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365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7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ABSTRACT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ch often have emerging or fledgling civil societies, are vulnerable to disasters, and especially devastating earthquakes. The long-term influence of devastating earthquakes on civil socie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a critical research topic while receives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From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study identified four key areas of the civil society: civic participation, voluntary organizations, social capital, and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then examined four devastating earthquakes in India, Iran, Pakistan and China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s case studies,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these earthquakes had on these four areas. It was found that from a long-term perspective, while the earthquakes strengthened the civil society, they had beneficial but limited effects. We argue that by promoting local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facilitating extensive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 cooperation, and streamlining state-civil society relationships, an enabling environment can be developed to further sustain the advances made by a civil society after a disaster.  相似文献   
882.
破坏性地震事件前后的紧急事务处理和震后紧急救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秀 《灾害学》2001,16(4):91-94
根据我国目前的地震应急现状,提出了破坏性地震事件前后的紧急事务处理和震后紧急救援的有关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国际救援在大城市发生特大破坏性地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3.
“九五”重点项目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提出了建立基于Web的系统集成 ,全省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及分析预报系统的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合作建立了江苏省前兆数据库和分析预报方法集成系统JSOMEN ,编写了适用于江苏前兆观测资料的控制主表 ,用C、VB等语言编写程序整理入库了 1 990年以来全省 4 3个测点 75个测项的一百多万组前兆观测数据 ,同时建立了台站和市局的前兆数据库 ,以达到全省前兆观测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884.
地震液化研究的核心是变形。在很多情况下地基虽未达到完全液化,然而饱和砂土由于超静水压的上升而造成的软化,使得地基及其上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形。由于工程设计人员很难预测变形大小,因此引入液化度概念来间接表征岩土结构的变形。针对目前液化程度评价方法的缺点,给出采用液化度概念的原由,对液化度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给出其计算方法。接着,通过分析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中沉箱结构液化变形,例证液化度评价岩土结构变形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用液化度评价岩土结构变形的研究思路,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并建立它们之间经验的函数关系,提出工程设计中可通过不同影响因素的组合来优化地基处理范围,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5.
为分析我国防震减灾政策研究工作现状,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对1976-2019年期间的5104篇研究文献,从文献情况、期刊情况、作者情况、机构情况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着重分析了年度发文数量、引用情况、研究主题和地震事件等指标数据.结果表明,近40多年来,我国防震减灾政策研究不断发展,具体表现在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多,研究...  相似文献   
886.
基于ArcSDE的地震紧急救援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建设地震紧急救援数据库的必要性,阐述了地震紧急救援数据库的建设目标,分析了ArcSDE的基础原理,以四川省紧急救援队为例,介绍了利用ArcSDE技术构建地震紧急数据库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887.
近似Rayleigh地震波作用下地下综合管廊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线基础设施,目前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属于浅埋地下结构,故地震波中的面波、尤其是Rayleigh波可能会成为地下综合管廊破坏的控制因素。本文根据简谐Rayleigh波的特点,提出了近似Rayleigh地震波的概念,并在假定已知Rayleigh波水平分量的情况下,利用傅里叶变换求得近似Rayleigh地震波场。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地下管廊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议方法可以有效地模拟波动的传播过程;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变形以整体弯曲变形为主;结构顶面应变约为对应底面位置应变的两倍,与Rayleigh波沿深度衰减的规律相类似。  相似文献   
888.
根据某类事件发生时的行星空间位置分布,可以从理论上建立该事件的时间预测模型.指出这一方法有可能通过计时历史资料的归算,提供未来灾害事件发生时刻的预测信息.以地震为例,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思路.处理了1900-1996年中国震级6.5及以上级的311次地震资料,据此:(1)统计得出了历史时期的地震时间与行星位置分布的相关性;(2)利用这种相关性并以7星组合作1997-2010年间6.5及以上级地震的模拟预测,给出了6个可能的危险日期;(3)采用1997年1月至2006年6月的35次M6.5级地震对模型作检验,表明总计14种单星和组合模型中日、月、水星、金星和天王星等五种模型稍好,而冥王星和海王星模型则不理想.(4)指出该模型不适用于较大区域,因其难以提供较精确的地点信息.此外,预测精度还与步长和确定的危险日期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889.
"5·12"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是对我国地震应急避险工作的严厉拷问,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现行的体制.从地震灾区收集了应急避险的第一手数据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调研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的地震应急避险措施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公众在地震灾害中应急避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90.
Bиccлoвaнияx вoэмocy;жнocтeф пpимeн eния мeтoдoв coвaдeниф дффeктив нoгo cхeтa иэиuхaтeлeф пoхитpoнoв в б oльщиx oбpaэцax, pнpимeня жидкocт ныф cцинтлляциoнныф cхeтхик 4π для вceгo, cocтoяшиф иэ 2-x дeтeктocy;pныx кaмep 2π. Пpeждe вceгo иэuхaлocв oбpaэoвaниe фoн a, кaк oтвeтнaя peaция в мeтoдe co coвпaдeниф. B peэuлвтaтe импuлвcoв coвпaдeни ф в oбoиx дeтeктopныx кaмepax нaблю энaхитeлвныф uхacтoк фoнa. Иэuхaлacvcy; пoдaвлeни я фoнa пuтa cхeтa пueтa cхeтa aнт иcoвпaдeнeниф, нo этoт мeтoд нe oкaэaлcя uля uлu oхыхныx гaммa-иэлucy;хaтaeлeф. oднaк o, в cлнaяx, кoгпa в oбpaэцax coдepж aлиcв тaкиe иэлuхaтeли пoэитpoнoв, кaк 22Na и 58 co, фoн мoжнo былo энaхитeлвнo пoд aвитв и cхeтнuю cтaтиcтикu нa нa мнoгo юл юхшитв пpимeняя пpимeняя cпoco бы ы coвпaдeниф. Этoт мeтoд нe тoдвкo uмeнвщaeт фoн, нo тaкиe мoнoгaмм-иэлuхaтeли, кaк 137Cs 40К. Taким oбким oбpaэoм, этoт мeт oд нaпpaшивaeтcя caм coбoф для иэ peния иэлuхaтeлeф пoэитpoнoв в хeлoвeкe, гдe 137Cs 40К п pиcuтcтвuют, кaк интepфиpuюшиф фoн:.

Zusammenfassung

Ein 4π-Flüssigkeits-“Ganzkörper”-Szintillationszähler, bestehend aus 2π-Detektrortanks wurde dazu verwendet, die mögliche Anwendung von Koinzidenzarbeitsweisen zur wirksamen Zählung von Positronenemittern in grossen Proben zu studieren. Zunächst wurde die Hintergrundemp-findlichkeit für die Koinzidenzform untersucht. Man beobachtete, dass ein ansehnlicher Teil des Hintergrundes von Impulsen in der Koinzidenz in beiden Detektortanks herrührte. Die Möglichkeit einer Unterdrückung des Hintergrundes durch Antikoinzidenzzählung wurde erforscht, aber dies stellte sich als unbrauchbar für eine Verbesserung der Zählstatistik zum Zählen gewöhnlicher Gammaemitter heraus. Wenn die Proben jedoch Positronenemitter wie 22Na and 58Co enthalten, so könnte der Hintergrund weitgehend unterdrückt und die Zählstatistik beträchtlich verbessert werden, wenn man Koinzidenzzählverfahren anwendet. Das Verfahren verminderte nicht nur den Hintergrund, sondern es diskriminierte auch gegenüber solchen Monogammaemittern wie 137Cs und 40K. Das Verfahren eignet sich somit zur Messung von Positronenemittern im Menschen, wo 137Cs und 40K als “Störhintergrund” zugegen sind.
PDF (473 K)
View More Related Articles
 
View Record in Scopus
doi:10.1016/j.jenvrad.2009.06.003    
Copyright © 2009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Measuring the radium-226 activity using a multidetector γ-ray coincidence spectrometer
N. Antovica, , and N. Svrkotab,
aFaculty of Natural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Montenegro, Cetinjski put b.b., 20 000 Podgorica, MontenegrobCenter for Ecotoxicological Research, Put Radomira Ivanovica 2, 20 000 Podgorica, Montenegro  相似文献   
[首页] «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 末  页»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