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89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7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黑尾近红鲌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2001~2003年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黑尾近红鲌开展人工繁殖试验的结果。黑尾近红鲌亲鱼来源于四川泸州长江上游一级支流龙溪河。催产剂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 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与鲤鱼脑垂体(PG)。采用一次注射法,并用干法进行人工授精。共进行了23次人工催产,催产成功的占16次,有效的占3次,失败的占4次;共注射雌鱼70尾,其中46尾雌鱼排卵,平均催产率65.71%,受精率8.33%~100.0%,孵化率0.50%~94.71%,获得仔鱼29.3万尾。对亲鱼选择、催产方法、孵化与苗种培育等技术细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广西龙江鱼类镉含量分布特征及生物积累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突发镉污染事件能引起江河水体恶化,破坏水生态环境和威胁人类健康.本研究为证实突发镉污染事件引起生态环境风险,以不同类型鱼类以及鱼类不同组织器官为研究对象,分别前后6次对龙江进行采样调查,并对各鱼类根据水层和食性进行分类及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前3次调查鱼类肌肉镉含量显著高于后3次调查鱼类肌肉镉含量;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不同组织器官镉的含量大小均可排序为:肾肝肠鳃卵鳞≈肌肉,且3种类型肾的镉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任何组织器官(P0.05);鱼类同一组织器官镉的含量根据不同水层鱼类依次为:底层鱼类中下层鱼类中上层鱼类.不同食性鱼类肌肉中镉平均富集系数BAF从大到小依次为杂食性,肉食性和草食性,分别为8.32、6.33和5.15;不同生活水层鱼类肌肉中镉平均富集系数大小排序为:底层鱼类(8.18)中下层鱼类(7.70)中上层鱼类(4.99).  相似文献   
53.
54.
杨先碧 《环境》2003,(1):40-40
  相似文献   
55.
浮桥河水库总磷含量、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上、中、下游水体的总磷含量分别为 0 .0 72mg/L、0 .0 6 6mg/L和 0 .0 4 4mg/L ;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分别为9.2 8mg/L、6 .51mg/L和 3.37mg/L。夏季和秋季上游部分区域伴有大面积的“水华” ,优势种类主要为微囊藻。浮游植物水柱日生产量分别为 2 .80 gO2 /m2 .d、2 .78gO2 /m2 .d和 2 .36 gO2 /m2 .d ;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分别为 2 .52mg/L、1.2 5mg/L和 1.2 2mg/L。浮桥河水库有富营养化的趋势且上游已经富营养化。导致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外源营养物输入量的增加、大库鲢鳙放养比例失调、上游滤食性网箱放养结构的不合理和食鱼性鱼类的过度捕捞。建议在保持现有鳙放养量的前提下增大大库鲢的放养量和网箱内鲢鱼种的放养量、减少食鱼性鱼类的捕捞量、减少外源营养物的输入以控制水库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56.
57.
对甘肃省境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省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9种(含亚种),隶属7目11科,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12种,2级保护鸟类47种;重点保护鱼类1种;两栖类2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以古北界为主,占61.0%,东洋界鸟类仅分布于陇中黄土高原省和陇南山地省占11.9%.陇中黄土高原省、祁连山地省、陇南山地省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7 5%~61.0%,是甘肃境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集中分布区.祁连山、白龙江、洮河林区是甘肃省鸟类重点保护区域,祁连山、白水江、安西3个保护区保护了甘肃省境内保护鸟类的86.4%.国家重点保护鱼类仅有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lenok)1种,为古北界成分,国家2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中部黄土高原省的渭河南岸较大支流中.国家重点保护两栖类有2种,均为古北界成分,国家2级保护动物,分布于陇南山地省.  相似文献   
58.
59.
鱼类耳石元素指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耳石是沉积在真骨鱼类内耳中的一种矿物结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在鱼类的生活过程中,水环境中的化学元素经过代谢稳定地沉积在耳石上,由于生活水域化学环境的差异,鱼类耳石的元素组成或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使耳石上的元素指纹成为一种天然标志,记录了鱼类所经历的生态环境及其变化.耳石元素指纹研究主要包括同位素成分分析、锶钙比率研究(Sr/Ca)以及一些痕量元素分析等,这些可以用于鱼类种群识别、生活史研究、生活环境重建,以及高龄鱼的年龄鉴定,在鱼类生态学和渔业资源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参57  相似文献   
60.
杨富亿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8,14(4):161-162,165
根据1990-1994年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兴岭北部现有淡水鱼类计7目5亚目14科,14亚科47属68种,其中经济鱼类22种。与80年代初期相比,有8目2亚目10科2亚科29属33种鱼类未采集到标本,经济鱼类资源少了17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