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分析和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征参数,根据2015~2019年中线干渠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及实测的鱼类生物学参数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 6.6软件构建了Ecopath食物网模型.模型由18个功能组组成,包括了初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主要鱼类和有机碎屑等.结果显示:中线干渠生态系统规模总流量、总生产量和总消耗量分别为19186.330,8947.857和1106.002(t/(km2·a)),食物网主要由4个整合营养级(1.00~3.71)构成,最高营养级为大型肉食性鱼类鱤(3.71).食物网能量传递主要有两条途径,分别为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两者传递的能量相当,但牧食食物链传递效率是碎屑食物链的近两倍.交互营养分析结果表明,捕食者对其饵料生物的影响一般为抑制作用,碎屑生物量的增加对大部分功能组的影响为正效应,小型上层鱼类对浮游动物生物量起抑制作用.从各功能组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来看,各功能组间捕食者生态位重叠现象不普遍,重叠指数适中,部分肉食性鱼类的捕食者生态位重叠指数达到1.对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分析发现,中线干渠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P/R)、总初级生产量与总生物量的比值(P/B)、Finn's循环指数(FCI)和Finn's平均路径长度(FML)都表明该生态系统处于发展的幼态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差.此外,中线干渠生态系统对初级生产力的利用率很低,导致过多的营养物质未进入更高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进行循环,造成系统能量流动的滞缓.因此,根据生物操纵理论,可通过优化和完善鱼类群落结构,增强对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利用效率,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52.
信息化监管系统由现地信息采集系统和应用系统组成.前者由闸控现地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水量水质监测系统、水雨情监测系统和便携式水质仪组成;后者由一体化平台软件、数据接收处理软件、应用服务系统软件、移动服务软件等组成.尾水导流工程信息化监管系统的建设,能提升尾水导流项目运行维护能力,满足徐州市水务局系统维护便捷、测量精度一致、信息共享的需求,满足江苏省南水北调尾水导流水质监管系统网络的需求,适应后期尾水导流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3.
针对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水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建立跨地区、多部门、多层次的丹江口水库水环境保护协调机制,逐步形成国家和地方、流域与区域、水利部门与非水利部门间的水资源保护协调机制,以及流域上、下游分工明确、统一协调的水源地及其上游水资源保护管理新格局,以推进跨地区、跨部门的水资源管理,促进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4.
佛山水道引水对环境容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污染负荷优化分配的线性规划方法,通过感潮河网水环境数学模型模拟得出污染贡献率。求取不同引水方案时佛山水道的环境容量,并建立引水量与环境容量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容量与引水量呈线性递增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可反推得出引水方案或削污方案,为引水与截污的实施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且对佛山水道综合整治的优化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关键航路点的失效成本,给空管和航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我国航路网结构,从机场间的连通时间成本出发,提出基于改航可达性的关键航路点识别算法,将识别出的关键航路点与其他网络指标下的关键航路点进行抗毁性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连接处航路点失去通行能力后,航班绕飞的时间成本较大,具有较大的改航可达性;A461、G212、A593等主干航路上的航路点拥有较大的加权改航可达性,总时间成本较大;识别出的关键节点拥有较大的度和介数值;基于度值和加权改航可达性的连续攻击对航路网破坏较大。  相似文献   
56.
检票闸机是地铁车站的重要设施之一,其通过能力的大小对车站客流的疏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晚高峰时刻客流进行视频录像,采用逐帧回放的方式,统计乘客属性、闸机属性、统计乘客连续检票刷卡的间隔时间和乘客通过闸机的时间,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乘客通过闸机速度和闸机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57.
    
We analyze the process of landfill diversion and its main determinants, by embedding the dynamics in a frame where economic, geographical and policy variables come into play. In addition to structural and economic drivers, we primarily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talian tax has been effective in supporting landfill diversion. Although the Italian landfill tax dates back to 1996, the oldest in the EU, its effectiveness in terms of landfill diversion has not been assessed yet. The complexity primarily derives from the decentralized regional implementation and the absence of a full coherent dataset covering all regions. We merge this new and original data on taxes to an integrated dataset which includes economic, waste and policy variables at regional level over the period 1999–2008. Panel regression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tax is significant, even when taking into account for its possible endogeneity. Regions that have increased such taxes have improved waste disposal performances over time. Landfill taxes are surely not the only instrument policy makers might introduce, but they seem to play a relevant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Italian waste disposal performances.  相似文献   
58.
59.
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探究日益恶化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成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议题,从人口规模与技术水平的单因素争论拓展到文化背景、政府类型和消费观念等多因素论的讨论,在横向上从宏观社会到微观个体层次的解释,最终形成经典的环境影响的IPAT模型,试图解释环境问题产生的复杂社会动力机制。本文通过国内外学者对IPAT模型的实证研究以及理论探讨梳理发现:模型中的因变量环境影响I以及自变量人口数量P、富裕程度A和技术水平T的内涵、完备性以及分析单位的适用性等方面备受争议。为了克服变量的局限,首先通过分解IPAT模型中T变量,进一步拓展模型中可能被忽略的对环境影响的多重因素;同时为了避免模型中不同因素对环境影响的同比例线性变化的局限性,将IPAT模型转化为非线性的STIRPAT随机模型,使各变量值随观察值的变化而变化;其次为了克服研究中忽视个体对环境影响差异性的不足,以"双重转换"理论为基础分析少数特权群体对环境造成不成比例的影响;最后面对分析单位以及分析情景的差异性与复杂性,基于"世界体系论"视角突破特定区域时空以国家间互动关系为分析单位对全球环境退化展开讨论。研究表明,IPAT模型的发展演变表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逐渐从悲观的"零和"冲突走向协调发展的路径,有利于探索更加有效的举措应对全球复杂而严峻的环境问题,同时对新常态下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0.
引江济汉是南水北调中线引汉调水的补偿工程,按总体规划应结合当地水利规划建设,不宜修成封闭的“高架”水渠只向汉江下游补水。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的思路,引江济汉应以江苏江水北调模式,扩展和延伸为引江入汉济黄,取代南水北调中线二期扩建工程。①引江入长湖利用沮漳河下游河道输水,并改造荆州城市水系,破解血吸虫病传播扩散、泥沙入湖和水源污染三大环境风险;②引江入汉利用长湖调蓄提水至兴隆水库,节省渠道长度;③碾盘山梯级采取一级二站抽水蓄能开发方式,简化汉江干流反向输水工程,抽江至崔家营水库,引清调度改善汉江中下游水质,又为黄河下游增加水资源量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④从“南襄隘道”唐河东侧修建鄂豫运河,将长江水不经丹江口水库直接送达方城去郑州济黄,推进构建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运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