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6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errorist outrages of 11 September 2001 in New York City and Washington to the Lisbon earthquake of 1 November 1755. Both events occurred, literally out of the blue, at critical junctures in history and both struck at the heart of large trading networks. Both affected public attitudes towards disaster as, not only did they cause unparalleled destruction, but they also represented symbolic victories of chaos over order, and of moral catastrophism over a benign view of human endeavour. The Lisbon earthquake led to a protracted debate on teleology, which has some parallels in the debate on technological values in modern society. It remains to be seen whether there will be parallels i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the ways in which major disasters are rationalised in the long term. But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events--which are obviously very large as nearly 250 years of history separate them and they were the work of different sorts of forces--there are lessons to be learned from the comparison. One of these is that disaster can contribute to a perilous form of self absorption and cultural isolation.  相似文献   
92.
针对当前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种看法,认为,这个建设过程不仅是一系列的方法创制,它的真实含义是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创制,其直接针对是打破责任制以及各种权宜性或过渡性措施的局限,在城乡统筹的意义上谋求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理念在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延续,更是社会主义自身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既延续又改革的原创特性主要体现为,它的建设内容和可能途径始终是互为因果和互为表里的;新农村建设的创制必须依据社会主义原则,而新农村的建设成效将确证和充实着社会主义自身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3.
试论地震预测预报的公关宣传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基  牟雅元 《灾害学》1999,14(4):90-94
从社会科学的公共关系学和公关心理学理论并结合地震探索的实践上对地震预测预报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过去对该科学领域的评价与宣传报道有不尽完善之处。文中尝试给出了关于地震能否预测, 如何评价等敏感问题的公关宣传策略。  相似文献   
94.
随着中国对环境问题的不断深入,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对国乒。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显得愈加重要。从环境规划内涵、基本特征及内容、国民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概念开始,规范分析了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最终给出了基于环境规划角度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5.
解释结构模型在航空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航空事故分析的有效性,促进飞行安全,运用系统工程中解释结构模型(ISM),以发生的航空事故为例建立ISM并进行了系统分析.将事故的12种原因分为4个层次,明确了不同层次中的要素及其关联影响.该方法能为航空事故预防和分析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对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可持续发展研究与环境教育是当今学术界的热门课题。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阐述了发展环境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并论述了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观下环境教育综合性、多样性、全民性、连续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指出环境教育应从知识、意识、道德、价值、实践几方面确定目标。并从加强环境伦理学教育、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开展三维教育模式等几方面阐述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7.
工业废水BOD5与CODCr相关关系以及BOD5测定的简化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BOD5与CODCr的相关性,用线性函数BOD5=a+bCODCr的形式进行一元回归,间接求出BOD5或指导BOD5的测定,验证BOD5结果的准确性以及通过对稀释法公式的推导得出简化法的公式,并与稀释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简化后的方法与稀释法无显著差异,精密度、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