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332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131篇
灾害及防治   1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61.
论述了山东省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受危原因,讨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2.
河南省1950~1990年水旱灾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蒋金才  季新菊 《灾害学》1996,11(4):69-73
根据河南省各县1950~1990年水、旱灾史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揭示了本省各流域水、旱灾害农业损失程度,论述了水、旱灾的成灾原因、特点和规律。并对水、旱灾的灾度作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363.
广东省跨市河流边界水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温丽容  刘乙敏  刘国光  崔光琦 《生态环境》2004,13(2):177-179,190
对1994--2001年问广东省25个边界水质控制断面的氨氮、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钾指数等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省跨市河流边界水质状况总体上趋于好转,但部分断面有恶化趋势。2001年污染较为严重的边界断面主要有西湖村、企坪、上垟、石碧、青洋大桥及雁田等6个。氨氮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64.
基于GIS的广西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灾害学理论为基础,GIS、RS为技术支持,利用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TM遥感影像数据,建立广西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洪涝灾害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运用自然断点法将广西洪涝孕灾环境敏感性划分为低敏感区、次低敏感区、中敏感区、次高敏感区、高敏感区等5个区域;用广西历史洪涝灾害频率分布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敏感区划结果与洪涝灾害频率区划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65.
广东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山地丘陵在广东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根据长达5年的南方山区土壤资源考察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广东山地丘陵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颗粒组成、代换性能、矿质营养元素和土壤水分等的特点。建议根据山地土壤资源的优势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良性人工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因土种植,合理施肥和实行人工灌溉等土壤水分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366.
"藏粮于地"是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分析湖北省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LMDI方法对影响粮食产量的耕地利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湖北粮食生产正处于稳定增长时期,但其周期性波动特征并未改变,粮食产量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湖北省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中间高,两边低的区位特征;单产提高与复种指数上升是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种植业结构调整与耕地资源减少导致了粮食减产;由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差异,不同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程度与方向、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都不相同。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调整耕地利用方式,合理安排耕作制度,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队伍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67.
湖北的气候生产力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于对湖北省主要农作物气候生产力的估算,分析了目前气候生产力利用的现状,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在目前大田生产的条件下,湖北粮食气候生产力利用率相对较低,即使是利用率稍高的中稻,其历史最高产量也仅为气候生产力的一半,气候生产潜力较大。因此,如何加强农业气候生产力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气候资源的作用,将是实现湖北农业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68.
研究建设用地空间错配特征及内在机制,对纠正土地资源错配、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基于资源错配理论对土地资源错配理论开展梳理,提出建设用地错配机制假说,运用边际分析法和计量方法构建建设用地空间错配测度模型及机制检验模型,并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1996—2017年湖北省建设用地过度错配与短缺错配并存,空间错配程度总体上有所改善,但局部地区错配程度加剧。②土地负外部性扩散、非均衡发展、非市场化供应、土地财政依赖等加剧了建设用地空间错配,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政府腐败、发展多元所有制等有利于降低建设用地空间错配程度。③1996—2017年湖北省建设用地空间错配效率损失由6.92%下降到3.84%,年均减少2.03%,效率损失得到缓解。④从损失值看,湖北省建设用地空间错配效率损失严重,1996—2017年累计经济损失达3.90×10^4亿元。主要结论:建设用地空间错配测度模型兼顾了土地配置的效率与公平,可以作为建设用地空间错配程度衡量的有效方法;建设用地空间错配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纠正建设用地空间错配,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土地市场配置和政府主导配置均会带来建设用地空间错配,建设用地配置中一个“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结合十分必要且迫切。  相似文献   
369.
利用2005~2010年浙江省各县市区的社会经济数据和能耗数据,测算了各县市区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地均碳排放量,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揭示了县域尺度下相邻县市区碳排放指标的空间关联性,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定量描述了各县市区碳排放总量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浙江省的碳排放总量从30 486万t增加到49 559万t。人均碳排放量和地均碳排放量也均呈增长趋势,且空间差异显著。(2)各县市区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地均碳排放量均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浙北浙东呈高高集聚,浙西南呈低低集聚。(3)人口和投资是影响碳排放总量的重要因素,且存在空间异质性。投资对浙西南碳排放的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70.
在构建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之上,通过数据的收集,利用灰色加权关联理论,计算了2006~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安全指数,并对各年份生态承载力安全警度进行了判定。计算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2006~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承载力安全指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安全警度由“高警”下降为“轻警”;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来看,安全指数同样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安全警度则由“高警”或“中警”下降为“轻警”。分析表明:近些年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相关资源与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是明显的。但我们也发现,试验区统计年份安全指数数值都在 0.700 0 之下,与 “无警”(0.850 0)状态距之甚远,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