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 community-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six drought-affected areas of India in 2003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drought on the vitamin A status of 3,657 rural pre-school children. The prevalence of Bitot's spots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p < 0.01) higher (1.8 per cent) during drought (odds ratio (OR) = 2.0; 95 per 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1.6 -2.7). The dietary intake of vitamin A was lower during drought and in 81 per cent of households it was less than 50 per cent of the recommended rate. Severe drought has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vitamin A status of rural pre-school children,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illiterate mothers and belonging to an older age group (p < 0.01). Communities need to be sensitised, therefore, to vitamin A deficiency through health and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there needs to be wider coverage of vitamin A supplementation, particularly among children in drought-affected and drought-prone areas.  相似文献   
22.
近35年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脉络、热点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用CITESPACE、ORIGN、Data-Driven Documents等软件计量统计核心期刊及核心学者的基础上,系统回顾近35年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梳理研究热点,提出研究展望。结果显示:(1)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遵循“单要素”—“多要素”—“动态集成”评价的轨迹,应用研究沿回答“人口容量”—“区域发展单方面问题”—“区域发展多方面问题”的方向演进;(2)以“科学评价—机理揭示—实际应用”逻辑梳理研究热点,学者们主要运用指标体系法、综合评价法、足迹类等方法测算承载力,并以测算结果为支撑,通过总结承载力时空分布规律、判别影响因子、揭示作用机制,发挥承载力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国土空间及监测预警与模拟预测等应用方面的支撑作用;(3)基于以上,提出未来应在学科交叉性、评价指标特异性与先进性、机理揭示深入性、承载力评价动态性等四个研究方向进行优化与深入。  相似文献   
23.
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布局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靳诚  黄震方  徐菁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7):1196-1208
论文从影响因素出发,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构建旅游景区布局适宜性评价体系,从城镇依托度、交通优势度、社会支撑度和现有景区影响度四个方面来综合评价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布局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依托度呈现出以市级城市为中心的圈层分布结构;交通优势度呈现出以机场为中心的圈层分布结构;社会支撑分值总体上呈现出以太湖为核心的圈层结构;现有景区影响度数值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并零星分布在长江南岸,总体上呈现内低外高的格局。高适宜性区域主要分布在两大片区,一个是长江两岸地区,另一个是杭州湾两岸地区。低适宜性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边缘地区,特别是西南和南部边缘地区,以及舟山群岛地区。  相似文献   
24.
利用静态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藻源性黑水团发生过程中沉积物表层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Fe-S-P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加入藻细胞后很快形成厌氧、还原环境,使得沉积物中Fe-S-P发生强烈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实验第1d,表层上覆水中的Fe2+、SO42-、S2-含量高达4.993,242.0,387.57mg/L,为对照样柱中的1.8倍、2.2倍和18.8倍;在沉积物4cm处其浓度分别为8.5,40.0,65.3mg/L.随后,沉积物表层上覆水中Fe2+、S2-含量表现出一个先快速增加、随后降低的趋势,其浓度分别在实验的第3,2d达到最大值为11.1,634.6mg/L. 沉积物中PO43--P浓度受Fe-P解析等具有滞后性,从实验的第2d后开始直至实验结束时表现为其含量持续增加,到实验结束时其浓度为39.450mg/L,为对照样柱中的242倍.上覆水和间隙水中Fe-S-P含量的变化,反映了藻华聚集形成的厌氧环境中发生了剧烈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从而使得沉积物中形成的Fe2+、S2- 和 PO43--P不断向上覆水体中扩散,对形成黑水团的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造成阻碍和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5.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法治建设的重要成就。新《环境保护法》与原《环境保护法》相比具有诸多亮点,如体现和贯彻了"保护优先"的理念,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规定了按日处罚制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新《环境保护法》仍属管理法而非权利法、没有触及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缺乏合理协调、立法技术不够完善等。今后《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应注重从管理法向权利法转变、强化地方监管和建立区域性监管、协调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6.
黄山风景景观的地貌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山风景景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着重探讨了地貌条件在黄山风景景观形成中的特殊作用,以便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山,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7.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湖泊水体的水质恶化,文章分析了城市污水的大量注入和湖泊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是主因;提出了加快东湖截污与城市污水治理的工程建设、从单纯的点源治理转向综合治理、重新开启通江调节闸门恢复通江湖泊功能、实施环湖绿色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28.
INTRODUC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fluence of poor pavement skid resistance values on accident frequency in wet pavement conditions has been the object of many studies over several years. The various investigations have produced very diverse findings. Only seldom, however, has detailed consideration been given to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whether pavement skid resistance is a decisive parameter in the occurrence of local accident "black spots." Until now, the focus has been more on describ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avement skid resistance and accident frequency. METHOD AND RESULTS: In the course of the network-wide survey of the states of pavements and of accident occurrence on Switzerland's freeways from 1999 to 2003, it emerged that a relationship with inadequate pavement skid resistance was provable for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accident black spots. These findings were used to frame a guideline for authorities and highway operators about how to treat skid resistance when assessing pavements and accident occurrence on freeways.  相似文献   
29.
新疆喀纳斯景区道路沿线表土环境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验证环境磁学方法监测旅游景区道路沿线土壤污染的可行性,分别采集新疆喀纳斯旅游景区道路沿线区(距离道路 < 0.5 m)、远离道路区(距离道路>30 m)以及远离旅游活动区(作为对照区)的表土样品,利用磁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方法对其磁学性质、空间分布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道路沿线区表土样品χLF(低频磁化率)、SIRM(饱和等温剩磁)平均值分别为194.24×10-8 m3/kg和2 288.62×10-5 Am2/kg,显著高于远离道路区和对照区.②道路沿线表土样品SOFT(软剩磁)、HIRM(硬剩磁)及S-ratio(300 mT反向磁场测试的等温剩磁与SIRM比值的相反数)平均值分别是对照区的4.35、3.66、0.99倍,S-ratio平均值接近于1,SIRM/χLF平均值小于20 kA/m,χFD(百分频率磁化率)平均值为2.04%,IRM(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呈先快后慢的上升趋势.③道路沿线区表土样品的χLF、IRM20 mT(20 mT正向磁场测试的等温剩磁)、SIRM相互之间以及三者与SOFT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χLF与χFD、SIRM/χLF均呈显著负相关,χFD与SIRM/χLF呈显著正相关,S-ratio与SOFT呈显著正相关、与HIRM呈显著负相关.④道路沿线区和远离道路区表土样品的磁性矿物均存在光滑完整的球粒状、不规则或片状颗粒,其元素组成主要是C、O、Si、Al、Fe等,并含有微量的Ni、Cr、Mn等重金属元素.研究显示,新疆喀纳斯旅游景区道路沿线表土样品磁性矿物含量较高,载磁矿物以多畴、假单畴粗颗粒的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导,χLF、SIRM、SOFT的空间变化趋势类似,均在通往湖口的道路处出现高值区,并且磁性颗粒较粗,形成潜在土壤污染区.道路沿线区表土样品磁性增强可能与旅游交通活动产生的磁性颗粒外源输入有关.因此,环境磁学方法具有大范围监测景区土壤环境、判别污染物来源和圈定旅游交通土壤污染范围的能力.   相似文献   
30.
论文以江苏省为例,构建旅游景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指数,在研究景区格局演变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分析响应的空间差异,并探讨了景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响应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景区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内部差异巨大;高响应区域单元数量明显增加,且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地区;响应格局在全方向上的均质性较好,但在各个方向上的差异切换较快。根据响应指数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将所有单元划分为6 种类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为表征层面的影响因素和内在层面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个因素的作用机制,据此提出不同类型单元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