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3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设计定型环境鉴定试验是地面雷达设计定型的主要依据,文中对地面雷达设计定型环境鉴定试验的实施全过程进行了总结,阐述了设计定型环境鉴定试验大纲对编制、试验过程的监督管理以及定型试验报告对编写等阶段的总结等工作内容,同时针对目前地面雷达设计定型环境鉴定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归零整改。  相似文献   
92.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第一部新一代多普勒气候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了实地监测,结合所在位置地势,高差等因素,评价了其辐射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为分析其搬迁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环境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基于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14个环境国控站点的O3历史资料与气象要素,研究O3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并结合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的垂直臭氧探测资料,分析近地层O3廓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嘉兴地区发生高浓度O3污染的关键气象要素为24~36℃的大气温度和36%~77%的相对湿度,24℃以上的大气温度与77%以下的相对湿度可作为启动预警O3污染的气象指标.差分吸收臭氧雷达监测结果显示,无论O3超标天与清洁天,在垂直方向上其浓度随高度先升后降,在600~800m范围出现峰值;O3污染时段,在中午到午后低空形成持续向下的O3输送带,这种低空O3与地表O3的叠加机制加重地表O3污染程度,导致地表O3超标与低空高浓度相伴出现;其廓线日变化规律表现出800m以下浓度在夜间和凌晨梯度不显著,日出后近地层O3随时间快速增加,中午和午后持续高值,傍晚随时间逐渐下降的特征.后向轨迹分析表明,10,500,1000m高度层的气流后向轨迹聚类有相似性,500m处沿闽浙海岸线的轨迹簇对应O3较10m处来自海上的轨迹簇高,这与500m处前体物输送堆积和紫外线辐射增强有关.污染过程近地层气流来向紧贴地面,但中高层有明显下沉气流使得O3前体物在500m附近堆积,是造成2个典型污染过程中垂直方向上O3高值出现在500m左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4.
基于车载微脉冲气溶胶激光雷达、多普勒风廓线激光雷达和扭转拉曼廓线激光雷达的中山大学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车,于2018年12月18日-22日在河北省望都县PM2.5重污染期间开展定点观测.结合地面PM2.5浓度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对本次污染过程的成因展开分析.本次重污染过程日均PM2.5浓度为163.2μg·m-3,PM2.5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白天PM2.5浓度降低,傍晚至次日早晨PM2.5浓度升高.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结果发现,污染期间,700 m高度以下存在明显的消光系数高值区;夜间存在明显的消光系数高值区分层现象,气溶胶消光系数高值区出现高度可达1700 m.本次PM2.5重污染过程受静稳边界层气象条件和高空气溶胶输送、沉降共同影响.在污染时段内,大气边界层低层小风持续,近地面和大气低层逆温和同温层频发,静稳边界层条件不利于PM2.5的输送和扩散;此外,夜间高空气溶胶伴随强西风带出现...  相似文献   
95.
正随着电子学的发展,防空导弹变得日益高效,可以防御各种不同的空中威胁,这渐渐让人们忽略掉一些较为老旧的防空导弹,但事实证明它们在过去非常有效。本文带您走近世界六大"老旧"地空导弹系统。德国在二战中首次使用地对空导弹,战后主要大国竞相研发这种导弹。已被确认的第一起地对空导弹击落战机事件发生在1959年。人们可以使用两种方式来衡量防空导弹的整体杀伤性:一是实际击落战机的数量;二是效力。本文使用了上述两种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96.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地质雷达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变得愈加广泛,同时也带来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就针对目前地质雷达在我国环境工程当中的主要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以备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97.
油气管道雷达预警测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油气管道安全生产的防护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输油气管道上安装SCADA流量监测系统,即利用流量差和负压波技术来判断油气管道的泄漏并定位;另一种是利用声波技术来监测油气管道的安全状况。我国的输油气管道普遍安装了SCADA流量监测系统,长期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反应迟滞,对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往往是油气泄漏发生了很长时间才能报警。国际上,主要是美国和法国使用声波技术,1km造价在1×104美元以上,因其造价昂贵和使用不方便,我国没有采用。油气管道雷达预警测漏技术,是针对我国输油气管道的实际情况,采…  相似文献   
98.
航海雷达可以克服夜间或者恶劣天气,全天时探测海上溢油目标,在海上溢油监测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大连"7.16"事件中监测到的雷达溢油图像为数据基础,基于航海雷达溢油监测原理,提出了采用卷积、Otsu和均值滤波算法,进行雷达图像降噪处理;利用图像整体均值运算,确定溢油监测的有效范围;采用阈值二值化与面积判别的方法,锁定油膜位置。相对专家解译和C-V水平集方法,本文所述的方法能够自动识别油膜信息,且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9.
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水面舰船电磁干扰控制技术和雷达波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介绍了近年来电磁超材料(Metamaterial)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可应用于水面舰船总体电磁环境控制方面的潜在应用进行挖掘与探索,最后对未来水面舰船的雷达波隐身性设计和电磁兼容性设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制一种比传统吸波材料雷达波衰减更强、合格频带更宽的新型吸波材料。方法设计超材料谐振单元图案及其组合排列方式,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介质基板上制作超材料吸波体,与传统吸波材料复合形成超材料复合吸波体。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介质基板、谐振单元图案及组合方式、导电炭黑含量对复合吸波体的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超材料复合吸波体能实现比传统吸波材料,在12~17 GHz峰值反射率最大降低-20 dB;在2~18 GHz反射率低于-20 dB的带宽拓展17.7%。结论新研制的超材料复合吸波体实现了峰值衰减更强与合格带宽拓宽的研究目的,对未来吸波材料的发展极具研究价值与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