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56篇
安全科学   187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535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861.
郑州市TSP尘源粒径及形貌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和电子探针微观分析 (EMA)方法对城市尘源的粒径分布及其形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情况和结果 ,该方法能清楚地了解尘源样的粒径分布状况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862.
溶藻细菌DC21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云南滇池中分离得到一株溶藻细菌DC21,经鉴定为葡萄球菌属的1种(Staphylococcussp.),可溶解铜绿微囊等9种藻.试验表明,经过滤、离心沉降及高温灭菌处理的滤液,均能强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说明其溶藻作用的因子之一为该菌的胞外分泌物,且这种物质具有热稳定性.细菌DC21使藻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在试验的第1d,受试藻的超氧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高,但在第7d,这两种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显著下降;受试藻的丙二醛含量明显增高,说明该菌促使其发生了膜脂过氧化.  相似文献   
863.
本文介绍了中国、美国及欧盟的危险废物名录框架体系,通过对三者的优缺点比较,分析了中国危险废物名录列表定义存在的问题,从名录纳入标准,操作方式和具体列表三方面提出了中国名录框架体系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864.
环境材料对作物吸收重金属Pb、Cd及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金属固化是原位修复污染土壤和减小作物吸收污染物、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单个环境材料(煤基营养材料HA、高分子保水材料SAP、煤基复合材料FM和吸附性矿物材料FS)及复合材料对作物(玉米、大豆)生长及其对土壤重金属Pb、Cd(土壤Pb≤150mg·kg-1、Cd≤10mg·kg-1)吸收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的土壤理化性能变化机理.结果表明,单个环境材料及复合材料处理较对照能明显减少作物对土壤重金属Pb、Cd的吸收量,并促进作物生长.除个别处理外,大部分处理下玉米地上部分的重金属Pb、Cd吸收量较对照减少51%~71%和66%~84%;所有处理下大豆地上部分的重金属Pb、Cd吸收量较对照减少54%~76%和33%~58%.实验还证明,所用环境材料对重金属Pb、Cd有一定的改良效应,并对土壤pH、EC、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养分及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等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相较而言,高分子保水材料SAP及其复合材料F3(FM+SAP+HA)、F2(FS+SAP+HA)能明显降低玉米和大豆对土壤重金属Pb、Cd的吸收量,具有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65.
通过测坑定位试验,测定了稻田不同深度土壤溶液中溶解性有机氮(DON)、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并将原位提取的土壤溶液加入到人工土壤中,开展土壤溶液中DON、DOC的微生物降解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DON、DOC的含量分布及其微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两种施肥处理0~10cm土壤溶液中TN、DON显著低于其他两层土壤;土壤溶液中DON占TN的比例均在62.9%~79.8%,为氮素组成的主要形式。(2)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中DOC占TC的比例随土壤深度加大而逐渐增加,比例为21.1%~25.1%,而无机肥处理中DOC占TC比例则是逐渐下降,比例为18.9%~20.0%。(3)稻田土壤溶液中DON和DOC具有较好的微生物降解特性。降解28d后,DON占初始DON的30.1%~34.9%,而DOC占初始DOC的24.3%~28.2%。  相似文献   
866.
厌氧颗粒污泥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接种市政消化污泥EGSB反应器内所形成的颗粒污泥在低浓度(100~500 mg/L)、低温(8~15℃)、微氧(氧化还原电位为380~400 mV)等条件下的沉速、粒径、活性、形态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厌氧中温(35℃左右)稳定运行时,颗粒污泥的沉速较大,在低温或微氧时,颗粒污泥的沉速相对较低,但都能维持在15 m/h以上,不会被冲出反应器而造成污泥的流失.低温时大颗粒污泥所占重量百分比在逐渐增加,微氧使得颗粒污泥粒径分配更加均匀.低温时,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明显降低,降幅为55.5%;但微量氧的加入并没有使EGSB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降低,反而提高了10%.中温稳定运行时,颗粒污泥规则、密实,微生物菌群中甲烷八叠球菌明显增多.低温时,颗粒污泥的表面和内部微生物排列都比较松散,而且出现大量微生物胞外分泌物;低温中高浓度时,甲烷八叠球菌没有出现,鬃毛甲烷菌属占优势.微氧时颗粒污泥同样是规则、密实的,菌种更加丰富,颗粒表面和内部的优势菌群不同,但在中高浓度时没有出现甲烷八叠球菌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67.
洪泽湖水域的环境演变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水质监测的定点、定剖面采样分析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为对湖泊水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水域水质状况图像识别的主成分监督分类方法,通过对洪泽湖湖区的1991年12月15日和2000年1月7日,两个时相TM遥感图像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变换,并依据不同类型水体的光学特性,分析各主成分图像的构成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表明:洪泽湖湖区的水质分布,具有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由清洁水(优)向一般水依次递减、逐年下降的特征。其清洁水体主要分布于洪泽湖西部的溧河洼、临淮头、西北部的安河洼和成子湖的北部。从1991--2000年,洪泽湖入湖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量有所减少,湖水受污染程度明显减轻,相对“八五”期间水质污染日益加重的现象,“九五”以后水质逐渐改善。将其分类结果与所收集的洪泽湖历年水质资料对比分析表明:主成分监督分类结果与环境要素吻合较好,且基本反映了其水质环境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68.
怀化市地处湘西南,雪峰山贯穿全境,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崩塌、滑坡等坡面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活动断裂纵横交错是孕育怀化市坡面地质灾害的地质构造基础,强烈风化与疏松地表是其物质来源,降水与径流量丰沛是其动力条件,暴雨、洪水是其诱发因素。人类活动,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工程、边坡开挖、乱采滥伐森林植被,增加了地质环境的压力,破坏了生态平衡,成为重要的致灾因子。怀化市崩塌、滑坡类型上以白垩系红层中的风化残坡积层中的土质类居多;时间上在过去15年呈波浪状上升态势,以2001年、2004年尤为严重;空间上主要集中沅水及其支流两岸谷坡地带和中低山丘陵区的100~450 m斜坡陡峭段。  相似文献   
869.
非饱和土体变试验研究及其在地面沉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位降低将导致非饱和土体中净平均应力和基质吸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土体体积变化。针对重塑非饱和砂土、粉土、黏土和软土,结合土水特征曲线和收缩曲线,考察了土体在干燥收缩过程中基质吸力与孔隙比的关系;运用固结曲线分析了土体在经受净平均应力下的变形特性。基于试验结果,根据Fredlund弹性体变本构模型估算了不同的地下水位降低情况时非饱和土区域的沉降量。结果表明,在总沉降量中非饱和土区域的沉降量是不可忽略的,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非饱和土区域的沉降量在总沉降量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70.
青海瓦里关大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4月2日~5月23日,对瓦里关大气中的气相和颗粒相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总PAHs浓度为7.43~29.96ng/m3,气相PAHs的浓度为7.01~26.10ng/m3,颗粒相PAHs的浓度为0.28~7.84ng/m3,气相中PAHs占总浓度的66.5%~98.8%.气粒分配系数(Kp)与过冷饱和蒸汽压(PL0)呈良好相关性(R2=0.67~0.92),斜率(mr)均>-1.瓦里关大气中PAHs的浓度受温度、风速、大气逆温层、大气长距离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