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117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孤东油田系新开发的油田工程之一。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滨海地带,自然环境复杂。其中,风暴潮、黄泛和河口蚀退等不利的灾害因素,对油田安全生产的威胁比较突出。在掌握这些灾害因素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加固油田堤防工程、河口海岸工程等环境保护对策的意见。  相似文献   
42.
尚宇  周毅  廖安意  方正 《环境科学》2018,39(8):3696-3703
为研究雨水管道沉积物的沉淀特性和污染物含量特征,在武汉市对建筑(包括住宅小区)、道路和绿地3种用地类型的雨水管道沉积物进行采样和分析.沉速测试结果表明,高沉速颗粒在沉积物中所占比例较大,建筑和道路中沉积物的沉速分布相对稳定,建筑、道路和绿地中沉速大于3.00 cm·s-1的颗粒占比依次递减.粒径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粒径分布范围较广,大多集中在13~628μm范围内,且同种用地类型沉积物粒径分布差别很大.按沉降速度将每份沉积物样品分为7组,分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与沉降速度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沉速大于3.00 cm·s-1和小于0.025cm·s-1的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较低,但高沉速沉积物中污染物总量较多.对沉积物样品整体而言,各用地类型COD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绿地道路建筑;道路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氮含量较低,其余两种用地中含量接近;建筑区雨水管道沉积物中磷含量较高,其余两种用地中含量接近;COD∶TN在(51~89)∶1之间,COD∶TP的值在(102~186)∶1之间.  相似文献   
43.
董欣  杜鹏飞  李志一  王浩昌 《环境科学》2008,29(6):1495-1501
为了研究城市不透水下垫面的降雨径流过程和污染负荷,以屋面为例,选择径流管理模型SWMM,采用独立场次实测数据,应用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HSY算法和Monte Carlo采样方法对模型中的水文水力和水质参数进行识别和验证.结果表明,地表不透水区径流模型中主要包含6个关键参数,分别为不透水区初损填洼深度(S-imperv)、不透水区曼宁系数(N-imperv),指数累积方程中的最大可能累积值(max buildup)、累积常数(rate constant),指数冲刷方程中的冲刷系数(coefficient)和冲刷指数 (exponent).水文水力参数的识别可以最小二乘法偏差作为目标函数,水质参数的识别可以场次污染负荷和污染物峰值浓度作为目标函数.参数识别结果为N-imperv0.012~0.025, S-imperv 0~0.7, max buildup 15~30, rate constant0.2~0.8, coefficient0.01~ 0.05, exponent1.0~1.2.参数的区域灵敏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coefficient、S-imperv、N-imperv、max buildup、exponent、rate constant.识别后的参数可以通过模型验证,但是在模拟一些雨型特殊的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曲线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44.
夏季暴雨洪水是太湖山区氮磷营养盐流失的主要载体,对强降雨事件中的不同水体农业养分负荷的观测和分析,将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农业非点源污染。在台风“麦莎”期间,选择典型山区流域对台风降雨径流过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太湖山地短时强降水事件中,地下径流约占总径流的51%,而对无机氮径流负荷的贡献在80%以上;可溶性总磷在河道径流中的浓度低于在地下水和地表径流中的浓度,显示可溶性磷在汇流过程中被截留,说明可溶性磷的迁移具有流域尺度的迟滞特征。  相似文献   
45.
雨水管道沉积物对径流初期冲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避免汇水面源头以及分流制雨水管道系统中沉积的大量污染物在降雨时随雨水径流被冲刷进入水体,从而控制径流对水环境构成的冲击性污染,从理论和试验2方面分析了管道径流污染物(汇水面和管道沉积物2个来源)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汇水面源头污染物流失较符合源头冲刷的指数衰减模型,管道内沉积物流失可用流量曲线模型计算;管道内沉积物占管道径流污染物的比例越大,管道径流的初期冲刷现象越不明显.为了提高径流污染控制设施的效率,宜在源头进行分散控制,并加强雨水管网系统清洁维护,避免污染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46.
海洋环境数据库的数据依赖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达到第三范式标准的数据库模式,是数据库建设的关键.本文针对海洋环境数据基本为调查数据、数据之间因缺乏业务逻辑无法确立依赖关系的现状,提出了根据现有数据模式识别数据依赖的方法,并应用于数据库模式的规范化设计,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明海洋环境数据库模式设计达到第三范式标准,成功应用于城市风暴潮防灾减灾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项目建...  相似文献   
47.
暴雨径流污染负荷计算的响应函数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暴雨径流污染具有影响面广,监测、控制和处理困难而复杂的特点,其负荷定量化是进行治理与控制的重要基础与中心环节。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流域暴雨径流污染负荷模型,包括降雨径流模型、流域产污模型与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野外实测资料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计算简便、精度高、适应性强的特点。重点论述暴雨径流过程中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48.
ABSTRAC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were to test the ability of various design storm distributions to simulate the actual rainfall pattern and to compare the runoff rates used in the design of stormwater management devices in the State of Florida using continuous simulation approach. Th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for four gaged stations to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design storm distribution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tate of Florida. The approach used in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peak runoff rates from design storms based on the various distributions to those that would result from actual rainfall events. A series of continuous runoff rates were developed through the use of actual fifteen-minute recorded rainfall data, Horton type infiltration decay and recovery rate, and a continuous simulation model. The runoff rates were analyzed using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to obtain peak runoff rate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return period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continuous simulation approach closely predicts the actual runoff rates from the gaged st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havior of the design storm distributions varies for different watershed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tate. The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in general the Florid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 Suwanne River Water Management (FDOT/ SRWMD) distributions appeared to agree with the continuous simul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49.
: This paper presents solutions to the one-dimensional, transient conservation of mass equations for the couple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dissolved oxygen (BOD-DO) reaction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for continuously discharging plane sources. The solutions are appli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 continuous simulation model to allow the derivation of water quality frequency curves and frequency histograms of consecutive hourly dissolved oxygen violations, for any desired standard. Receiving water response is determined for waste inputs from urban wet weather, dry weather, and upstream sources. An application to Des Moines, Iowa, and Des Moines River indicated that urban storm water impacts on the stream can be masked in the cumulative frequency curve representation, but the benefits of storm water control are clearly shown in frequency histograms of the duration of consecutive stream standard violations.  相似文献   
50.
极端暴雨条件下广东北江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12年“6.25”暴雨径流过程为对象,研究广东省北江上游高桥断面在极端暴雨条件下水体理化性质与ρ(Pb)、ρ(Cu)、ρ(Zn)、ρ(Cd)(均为溶解态,下同)的变化过程;基于相关分析法,分析北江水质对水文过程的响应关系及各指标间的内联特点. 结果表明:暴雨径流期间,北江水质呈“大流量、高浓度”的特征. 暴雨径流发生前后4个典型阶段中,阶段Ⅰ(局部产流期)ρ(Cd)、ρ(Pb)仅为(0.48±0.09)和(1.91±0.29)μg/L,ρ(Cu)与ρ(Zn)基本未检出;阶段Ⅱ(以地表径流为主的全流域产流期)ρ(Cd)、ρ(Pb)、ρ(Cu)与ρ(Zn)均迅速上升,最高分别达1.80、12.34、6.18、52.57 μg/L;阶段Ⅲ(以浅层地下水径流为主的全流域产流期)重金属质量浓度整体较洪水期有所下降,但ρ(Pb)仍高于阶段Ⅰ正常水平,ρ(Zn)、ρ(Cu)和ρ(Cd)则低于阶段Ⅰ;阶段Ⅳ(深层地下水产流期)ρ(Cu)与ρ(Zn)已回落至未检出水平,ρ(Cd)持续下降,低于阶段Ⅲ和阶段Ⅰ,ρ(Pb)较阶段Ⅲ有所下降,但仍高于阶段Ⅰ. 暴雨径流期间,溶解态重金属质量浓度与流量及浊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ρ(Zn)与ρ(Pb)、ρ(Cd)的相关系数均在0.85以上(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