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对碱法造纸蒸球贯穿性裂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指出裂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焊接工艺控制不严、焊工责任心不强、热处理方式处理不当且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碱浓度的增加,蒸球存在较大的腐蚀及较大的复合应力。针对缺陷,笔者在设计、制造、检验、使用方面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2.
In this paper, a series of laboratory tests on shrinkage of plaster materials are presented. The plaster materials consist of cohesive soil, sand and different natural fibres. Three types of fibres, wheat straw, barley straw and wood shavings, were used as reinforcement in the tests. The shrinkage behaviour of earth plasters was studied by laboratory tests for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nd under different curing conditions. The specimens of plaster material were dried under a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30, 50 and 70°C,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the following factors on shrinkage was investigated: temperature, soil composition, fibre type and fibre content.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shrinkage crack format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fibre content and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soil content. In general, it was also found that lower curing temperature and higher fibre content are to be preferr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arth plasters.  相似文献   
103.
开采沉陷对矿区地表裂缝的采动累积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开采沉陷学和岩石力学理论分析矿区地表裂缝的采动累积效应。采用概率积分法、胡克定律和莫尔-库伦破坏准则等方法描述并量化地表拉伸裂缝的采动累积效应表征指标,提出了采动裂缝时间拥挤效应和采动延迟效应表征指标及采动空间拥挤效应表征指标。对研究区地表裂缝采动时间拥挤效应的实地观测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上下分层动态裂缝持续时间和永久裂缝显现时刻与地表移动活跃期吻合;采动空间拥挤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采动裂缝水平延伸长度、宽度和深度均比永久裂缝小,下分层开采裂缝比上分层发育,下山方向比其他部位裂缝发育。  相似文献   
104.
充填体与围岩的相互力学作用,除了接触带表壁附近可以通过贴置电阻应变片的方式进行应变值测量外,接触面及接触带附近的损伤破坏情况不易监测。基于此,应用磁场理论,将磁粉加入到配比试样中,充磁之后进行加载试验。通过特斯拉计测量试样表壁在加载过程中的磁感应强度变化,建立由表及里的损伤破坏联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加了磁粉的配比试样,在加载过程中各监测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值变化明显,特别是在内部裂纹扩展至临空面处的磁感应强度几乎减小至0.2 mT以下;而试样在加载过程中,各监测点的磁感应强度值随着压密破坏而变化;在未破坏时,不同区域有较一致的随试样内部压密相应磁感应强度增大的变化规律,而在试样加载破坏后,不同监测点磁感应强度变化起伏较大。  相似文献   
105.
讨论了在污水处理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裂缝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6.
通过8根集中荷载下高强箍筋混凝土梁的受剪破坏试验,分析了500MPa箍筋混凝土构件斜截面的剪切承载力及使用阶段的斜裂缝宽度,同时对两组配有蒙皮钢筋的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及斜裂缝宽度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此类构件的受力性能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剪构件相同,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仍可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有关公式进行计算,并且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同时蒙皮钢筋的配置能够有效地限制裂缝的开展,改善受剪破坏的脆性性能。  相似文献   
107.
高强箍筋混凝土简支梁斜裂缝分形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根集中荷载作用下高强箍筋T形截面简支梁的试验研究,运用分形理论对试件中斜裂缝的出现、发育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形理论对斜裂缝自相似性有很好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8.
降雨诱发含后缘裂缝岩质边坡失稳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制,以突变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边坡滑体后缘裂缝静水压力、滑动面水压力和水致弱化的影响,推导了坡体突变失稳的力学判据。研究结果表明:降雨作用下岩质边坡失稳与后缘裂缝充水高度、水致弱化函数、滑体几何-力学参数有关;裂缝与滑动面导通后,坡体发生突变失稳的必要条件为水致弱化段长度远大于弹性段长度;裂缝充水高度d越大,水致弱化函数f(ω)越小,发生失稳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9.
在细观尺度上,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表征花岗岩中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材料的形状、大小及分布对花岗岩材料造成的非均匀性,结合RFPA-DIP程序建立了能准确反映材料真实细观结构的含缺陷花岗岩数值模型,并进行了常规单轴压缩模拟试验,再现了外载荷作用下含缺陷花岗岩的真实破裂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的预制孔洞裂纹对其最终破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单轴压缩试验中,由于花岗岩中各矿物颗粒不同的力学特性影响,试件中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并萌生局部裂纹,且细观结构直接决定着裂纹的扩展路径,各局部裂纹的贯通导致试件最终产生拉伸破坏。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焊后再热裂纹扩展量与断裂韧性的关系,建立了A710钢J积分断裂韧性随裂纹扩展量Δa变化的关联数模,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材料断裂机理,为含损压力容器临界裂纹尺寸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设计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