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48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长江中游江西江段(上段)防洪干堤基础环境地质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连年来发生水患灾害,在全国属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在每年汛期(4~8月)为水患灾害发生的高峰期。长江中游江西江段是江西防洪的 主要地带,近年来由于该段防洪干堤经第一、第二期修堤工程,坝体稳固,虽然1998年、1999年长江大水没有造成溃堤,但潜在的水患地质灾害仍是非常严重。作者通过对野外实地进行调查,访问,对防洪干堤隐伏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2.
The Turkish Catastrophe Insurance Pool (TCIP) is one of the best practices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an emerging market designed to reduce economic losses from disaster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compulsory mechanism along with data relating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cheme following recent earthquakes in Turkey. We also consider the current perceptions of Turkish society towards the TCIP and how they can be enhanced. Our conclusions aim to assist stakeholders in government, homeowners, insurance companies, media, banks and civil society to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the system and key actions necessary to improve it.  相似文献   
83.
Are chaos and catastrophe theories relevant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ta acquired in the area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 by their very nature often discontinuous and abrupt. As such, the mathematical theories of catastrophe and chaos may be of use in analyzing such scientific data and in formulating mathematical models.  相似文献   
84.
浅析水土保持与防洪抗灾的基本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6、1997和1998年的几次洪灾,造成了6171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除气象因素外,水土流失是引发洪灾的一个极为主要的因素。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坚持综合治理,良化生态环境,搞好小流域治理是保持水土、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5.
为了综合评价盾构下穿危旧房屋及河流段风险,结合软土土质特点,在对已有评价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风险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突变理论,确定盾构施工风险突变评价法步骤,将各因素归纳为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周边环境和水文地质四大指标,并对其进行分解,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标准,利用突变理论对工程实例进行评价,得到该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评估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工程的实际情况。基于风险评价结果,在盾构下穿过程,采取合理设定土压力、调节盾构推进速度和注浆压力等措施,实时动态监控地表沉降的变化和盾构施工关键参数,所得成果验证了突变理论风险评价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谢家智  周振 《灾害学》2009,24(4):15-19,57
通过借鉴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判定农业巨灾风险下农民风险态度的抽象模型。分析表明,面对农业巨灾风险,由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对农业巨灾风险的认知能力不足,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偏低。同时,受非贝叶斯法则、代表性法则、锚定效应、从众行为和框架效应等的外界偏差性行为显著干扰的情况下,农民非理性选择很大程度上会主导个体的行为,农民极易出现风险偏好的倾向。  相似文献   
87.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曾分别于1991、1996、2002和2005年发表了关于灾害研究理论与实践的4篇文章,对灾害系统的性质、动力学机制、综合减灾范式,以及灾害科学体系等进行了探讨.在前4篇文章的基础上,就当前国际上灾害风险综合研究的趋势、应对巨灾行动,以及防范巨灾风险和加强综合减灾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阐述了对"区域灾害系统"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可划分类型与多级区划体系"本质的认识;区分了"多灾种叠加"与"灾害链"损失评估的差异;论证了"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功能,及结构与功能优化模式";构建了由灾害科学、应急技术和风险管理共同组成的"灾害风险科学"学科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减灾,防范巨灾风险已成为区域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以及低碳经济模式的建立,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8.
汶川8.0级地震灾后响应研究——以灾后学生响应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洁  李睿  王静爱 《灾害学》2009,24(4):125-129
基于网络信息,以学生群体对汶川8.0级地震响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搜集到的复杂网络信息的分类和分级,刻画出非灾区学生群体的灾害响应能力,探讨了学生灾后响应主要类型、强度的空间分异及灾后响应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学生灾后响应的主要类型是学生自发捐款、中小学异地复课等;②造成学生灾后响应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交通条件,而是空间距离导致心理疏离;③学生灾后响应的驱动力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不同,其中满足自我强化需要的响应速度快但持续性较低,而满足灾源地的需要的响应速度慢但持续性高。  相似文献   
89.
武汉市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压力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剥夺及资源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是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测度城市化过程中对资源环境压力及判别两者间的动态耦合类型对指导健康城市化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构建了包含16个子指标的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和9个子指标的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模型计算了城市化综合指数;用熵权法计算了资源环境压力指数。采用灰色系统方法计算了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和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标体系的关联度。采用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了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模型,对2004~2013年武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类型进行分析判别。结果表明:(1)武汉市的城市化综合指数逐年增高,尤其是2005~2007年城市化水平的增速较快。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数最大值出现在2006年为0.629,最小值出现在2013年为0.452;(2)关联度值在0.480~0.911之间,耦合度大部分都在中等和较强这两个范围中。烟尘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建成区面积、人均用电量、人均GDP和城镇人口规模均表现极强的耦合性(大于0.85)。各城市化子指标中,城镇人口比重与资源环境的关联度最大;在资源环境子指标中,烟尘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作用最强;(3)基于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的动态耦合模型反映了城市化-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动态反馈过程。从2004~2013年,武汉市经历了协调-冲突-协调-冲突4个阶段。结果显示,武汉市城市化-资源环境复合系统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90.
Insurance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o b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n organisation's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ilience. Yet, little analysis exists of how well current commercial insuranc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support organisational recovery in the wake of a major disaster. This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research, supported by some quantitative survey data, evaluated the efficacy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following the sequence of earthquakes in Canterbury, New Zealand, in 2010 and 2011. The study found that, generally, the commercial insurance sector performed adequately, given the complexity of the events. However, there are a number of ways in which insurers could improve their operations to increase the efficacy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ver and to assist organisa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a disaster. The most notable of these are: (i) better wording of policies; (ii) the availability of sector‐specific policies; (iii) the enhancement of claims assessment systems; and (iv) risk‐based policy pricing to incentivise risk reduc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