种PAEs的残留水平和分布特征,并对人群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该流域野生鲫鱼体内共检出11种PAEs,检出率介于15%~100%之间,PAEs总含量(Σ16PAEs)范围为1 710~9 098 ng/g,平均值为4 415 ng/g。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甲氧乙酯(DME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合计约占PAEs总含量的85%以上。健康风险评估表明,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DIBP、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和DEHP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指数和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在10-7~10-2数量级,均远小于1,在可接受范围。DEHP对该流域城镇居民的致癌风险略高于农村居民,致癌风险指数分别为4.85×10~(-4)~1.19×10~(-3)和2.11×10~(-4)~5.19×10~(-4),与US 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致癌健康风险值(1×10~(-4))相比超标率为100%,因此鲫鱼中DEHP残留可能对人体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长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茜  黄玫  李仁强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8):1296-1305
研究基于气象观测和B2气候变化情景数据,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了1981—2000年和2010—2050年两个时段内植被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时间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研究表明1981—2000年流域内植被NPP的空间分布大致呈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递增的趋势。未来长江流域气温将整体增加,但各地增温幅度不同。流域降水量有增有减,主要增加区域位于长江源头和上游及中游的江北地区。未来在气温增加幅度较小而降水量增加的区域,如长江源头和上游的青海、西藏、川西及云南的部分地区的植被NPP将增加。在气温增幅较大而降水量减少或者降水量增加不多的区域如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广大地区植被NPP将减少。从植被类型来看,长江流域大部分森林、郁闭灌丛和农作物的NPP在B2气候变化情景下将减少,每年减少量分别在0~4.5 gC.m-2、0~2 gC.m-2和0~2.5 gC.m-2之间。高寒草甸、草地和稀疏灌丛的NPP将增加,每年增长量介于0~2 gC.m-2之间。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农业区非点源氮的平衡变化及其区域性差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建立长江流域农业区氮平衡变化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计算长江流域各县1990和2000年的氮平衡变化,然后汇总出全流域氮的输入、输出及剩余量. 计算结果显示,全流域农业区1990年氮的输入量为7.65×106 t/a,输出量为4.23×106 t/a,剩余量为3.42×106 t/a(其中进入水体2.05×106 t/a,残留在土壤中1.37×106 t/a);2000年全流域农业区氮的输入量为10.22×106 t/a,输出量为5.44×106 t/a,剩余量为4.78×106 t/a(其中进入水体2.65×106 t/a,残留在土壤中2.13×106 t/a);1990—2000年长江流域农业区氮输入量增加2.57×106 t/a,氮输出量增加1.21×106 t/a,剩余量增加1.36×106 t/a(其中进入水体氮变化量为0.60×106 t/a,残留在土壤中氮变化量为0.76×106 t/a). 重庆、上海、武汉、无锡、南昌、成都等地区氮进入水体的量变化较大,为今后长江流域农业区水体氮污染重点防治区.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展鄱阳湖水沙、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变化的研究,收集了鄱阳湖“五河”七口水文站1958-2021年的径流量和悬沙浓度数据、1965-2020年鄱阳湖湖口入江水道地形数据、2003-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73-2018年湖区围垦遥感解译等数据,采用统计、对比、双累计曲线及质量守恒法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五河”入湖沙量变化趋势、鄱阳湖入江水道地形变化以及鄱阳湖TN、TP滞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从20世纪90年代起“五河”入湖总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2)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于2000-2010年期间在深度10.0~12.0 m中滩河床发生了强烈下切和横向展宽,2010-2020年下切显著减缓,中滩河床还存在横向展宽的可能.(3)出入湖TN、TP通量与出入湖泥沙通量成正比.(4)鄱阳湖2003-2021年逐年TN、TP滞留率显著降低.研究显示:鄱阳湖“五河”流域各大中型梯级水库的建设使得鄱阳湖湖区多年来沙量显著降低,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及闸坝体系在2000年后水土流失韧性增强;但湖区采砂挖沙和航道整治等使得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显著下切;采砂挖沙活动导致鄱阳湖湖盆沉积物受到扰动,使得沉...  相似文献   
17.
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干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 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5。整个流域大部分位于湿润亚热带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工农业产值占全国的45%,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但流域内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下游地区的发展超过中游和上游,干流沿岸城市的发展超过丘陵山区。因此,从河流网系整体出发,均衡开发长江流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象极端事件,例如干旱与洪涝在未来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发生。旱涝事件作为气象灾害事件,在中国造成了长期、大面积的破坏与影响。为了将旱涝事件定位至日尺度时间段,使旱涝急转事件可以精确监测,本文采用日尺度的标准化加权平均降雨(standard weighted average precipitation,SWAP)作为旱涝急转研究指标,并采用游程理论提取指标,得到长江流域连续干旱与洪涝事件,判断其旱涝急转程度,分析其强度和发生频率的未来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4,(1):F0003-F0003
正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于1979年,隶属于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中心作为全国环境监测一级站,履行太湖流域国家环境监测网组长单位和淮河、长江流域国家环境监测网副组长单位职责。中心已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环境监测技术转化与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江苏省生态环境测试服务中心"和  相似文献   
20.
从流域尺度研究黔南州重安江水环境质量变化特征,分析流域水环境现状。结果表明:黔南州重安江流域水质在2018年前总体较差,干流除黑塘桥断面外均在2018年消除劣Ⅴ类水体,支流五里桥断面水质在2019年达到Ⅲ类,川恒公司排口下游断面水质在2020年达到Ⅲ类,流域水环境时空异质性显著,上游水质总体优于下游。从超标污染物来看,均为总磷超标,另外部分断面氟化物超标,2015年凤山桥边断面总磷浓度最高,达到17.3 mg/L。根据流域各污染源负荷分析可知,60.41%总磷污染来自畜禽养殖。根据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可知,农业面源污染是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针对流域水环境现状提出持续推进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加强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措施、加强重安江流域水环境联防联控等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