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安全科学   17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10篇
综合类   831篇
基础理论   272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96篇
社会与环境   187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701.
基于上海市合庆镇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土地利用指数、空间自相关性以及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1)土地整治带来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2)验证土地整治是否能起到土地集聚的作用;(3)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关系。结果表明,整治后的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明显减少,耕地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土地利用指数同土地整治活动之间存在相关性。使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验证土地整治活动对土地产生的集聚效应,并且在5~10m的格网尺度下采用土地利用程度修正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局部集聚效应。此外,区域由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转向以农业活动为主,"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结构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702.
种群空间格局分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格局形成的潜在生态过程。本研究以重庆四面山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变量和双变量函数分析了样地中杉木林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四面山杉木林共调查到乔木65种、灌木31种、草本20种。杉木种群径级结构呈衰退型,表现为以大树为主,中树次之,无小树;腺萼马银花、元江栲、细枝柃等种群径级结构呈增长型,表现为以小树、中树为主,大树次之。(2)在0~25 m尺度内,杉木种群呈随机分布,栲和元江栲呈聚集分布,而腺萼马银花、细枝柃、光叶山矾和长蕊杜鹃等4个种群则在小尺度下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大,呈现出随机分布的趋势。(3)生物学特性以及生境因子的差异导致杉木林主要种群间空间关联差异较大,杉木与元江栲和腺萼马银花种群之间呈负相关,而与光叶山矾、栲和长蕊杜鹃种群呈无相关,因此,在该区杉木纯林的近自然改造上,应优先考虑竞争力强的乡土树种,如长蕊杜鹃、栲、光叶山矾等进行混交。  相似文献   
703.
岷江上游植被生境适应性空间分异格局的间隙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岷江上游不同植被生境适宜性类型在整体和局部上的空间分异格局对植被生境管理和修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岷江上游4类植被生境适宜性类型空间分布图借助分形和贝叶斯理论,建立间隙度指数模型和多水平贝叶斯模型,实现定量表征不同植被生境适宜性类型在整体和局部空间上的聚簇和分异程度。结果表明:1)汶川在Ⅰ~Ⅳ类、Ⅲ类和Ⅳ类生境适宜性下的间隙度指数最大,其对应的空间分异尺度为3 000 m(即为30倍网格边长,网格边长为100 m)、2 900 m、2 800 m,而松潘在Ⅰ类和Ⅱ类型下的间隙度指数最大,其空间分异尺度为3 000 m、2 700 m。2)Ⅰ~Ⅳ类、Ⅰ类和Ⅱ类生境适宜性分别在汶川、松潘和理县的间隙度维数最大,空间格局聚簇性较小,进一步证明空间分异尺度较大,而Ⅲ类和Ⅳ类生境适宜性在茂县的间隙度维数最大。岷江上游植被生境空间分异格局的间隙度分析,可以为研究生境空间格局及其生境管理尺寸在整体和局部上的差异提供必备的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704.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贵阳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贵阳市是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在生态重要性、景观连通性和生态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源地识别,根据土地覆被状况、人为干扰程度和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了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网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贵阳市域和市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贵阳市最重要和重要生态斑块总面积5 393.43 km2,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生态用地斑块的景观连通度总体较高,其中园地最好,林地最差;生态需求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建成区周边。生态源地占总面积的18.56%,集中分布于北部及西南部红枫湖、百花湖等区域;(2)贵阳市生态廊道总长为933.58 km,其中关键廊道长287.6 km,沿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现状廊道遍布市域,主要为河流水系;潜在廊道和关键廊道98%都为林地,主要分布于北部和西部生态环境较好的山地丘陵区;(3)市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中,生态源地主要集中在百花湖、红枫湖、香纸沟、相思河等风景区,花溪湿地和南明河作为市区关键廊道纵贯南北。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建设并重、区县间统一规划的"生态系统管理对策,为贵阳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05.
长江旅游带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是旅游产业规划、布局的重要基础。本文选择长江旅游带9省2市世界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A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12类共计4 729处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分布数据,借助Arc GIS软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旅游带总体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聚类特征。总体旅游资源沿北纬30°线、G318国道以及沪昆、沪汉蓉高铁等交通主干线分布趋势明显;高级别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沪汉蓉及沪昆高铁沿线及其中间地带;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聚在长江以南的长江三角洲、古徽州地区、滇西北地区以及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依据得出的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特征和分布规律,建议依托长江水道、G318国道和沿线高铁,打造东西向快速旅游通道和精品旅游线路;依托政策优势,联合多方组织机构形成跨区域旅游合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706.
在都市圈主导区域发展的空间背景下,都市圈的聚集增长凸显边缘(边际)城市的发展困惑。本文立足多都市圈相互作用的空间基础,构建以现实经济联系(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与潜在经济联系的综合测度模型,来判读边缘城市之未来发展方向,并据此提出相关空间发展策略。案例研究表明:现阶段淮安市与南京、苏锡常、徐州等都市圈的经济联系强度分别为1.688、1.405、1.164,经济联系隶属度分别为39.65%、33.01%、27.34%,说明淮安市并不存在占主导地位的单一经济联系单元,其经济联系格局是都市圈辐射能力及其空间可达性合力作用的结果。未来淮安市应努力构建区域综合网络关键节点,坚持产业错位发展,充分利用都市圈发展的"溢出效应"(或边缘效应),致力培育次区域增长极。研究成果能够为都市圈边缘城市的规划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07.
本文以生态景观理论为基础,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为支撑,对岷江流域三江交汇区三期遥感数据,1990年TM、2002年TM、2014年ETM+数据进行图像分类、景观指数提取、空间分析,同时采用面积转移矩阵统计各景观面积的转移情况,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4年三江交汇区景观类型面积排序为:农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地裸地。优势景观为耕地,所占比例由72.83%下降到63.32%,面积减少了3480hm2。草地所占比例呈现波动变化,总体增加了2.81%。林地比例由15.98%上升到18.79%,增加了700hm2。居民地所占比例升高了4.1%;(2)1990年研究区内草地景观易受到外部干扰,其分布形状复杂。林地景观整体聚合度较高同时具有较低的异质性,分布通透性好、规模连续。农田分布较为分散且斑块较小。2002年农田斑块分布复杂化,同时具有聚集度高的特点。2014年研究区内农田优势地位下降。此时农田分布比较破碎并且呈现集中的态势。草地分布规模性较好、分布较为完整,但是内部存在一定的破碎性;(3)三江交汇区景观类型相互转化的主要原因:一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海拔超过500m的丘陵山地区域,建立生态保护区。二是,成绵乐铁路和高速路网的完善,使得三江交汇区的土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化加快,主要集中在乐山市中区和周围城镇。  相似文献   
708.
中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时空差异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县域为研究单元,基于2004年和2014年各县统计数据,采用ESDA、重心迁移、GWR等方法对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并分析人均粮食占有量区域差异的空间异质性及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04~2014年,全国各县域粮食的人均占有量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人均粮食占有量的重心在10a间由西南向东北转移,且南北方向迁移的幅度大于东西方向迁移的幅度。2004年全国县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冷热点分布相对分散,东北地区是全国唯一的热点区,冷点区分布在沿海地区,2014年热点区相比于2004年有所缩小,冷点区则有所扩大。影响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其重要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人口数量第三产业比重城市化率第二产业比重人均GDP。  相似文献   
709.
Claims of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human neglect, and racism dominated the popular and academic literature after Hurricane Katrina struck the United States in August 2005.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rvivors remains scanty or nonexisten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refore, a systematic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key determinants of Katrina‐induced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attitudes among survivors in severely affected parishes (counties) in Louisiana and Mississippi three years into the recovery process. Statistical models based on a random sample of survivors were estimated, with the results revealing significant predictors such as age, children in household under 18, education, homeownership, and race. The results further indicate that African‐Americans were more likely to perceive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following Katrina than their white counterparts. Indeed, the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ere are substantial racial gaps in measures of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The theoretical, methodological, and applie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10.
基于经济和社会视角的国家尺度城市空间格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而全国城市空间格局的自然生态关联性呈现新的研究需求。由此通过自然生态单元等级划分并与城乡建设用地叠加,揭示了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在自然生态单元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主要问题:在一级生态功能区中,生态调节区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北等生态脆弱地区,但其内部城乡建设用地占比最小仅为0.69%,产品提供区城乡建设用地的占比为2.74%,人居保障区面积最小且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但其城乡建设用地占比最大,高达11.20%;城乡建设用地在自然生态单元的分布差异总体由自然地貌与大河流域特征决定,城镇群区、农产品提供区和土壤保持区占据79.54%的城乡建设用地,位于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等地貌特征为主的胡焕庸线东南部;城乡建设用地分布格局也表现为东多西少,与我国三大阶梯的地势格局分布较为一致;上述格局关联性体现了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近些年来在开发需求膨胀和工程技术进步等人为因素驱动下,城乡建设用地呈现向较高海拔地区的扩张趋势。这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基础信息,也为辨识中国城市空间组织和演化机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