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68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9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51.
Simpson DM 《Disasters》2002,26(1):55-69
The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bay area is subject to continuous seismic risk. One particular response has bee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based training programmes designed to teach residents basic emergency response skills. Citizens are taught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ques, search and rescue, fire suppression and other fundamental response skills. Current estimates in the Bay Area place the number of programmes at more than 100. Many programmes now include an annual community drill to reinforce the training and to evaluate the programme. The study described here is based on an evaluation of an effort initiated by BayNET (Bay Area Neighborhood Emergency Training), a voluntary association of communities with community-based disaster preparedness programmes. In April 1996, BayNET asked all of its members to hold a community earthquake drill. After the drill, a mail survey was conducted of all programme managers. The survey examined the structure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programmes, training efforts and other related compon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ypology of drill formats that communities used, the role of the simulation in the city's preparedness efforts, the qualitative costs and benefits, as well as an assessment of the drill based on survey respondents.  相似文献   
252.
地铁工程建设施工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不仅损失巨大,而且受害面广。而目前,我国对于地铁施工突发性事故的应急救援制度和救援预案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针对该现状,笔者论述地铁施工建立应急救援的必要性;通过对地铁工程建设施工的固有危险性以及以往事故的统计分析,确立坍塌是地铁工程施工中的重大突发事故;运用实效模式与影响方法,研讨TBM盾构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可能危险及后果;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强调注水、堵漏、注浆是防止事故扩大的关键,事故后迅速恢复被破坏的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是预案实施的有力保障。坍塌事故应急预案对解决地铁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重大突发坍塌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3.
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城市灾害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磊 《灾害学》1997,12(2):11-15
城市灾害学是一门随着工业化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一门新学科。本文在分析城市灾害学的研究基础及进展的同时,探讨了城市灾害学的理论框架及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254.
保险,减灾与发展之关联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刚  叶素丹 《灾害学》1997,12(3):6-11
通过对保险公司经营方式的分析,阐述了近年来自然灾害大幅度止升对保险业稳定发展的影响以及保险公司在减灾防灾中拥有的信息,人员,管理以及工作方式等方面的优势,并对保险公司与社各界的合作领域及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55.
陕西省林火灾害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荷秀  岳宇红 《灾害学》1997,12(4):34-38
应用陕西省5大林区9a火灾个例及相关资料,分析得出陕西省林火的时空分布规律,火源特点,林火造成的灾害,林火发生发展的影响因子,并提出了相应的森林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256.
灰色系统理论在岩崩,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利用1990~1993年的GPS观测结果,建立了岩崩、滑坡的预测模型GM(1.1)。同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从而求得新滩滑坡区的地壳形变规律。由于该区地处长江三峡工程的重要地段,因此进行长期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57.
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雨涝灾害时空特征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插补完整的近500年旱涝等级序列和近40年实测降水资料,分别制定了历史时期和观测时期雨涝分级标准。建立了五省一市18个站的雨涝序列。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雨涝分布时空特征,并对典型雨涝年的成因及灾情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最后作出90年代雨涝趋势预测,为沿海的减灾、防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8.
长江口未来环境演变的若干影响因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峡水库建成、南水北调逐步实施和沿江抽水加剧将使下一世纪长江入海水沙特征发生重大变化;长江口相对海面在未来100年中将上升1m左右;全球气温上升将使本区夏季降水增多、台风频率增大。下世纪在这些因素影响下:(1)长江口海岸工程需增加投入约相当于现有工程量的1/2,方能维持现有的安全系数;(2)潮滩湿地将动态损失相当于现有面积的50%以上;(3)冲刷岸段将增多,淤涨岸段将减少;(4)洪涝威胁将明显加重,需将抽排水能力提高4~5倍;(5)因海面上升引起的特枯季节灾害性海(咸)水入侵则可望通过三峡水库的调节功能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259.
在紧急地震救灾期往往来不及优选通往现场的最短路径,由于地震破坏城市的交通系统,改变其可通行性,震前又不能按照静态的最短路算法进行设计。因此,本文在进行路径可通行性破坏概率预测与控制的基础上,给出了为重点救灾目标设计最佳安全度最短路径的图与网络算法  相似文献   
260.
立足于目前农业生产上化学农药使用的现状,从“人—化学农药—作物病虫害”系统阐述了化学农药滥用所造成的危害和灾难,并剖析了发生灾难的主要原因.用事实说明了化学农药的利弊;指出使用者的素质是能否科学用药的关键.最后,提出了克服灾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