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32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01.
中庭火灾烟气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庭火灾特点 提出了考虑辐射换热损失和壁面传热损失、不考虑燃烧过程、视火焰为体积热源,浮升力作用下火灾烟气湍流流动的场模型,并将辐射换热损失计人壁面传热损失,简化辐射换热模型计算,运用该场模型对中庭模型实验装置火灾烟气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通用软件PHOENICS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中庭模型实验装置火灾试验结果吻合;以热源模拟火焰的方法对分析中庭火灾烟流发展规律可行。  相似文献   
102.
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是矿山开采沉陷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其目的是研究合适的采矿方法和相关技术 ,尽可能地减少岩层和地表移动 ,保护地表建筑物的安全。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从部分开采方法、充填开采方法、覆岩离层注浆和协调开采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目前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展望了我国岩层与地表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3.
Fenoll J  Ruiz E  Flores P  Hellín P  Navarro S 《Chemosphere》2011,85(8):1375-1382
Laboratory and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leaching potential of eight pesticides commonly used during pepper cultivation by use of disturbed soil columns and field lysimeters, respectively. Two soils with different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oils A and B) were used. Additionally, soil B was amended with compost (sheep manure). The tested compounds were cypermethrin, chlorpyrifos-methyl, bifenthrin, chlorpyrifos, cyfluthrin, endosulfan, malathion and tolclofos-methyl. In soil B (lower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nly endosulfan sulphate, malathion and tolclofos-methyl were found in leachates. For the soil A (higher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amended soil B, pesticide residues were not found in the leachate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use of common agronomic practices (solarization and biosolarization) to enhance degradation of these pesticides from polluted soil 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solarization and biosolarization enhanced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endosulfan, bifenthrin and tolclofos-methy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Most of the studied pesticides showed similar behavior under solarization and biosolarization conditions. However, chlorpyrifos was degraded to a greater extent in the solarization than in biosolarization treatment. The results obtained point to the interest in the use of organic amendment in reducing th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by pesticide drainage and in the use of solarization and biosolarization in reducing the persistence of pesticides in soil.  相似文献   
104.
张业成 《灾害学》1991,6(4):18-23,42
本文根据对大量实际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认为:中国区域海面里缓慢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不同地区升降趋向和幅度差异巨大;控制海面变化的因素具有多元化特点;在今后数十年内,气候和海平面的自然变化不剧烈,温室效应所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幅度不超过1~2mm/a。  相似文献   
105.
ABSTRACT: A first-order autoregressive model had been modified with the trend and cyclical movements to generate the streamflow sequences. Three main portions were involved in this modified model, i.e., six-year cycle with trend changing; six-year cycle without trend changing; and both annual and six-year cycles with trend changing. The synthetic sequences of monthly streamflow sequenc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btained from the Kissimmee River basin by using the Chi-Square test for goodness-of-fi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newly proposed model has a better solution than the original model because the trend and cyclical movements involved in generating sequences are much closer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相似文献   
106.
大量第四纪钻孔揭示了长江三角洲南北平原在基底构造和地层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第四纪的三角洲北部是一个巨大的沉积盆地。新第三系沉积地层可达一千多米 ,而此时南部却是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火成岩、碳酸岩和沉积岩组成的台地 ,第三系沉积地层几乎缺失。然而 ,第四系地层厚度在长江三角洲南北两地的分布已经持平 ,且地层最厚处已转移到长江口崇明岛一带 ,全新统地层更有继承此演化特征。这表明了本区沉降中心从北部逐渐向南转移的趋势 ,反映了南部基底构造在第四纪以来有明显下沉的迹象 ,是长江主河道南迁的主要地质引力。由于大量全新世沉积堆积在崇明岛前缘的沉降中心 ,重力压实作用导致该中心前部出现“泥火山” ,周围地层变形明显。本研究提出在长江河口区进行大型桥遂工程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上述由基底改造沉降和重力沉降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7.
聚合絮凝剂电解制备过程的极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沙壤土柱实验,用TDR结合土壤抽提液的溶质分析,研究了在非饱和灌溉条件下的硝化和NO^-3的迁移,测得的土壤体电导率与土壤抽提液的电导率之比和土壤含水量成线性关系,籍此用TDR可以确定非饱和灌溉条件下土壤中溶质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8.
下扬子区中上元古界,可以分为四个构造层次.中元古界早期构造层,为一套巨厚的地槽型火山碎屑岩及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形成于1900-1400Ma;中元古界晚期构造层,为滨海——浅海——半深海砂泥质复理石建造.形成于1400-1000Ma;晚元古界早期构造层,为山前凹地或山间盆地磨拉石堆积,形成于1000-800Ma;晚元古界晚期(震旦系)构造层,则为砂泥质、硅质、碳酸盐岩夹冰碛砾岩建造,形成于800-600Ma.这些构造层之间不同形式的接触关系都代表着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九岭群和修水间的修水运动,形成扬子准地台的雏型;上溪群和历口群邓家组间的祁门运动是形成扬子准地台的主褶皱幕;历口群铺岭组和震且系间的休宁运动,只使地壳抬升.这些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也是推动地质历史演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采空区导致上覆复杂岩层运移致使公路路基沉降问题,以颗粒流理论为基础,通过下落法构建模型。根据煤层位置,假设了7种采空区长度进行模拟。模拟的结果为岩层应力、应变在不同情况下的最终状态,同时提出了影响区和松散堆积区的概念。结果表明,由于岩层构造复杂,在不同情况下主要影响区和松散堆积区的发展变化是不同的,特别是岩层4的作用较为特殊。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采空区只限于假设1和假设2的采空区范围内,路基沉降才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0.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非法越境转移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与之相伴而生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与旧电器电子产品的鉴别问题也成为国际环境公约的热点议题.在此背景下,针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越境转移的管理制度和鉴别标准,对相关国际公约以及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典型出口方与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等典型进口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于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越境转移的政策存在对立性,尽管《巴塞尔公约》在努力减少这种对立性,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环境利益,但电子废物非法越境转移的风险仍然存在.结合中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进口管理现状,提出了完善中国现有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