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9篇 |
免费 | 122篇 |
国内免费 | 3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1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27篇 |
综合类 | 372篇 |
基础理论 | 26篇 |
污染及防治 | 10篇 |
评价与监测 | 3篇 |
社会与环境 | 15篇 |
灾害及防治 | 4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72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堆积体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分析——以黟县林川滑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川滑坡是较典型的因不合理采石而形成的堆积体碎石土滑坡,其形成明显受人为活动影响。在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滑坡的地质结构、形成机制和控制因素。运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天然和久雨状态下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A-A′剖面所在区域目前均处于稳定状态,C-C′剖面和D-D′剖面区域均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久雨饱和状态下,滑坡三个剖面区域均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分析三个剖面各条块的推力计算数据,认为该滑坡失稳时可能不是整体滑动,而是在坡体中部滑面倾角变化较大处开始拉裂,裂缝下部坡体滑动,上部坡体保持局部稳定。根据该滑坡的变形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4.
65.
66.
用固体力学化学理论研究岩土的力学化学行为——以成都龙泉紫色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固体力学化学理论 ,提出用化学动力学方法研究岩土破坏及滑坡形成的机理 ,并以成都龙泉紫色土为例研究了在力与水协同作用下易滑土层的力学化学行为。实验表明 ,土长期抗剪强度降低的幅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 ,土的溶解速度与易溶盐含量有关 ,且溶解曲线略呈“S”型。这初步证明了龙泉紫色土破坏的力学 化学效应及其可能存在的自催化趋势。通过实验了解了力与水协同作用导致土破坏的力学化学规律 ,并将定量求解滑面长期抗剪强度与反应机理研究结合起来 ,为定量评价地下水和应力对岩土破坏机理这一滑坡学关键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滑坡的现状调查和防治中的应用.提出了航天、航空遥感图像上滑坡现状、规模、易滑地点、稳定性评价等的直接和间接判读标志;并展望了遥感技术在滑坡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日本的灾害防治研究机构在滑坡的研究和防治过程中,根据不同需要,研制了大量微机控制的全自动化观测仪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观测系统,大致可分为两个系列。 (1)处于活动期的危险斜坡(即新生滑坡或老滑坡复活)的长期监测系列①伸缩仪—观测裂缝;②地面倾斜仪—观测微小变动,③地下倾斜仪—调查、观测滑面;④多层位移仪—调查、观测滑面;⑤地下水位仪—观测地下水位变化;⑥孔隙水压仪—观测孔隙水压变化;⑦自然电位仪—观测自然电位变化;⑧雨量计—调查降雨量;⑨温度计—观测地温变化;⑩现场录像系统—用于极危险滑坡。以从不同角度观测滑坡变化,滑前特征及取得滑动的全过程资料。 相似文献
69.
70.
为了研究不同级配的高位滑坡碎屑流经多级偏转后冲击不同拦挡结构的运动特性以及致灾效应,结合自然地形构建固定坡度和偏转角度均为45°的离散元模型,并利用DEM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拦挡工况和不同级配对碎屑流颗粒运动过程中能量耗散、最终堆积形态,以及碎屑流冲击挡板的作用高度的影响,进而建立相关冲击力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上下均设置挡板的工况能有效减缓碎屑流颗粒的平均动能和势能,且能有效降低颗粒流翻越挡板的数量,并降低颗粒流的最大运动距离从而减小致灾范围;随着颗粒组级配的增大,势能时程曲线分散点出现的时间越晚,颗粒流最终堆积面积中细颗粒组最大,粗颗粒组最小。(2)当滑槽底部反作用力位置取2/3静止堆积体长度时,计算所得碎屑流最大冲击作用高度与模拟试验结果相接近,力学模型计算的冲击作用高度在0.017~0.138 m。在实际工程中,可按研究相似比对此范围进行加强抗冲击防护。(3)由于侧板的切向力和“颗粒分选效应”,大颗粒会主要冲击挡板的中上部,小颗粒主要冲击挡板的下部,并受偏转角影响集中在一侧,因此工程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避免在沟道偏转方向的反向建设工程。研究结果可为高位滑坡碎屑流灾害的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