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37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基于地震灾害的区域性和破坏性特征,特大地震发生后单个城市面临的困难往往超过其自身的应对能力,需要从更广域的范围研究特大地震灾害防御的规划方法与措施。首先根据区域地震环境、地震影响相关性及行政区划等因素给出了区域性防灾组团的划设原则,其次按照“城市常态中心性”和“地震灾害风险”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城市抗震防灾中心性强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潜力模型和最大引力联结线等提出了区域抗震防灾空间结构体系构建的定量化方法,最后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区域防灾空间结构体系构建和防灾资源配置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2.
防灾公园是城市防灾避难场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强化防灾公园的防火功能,有效阻隔火灾蔓延、抵御外火入侵,宜在其周边栽植防火树林带。本文通过对防灾公园中防火树林带的规划设计与防火功能分析,提出了提高其防火功能的主要措施,即形成防火规模、选择防火性能好及辐射热遮蔽率高的树种和适宜的栽植模式并设置水雾喷洒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防火树林带的防火功能。  相似文献   
23.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唐山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基本国情,系统阐述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强调要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24.
民国时期川东北地区的干旱、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范围广,灾情较严重,危害大。除自然因素外,各种社会因素对灾荒的严重程度也有直接影响。在军阀混战、赋税繁重、政治腐败、土匪横行的大背景下,政府防灾、救灾水平较为低下,民间赈灾杯水车薪,灾后恢复难度大。整体上防灾、救灾水平较低,人祸不亚于天灾。  相似文献   
25.
我国高校在防灾减灾类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灾害学的学科地位较低、防灾减灾类学科及专业设置不灵活、学校管理制度及其相关条例的约束等。从我国学位管理制度谈起,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校专业设置与交叉学科发展情况,探讨我国防灾减灾领域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对防灾减灾人才培养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我国学位管理制度的改革,确保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二是对灾害科学的研究走向系统化、社会化,发展国内高等学校防灾减灾类专业本科教育;三是防灾减灾类专业课程设置从横向和纵向上都要体现综合和交叉的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26.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防灾科技学院主办,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正式创刊于1999年。《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防灾减灾为特色,报道国内外关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防灾减灾对策;提供政府防灾减灾相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和社会团体的防灾减灾学术交流平台;探索和揭示各种灾害发生演化的客观规律:促进防灾减灾相关学科的建设,为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防灾减灾科学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27.
<正>《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是由江苏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防灾减灾工程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主要刊载以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为主的各类灾害的学术研究论文和应用性科研成果,为从事防灾减灾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政府和企事业部门的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篇首页请附作者简介,含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务)、主要研究方向及Email,同时提供方便联系  相似文献   
28.
张英  王民 《防灾博览》2011,(6):38-41
学校是灾害教育实施的最佳场所,学生具有一定的防灾素养后可以向家庭与社会传播,进而提高全民的防灾素养。国内尚无对学校灾害教育实施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教师进行相关书面访谈,旨在了解教师对灾害教育的理解及实际情形,同时也可通过这一调查提高教师开展灾害教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29.
2008年I2月1日下午,应薄景山院长邀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车用太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做了题为“汶川地震及地震预测问题的反思”的学术报告。学院领导薄景山、刘春平、迟宝明出席了报告会,400多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副院长刘春平主持。  相似文献   
30.
《民防苑》2010,(2)
由上海市减灾办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民防办公室组织摄制的第一部市民防灾减灾教育片,是市民学习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与技能的音像教材。本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紧急呼救、防火灭火、安全用电、交通安全、传染病防治、食物中毒预防和处置、气象灾害防护、化学事故防护和战时防空袭的知识和技能。该片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形式活泼,通俗易懂。订阅价:每盘15元(邮寄费:本地每10盘10元,外地每10盘20元)《市民防灾减灾教育片》(DV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