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新疆主要金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部,矿产丰富,尤其是近10年来,在金矿地质科研和开采提炼方法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使得新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矿金地之一,新疆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主要由若干个地块和褶皱造山带组成,迄今为止,已发现岩金矿床40余处,依据主要金矿床的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得到下列认识;(1)金矿化作用主要发生于前寒武纪和华力西期;(2)产于华力西褶皱造山带中的主要金矿床类型有:浊积岩型,火山岩和韧性剪切带型;(3)金矿床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金在高背景区通过活化,迁移并富集于适宜的断裂活动带中,形成大而富的金矿床;(4)金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是地层,岩浆岩和构造,尤其是韧性剪切带;(5)通过成矿作用物理化学条件研究,金矿化作用是在浅成,中低温,低盐度和强还原环境下进行的;(6)稳定同位素资料显示,金矿床的成矿期在245-359Ma并主要集中于270Ma,(7)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化,钾化,钠化等,其中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和玉髓化是良好的找矿标志;(8)根据S、C、Si,Sr,Pb同位素资料,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和上地幔,并受到地壳混染;(9)依据H、O同位素资料,早期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以岩浆水和变质水为主,中晚期成矿过程中则以天水为主。  相似文献   
112.
新疆阿尔泰金矿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疆阿尔泰地区金矿床、矿化点分布广泛,前人已对该区金矿类型等方面做了较多工作,但从断裂构造角度研究金矿床的成矿规律尚少.笔者从该区金矿床与断裂构造的空间关系分析了区内断裂构造及韧性剪切带控矿规律,指出区内金矿床(点)严格受断裂构造及韧性剪切带控制,而且不同的构造分别控制着矿带、矿田、矿床直到矿体的分布及其形态和产状.  相似文献   
113.
基于遥感与GIS的新疆LUCC变化的时空信息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RS和GIS等技术提取新疆地区近十几年来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从现状分析、发展动态等方面对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LUCC)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并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进一步说明新疆LUCC的变化过程。结果显示:新疆的耕地、林地、水域、建设地面积都有所增加,耕地的年变化率最大;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草地面积减少明显。  相似文献   
114.
进行了和田地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首次采用网格及加密布点的方法布点.对103个测点的原野、道路和建筑物室内进行了外照射贯穿辐射测量。和田地区及所辖各县(市)的外照射贯穿辐射和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属正常本底辐射水平。全地区原野、道路和建筑物室内的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10-8Gy·h-1)按网格的均值依次是5.63±0.82、5.66±1.16和10.23±1.01,原野和室内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10-8Gy·h-1)的人口加权均值依次是6.15±0.93和10.87±1.30;室外和室内贯穿辐射(不包括中子成分)致空气吸收剂量率(×10-8Gy·h-1)按网格(人口加权)的均值依次分别是10.37±1.18(10.58±0.75)和14.50±1.17(14.83±1.13);天然贯穿辐射(不包括中子成分)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943.93±63.16(μSv),致居民年集体剂量当量为1096.57±73.37(man·SV)。  相似文献   
115.
为探究新疆地区植被活动与昼夜增温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利用2000~2015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气象数据,定量研究了新疆北疆、南疆及伊犁地区生长季日间最高气温(Tmax)、夜间最低气温(Tmin)变化趋势及植被对非对称性累积昼夜增温的时滞响应,通过二阶偏相关分析了Tmax、Tmin对新疆地区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疆、南疆及伊犁地区昼夜增温均呈非对称性,昼夜增温空间异质性显著,北疆地区Tmin增温速率为Tmax增温速率的1.67倍,南疆地区Tmin增温速率为Tmax增温速率的1.59倍,伊犁地区Tmin增温速率为Tmax增温速率的2.67倍,伊犁地区昼夜温差缩小趋势显著.植被对非对称性昼夜累积增温时滞性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Tmax、Tmin对新疆地区植被平均滞后时间为(0.97±0.93)个月和(0.91±0.95)个月.南疆、北疆及伊犁地区针叶林、阔叶林及草甸草原植被受日间增温的影响,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受夜间增温影响显著,夜间增温影响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16.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新疆多段公路沿线和3个风景区植物和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含量.结果表明,11个采样点的11个土壤样品Σ16PAHs含量为18.82~2153.54 ng·g-1,平均值为425.95 ng·g-1,36个采样点的59个植物样品中Σ16PAHs含量范围为9.93~748.30 ng·g-1,平均值为154.11 ng·g-1.植物样品中不同环数的PAHs平均含量高低次序为:低环(2~3环)>中环(4环)>高环(5~6环),土壤样品不同环数的PAHs平均含量高低次序为:中环(4环)>高环(5~6环)>低环(2~3环).特征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得出,土壤中PAHs主要为燃烧和石油源,植物吸收的PAHs主要来源为木材燃烧和炼焦工业.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S323省道库尔勒段土壤PAHs对道路工作人员致癌风险值(CR)为1.26×10-6,存在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17.
针对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车89井区高含硫的问题,分别对硫化氢成因、转化机理及除硫方式进行研究,开展了化学除硫工艺技术、负压闪蒸除硫工艺技术以及催化曝气除硫工艺技术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负压闪蒸除硫工艺、催化曝气除硫工艺及化学除硫工艺(HCS-4除硫剂加药浓度约1×104 mg/L、作用80s)处理后,可将车89井区原油中硫化氢浓度降至安全阈限值15mg/m3以下。  相似文献   
118.
为了了解新疆大学本部校园内辐射环境水平状况,对校园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氡浓度水平、土壤中核素含量及红湖水样等采用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方法进行现场测量、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工作。结果表明,新疆大学本部校园内辐射环境水平处于乌鲁木齐市本底值范围之内,未见放射性异常。  相似文献   
119.
新疆环境保护战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环保工作和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及发展趋势,通过剖析环境保护的现状,并结合新疆环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宏观上提出适合新疆环保工作的思路和策略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0.
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遥感数据与2018年1月野外实测的28个雪样,综合分析新疆干旱区季节性积雪中黑碳气溶胶浓度(BC)分布特征与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等.利用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获取釆样点逐日的后向轨迹,分析BC的可能传输路径.结果表明:①北疆地区积雪覆盖率从11月份到次年1月份逐渐增加,冬季积雪覆盖率可达到97.5%,冬季AOD平均值为0.173,高值出现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与东部区域(0.2~0.35),低值区域主要在阿勒泰地区(0.06~0.1).②表层积雪的BC浓度范围为44.08~1949.9ng/g,平均值为536.71ng/g,BC浓度分布特征为:天山北坡经济带BC浓度(913.24ng/g) > 艾比湖东南部区域(816.56ng/g) > 艾比湖北部区域(421.94ng/g) > 艾比湖西部区域(407.97ng/g) > 克拉玛依区域(162.28ng/g)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域(124.89ng/g) > 阿勒泰地区(98.51ng/g).随着海拔升高积雪中BC浓度有微弱上升,相关系数R2为0.03,随着纬度增加积雪中BC浓度均呈下降趋势,R2为0.255.③艾比湖流域后向轨迹中以博乐-精河-艾比湖向东北方向输送路径为主,对采样点的BC浓度影响较大;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主要以精河-石河子-乌鲁木齐的天山北坡城市群向东北输送路径为主,局地污染较为严重;阿勒泰地区的后向轨迹以俄罗斯南部-哈萨克斯坦北部-东哈萨克斯坦输送路径为主,局地污染贡献较少;克拉玛依区域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东部和西部向东方向的输送,局地污染不明显;沙漠区域主要以西南方向输送路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