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运用三维T Kohonen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分析预测黄土高原生态经济破坏程度,预测成功率100%。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生态经济破坏程度预测的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2.
淤地坝坝地淤积与侵蚀性降雨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淤地坝措施作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淤积过程与水毁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全面调查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淤地坝,挖取剖面进行测量和分层取样,利用库容曲线和实测每个淤积层的淤积厚度求得每层淤积泥沙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系统地研究了侵蚀性降雨的4个指标(降雨侵蚀力R、降雨量P、最大30 min降雨强度,I30、平均降雨强度 I)与坝地泥沙淤积量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力 R和坝地泥沙淤积量的发展趋势最为密切,呈幂函数关系;降雨量 P对淤积量的影响仅次于降雨侵蚀力,其关系呈指数型;最大30 min降雨强度,I30和平均降雨强度I对坝地泥沙淤积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3.
在更新世,黄土高原经历了若干堆积-侵蚀旋回。其中黄土堆积主要发生在冷干期,而强烈土壤侵蚀发生的环境条件至今尚无统一认识,其确定对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的演化过程和更新世侵蚀期的求得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黄土高原侵蚀模数分布图与新构造运动分区图,得出侵蚀模数高值区与构造抬升强烈区并不吻合,推断黄土高原侵蚀期发生的主要原因不是构造抬升。在野外考察中,寻找了多个侵蚀面,并与邻近较为完整的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比照,发现侵蚀面主要存在于黄土层上部,其上覆的古土壤层一般保存完整,说明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黄土层,即气候由冷干向暖湿的过渡时期。这一结论为求取黄土高原第四纪侵蚀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利用2013年8月,以Y-12飞机为空中观测平台,搭载PCASP、SMPS、AMS、CCN200、TSI-3563型积分浊度仪和美国MAAP-5012型多角度吸收光度计等多种气溶胶观测仪器,首次对黄土高原大气气溶胶特性开展联合观测的资料,对大气气溶胶粒度,散射和颗粒吸收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区域气溶胶的空间分布及理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特殊地形区域气溶胶的微物理特性较稳定,但随探测时气象条件的变化,散射系数仍然出现波动;区域气溶胶中以细粒子为主;三个波长散射系数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可以认为探测过程中气溶胶的微物理特性基本不变,而仅仅是浓度在改变;散射系数的变化趋势与体积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高值区与大气高湿区的正相关性比较明显;四次探测过程中小尺度粒径的气溶胶粒子为优势粒子;后向轨迹分析可知研究区域大部分气溶胶粒子都来源于高空,由蒙古、内蒙、甘肃、陕西等地远距离输送而来.  相似文献   
65.
降雨径流调控利用与流域保水减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绝对/相对保水减沙比指标来反映降雨径流的调控利用效果,绝对保水减沙比指标反映流域经过调控后所保有的降水资源量与侵蚀产沙量的比值;相对保水减沙比指标反映流域经过调控后拦截单位泥沙所减少的地表径流量。选取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7个主要支流,以1960-2009年为研究时段,对其保水减沙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60-1999年间各流域内绝对/相对保水减沙比指标波动变化幅度较大,但在2000-2009年间,各个支流绝对/相对保水减沙比指标分别急剧增加和下降,表明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成效显著。保水减沙比指标不仅可作为评价流域降雨径流调控利用效果的有效指标,而且还可作为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效果评价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66.
黄土高原东部大气降尘量的空间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晋昌  康晓云  高婧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0):1729-1735
2012年,黄土高原东部未发生明显沙尘事件,降尘主要表现为常态化的非尘暴降尘.对2012年该区18个站点降尘量监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降尘量为89.27t/(km2×a),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占全年的53.69%、22.45%、8.44%和15.42%;降尘量季节变化主要受风速影响,但高的降水量和NDVI指数也可以减少降尘量;在现代气候背景下,研究区各季节非尘暴降尘均主要为地方性粉尘,春、冬季降尘中远源粉尘含量相对较高,总体来说,黄土高原东部已很少接收西北干旱区的远源粉尘;与地质时期风尘通量相比,黄土高原现代降尘量表明现代气候可能处于间冰期较为暖湿的时期,并且倒数第2次冰期和末次冰期的整体气候环境可能类似于黄土高原西部现代3、4月份的气候,而倒数第2次间冰期和末次间冰期则类似于黄土高原东部现代5、6月份的气候.  相似文献   
67.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渡带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生态系统过渡带作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敏感区域,其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分析逐渐成为土地利用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GIS的时空分析方法,在对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判别标准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系统过渡带的时空分析模型。在建立土地覆盖正向和逆向转换规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覆盖正向和逆向转换指数模型。并以黄土高原为案例区,在定量识别生态系统过渡带类型及其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定量评价了各种生态系统过渡带类型土地覆盖的转换情况。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共有14种生态系统过渡带类型,其总面积占整个黄土高原的25.21%。在1985-2005年期间,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渡带内的耕地面积平均每10 a减少0.93%,而湿地和水体、林地、草地的面积则平均每10 a分别增加3.47%、0.24%、0.06%。整个过渡带区域土地覆盖的转换率从28.53%降低到21.91%,且其正向转换和逆向转换面积总体上均呈减少的趋势。另外,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渡带区域和非过渡带区域的土地覆盖转换率对比分析显示,过渡带区域土地覆盖的转换率高于非过渡带区域。  相似文献   
68.
69.
渭河和泾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鑫  向伟  司炳成 《环境科学》2021,42(6):2817-2825
渭河和泾河流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支流,了解这两个流域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Piper图、Gibbs模型、Na端元图和离子相关关系等方法,解释了两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特征与差异.并利用WQI法、Wilcox图、USSL图和Doneen图等方法,评估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饮用和灌溉适宜性.结果表明,渭河和泾河流域浅层地下水均以淡水为主,呈弱碱性;除Na+外,渭河流域地下水离子浓度整体上均大于泾河流域;两流域优势阴阳离子均为HCO3-和Na+;渭河流域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为主,占50%,而泾河流域以HCO3-Ca-Mg和HCO3-Na-K为主,各占32.5%.渭河和泾河流域水化学组成均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其中又以硅酸盐岩石风化为主;其次,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组成受到工矿活动的影响,且农业活动中化肥的施用也是其重要的控制因素;此外,渭河流域的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受到了明显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的影响,而泾河流域有些地区却并不明显.对于饮用水水质评价而言,两流域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且泾河流域地下水整体上优于渭河流域;根据SSP、SAR和PI指标对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水质评价表明,研究区部分地区地下水不能直接进行灌溉,否则会造成盐害进而引起抑制植物生长,南部的水质优于北部;此外,3种灌溉水质评判方法均表明泾河流域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水质整体上优于渭河流域.本研究能对渭河和泾河流域地下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开发治理提供依据,并为黄土高原主要流域和其他类似地区水质管理及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0.
徐旺生 《绿叶》2012,(6):49-55
环境意识兴起于近现代,环境问题却始于人类生产活动出现之初。古代中国,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文明中心由黄土高原先转至华北平原再转至南方湿地,从而缓解了环境所带来的发展瓶颈。到了现代,我们已然不再具有古人所具有的迁徙空间,但环境问题却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反思古代中国的迁都历程,关注环境压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