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于控制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透水坝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田猛  张永春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665-1670
为了控制太湖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结合人工湿地原理和快速渗滤机理,开发了透水坝技术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该技术利用平原河网地区现有河道的容积来承受农村面源污染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通过控制透水坝的渗流量,拦蓄径流为后续的处理单元提供自流动力.4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使用梯形渗流模型进行透水坝的渗流量计算比较准确,透水坝达到了拦蓄5天处理雨量为1400Om3的降雨径流的设计要求,同时透水坝的TN、TP去除率分别为15.59%和23.44%.  相似文献   
12.
尾矿库设计的主要控制条件是坝体的稳定性。在尾矿坝施工中还需要考虑强度、渗水性等影响因素。以锡冶山尾矿坝工程为例,探讨了数值法在尾矿库坝体岩土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中的应用。对提高试验精度、减少试验开支、指导工程安全施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目前采用在尾矿坝坝体及滩面覆盖砂石进行防尘治理与闭库,但传统监测手段难以实现坝体整体监测的问题,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2014年10月至2018年7月的Sentinel-1A影像进行处理,提取了对应时间段内卡房尾矿坝的形变信息,并结合实地调查及尾矿坝建设资料,研究了卡房尾矿坝的时序形变演化规律。结果表明:SBAS InSAR监测到坝体出现第1次异常形变加速运动时间与坝体开始铺设砂石工程的施工时间节点完全吻合,体现SBAS InSAR技术在受人为工程影响的坝体形变监测方面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坝体在施工结束后,坝体形变加剧趋势并未缓解,并且出现2次加速现象,分析认为是由于在坝体铺设约2 m厚的碎砂石极大地增加了坝体荷载,打破了坝体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且识别出雨季对坝体形变影响显著,表明铺设砂石会使得降雨在坝体中的停滞时间加长,进一步引发非雨季期间坝体形变加剧。研究结果不仅能还原坝体出现异常形变的时间与演化过程,而且还可以对引起异常形变的内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论证,对指导尾矿坝灾害识别、分析与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溃坝风险评价作为管理者开展尾矿库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减少和防止尾矿库溃坝事故的发生,保障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进行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非常必要。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分析,较系统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方法的运用现状,并对不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机理,对柿竹园野鸡尾尾矿坝进行稳定性研究。研究渗流-应力的耦合效应,提出了渗流-应力耦合以及渗流体积力计算的实施方案;建立二维的有限元渗流-应力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考虑耦合效应时的尾矿坝渗流场、位移场、应力场;最终分析了不同耦合关系对于渗流量、位移场、等效渗透集中力以及应力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水力条件下,尾矿坝稳定性良好;尾矿坝主要受水平渗透力作用,初期坝坝顶、坝脚以及坝底等处应力集中;尾矿坝的渗流-应力作用不容忽视,不同的耦合关系对于x方向位移、渗透力的预测影响巨大;考虑渗流-应力耦合关系得到的主应力、剪应力以及竖向位移,比不考虑耦合效应时大。  相似文献   
16.
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实验站的部分试验数据,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在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其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分别采用3种典型模式,即: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与林果模式,以期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In view of the Brazilian Ten‐Year Energy Expansion Plan 2021,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flow (e‐flow).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literature to show the evolution of publications concerning e‐flow rele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systems services preservation considering results from different case studies from throughout the world. Finally, two main recommendations are drawn regarding e‐flow are: (1) performing a holistic approach to e‐flow planning, including hydrological, hydraulic, water quality, habitat, and riparian zone considerations; and (2) installing in new structures adequate bottom outlets to allow a range of adjustable e‐flow from reservoir dams to reproduce natural flow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8.
首钢孟家冲尾矿坝渗流稳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孟家冲尾矿库坝面出现的渗水现象,对坝体的渗流以及稳定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堆积坝的不断升高,导致坝体浸润线抬高,安全稳定系数降低,从而将造成坝体失稳,出现溃坝事故。为消除隐患,提出采用辐射井排渗的设计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ydropower development on downstream dissolved oxygen (DO) is presented for a low head dam. Water, previously aerated during release over spillways and under gates, is diverted through the hydropower facility without further aeration. The oxygen transfer that occurs as a result of air entrainment at the various release points of a dam is measured. Oxygen transfer efficiencies are calculat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an oxygen transfer model to predict average release DO concentrations. This model is used to systematically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hydropower operation on downstream DO. Operational alternatives are investigated and a simple operational guide is developed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hydropower operation. Combinations of reduced generation and optimal releases from the dam allow the hydropower facility to operate within DO standards.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o facilitate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need for modification of potentially unsafe dams, the U.S. Bureau of Reclamation developed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the threat to human lives posed by the failure of individual dams. The procedures provide a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variables influencing the loss of life from dam failure and a method for predicting loss of life based on the size of the population at risk from failure and the amount of warning time available for that population. The prediction equations ar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24 dam failures and major flash floods occurring since 1950. Adjustments to the predictions to reflect special local condi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