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362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7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有效地去除地下水中低浓度的Cr(Ⅵ),以铁屑-粉煤灰为供试介质,通过最小二分法在不改变原水状态下进行了室内分析化验,并以Fe0-粉煤灰为对比,结果表明这两种介质对含Cr(Ⅵ)地下水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水中Cr(Ⅵ)可达到地下水质量三级标准,且实验结果重现性良好.通过对比发现在相同条件下铁屑一粉煤灰优于Fe0-粉煤灰,其原因主要是二者成分的差别.分析讨论其去除机理主要是原电池作用、氧化还原及共沉淀作用.  相似文献   
982.
汶川地震产生的应变场和位移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明显改变了区域地震的应变场.理解这种应变场的改变对周围断层构造加载进程和区域地震危险性的改变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汶川地震的破裂为驱动源,计算了该地震在近处造成的位移场和应变场.结果表明:该地震使得水平位移场断层南端的近乎东向运动逐渐转变为断层北端的东北向运动.震源附近有米级的位移量级.垂直分量与该地震的震源机制一致,西北盘上升、东南盘下降.断层附近的最大剪应变达3.2e-5,并随距断层的距离很快衰减.平均应变显示断层南部和中部主要表现为压缩,北部表现为拉张.  相似文献   
983.
汶川地震对我国地震保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大地震为保险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有效发展保险市场,提高对地震进行风险防范、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的能力和水平,是我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外地震保险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我国地震保险本身和政府地震保险制度两个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加强地震保险制度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84.
地震灾害导致企业资产遭受损失,为了科学合理的制定灾区企业恢复生产和重建工作的计划,需要对企业灾害损失进行快速的评估.本文从统计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估算灾区企业固定资产损失情况的方法,并以汶川地震为例对此方法进行效验.  相似文献   
985.
人类不断经历着地震的洗礼,也在不断总结地震带给人类的教训."7·28"唐山大地震、"5·12"汶川大地震……一次次事实说明,地震发生时引起的建筑物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根本原因,提高房屋建筑抗震能力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严格防震减灾、建筑等各项法律法规和抗震设防相关强制性标准是建设具有抗震能力房屋建筑,抗御地震风险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986.
汶川地震前周至深井观测数据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周至台流体数据异常特征,特别对该台水位、流量数字化资料分钟值的的毛刺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用水位的整点值做了潮汐变化分析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该台流体观测有一定的前兆显示,为流体学科的异常判定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7.
汶川地震孕震机理的研究及其对地震预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突发在现今并不活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引起社会及学术界的巨大反响,该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如何预报问题更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纵横两个侧面来研究汶川地震发生的机理,即:先利用GPS资料研究地表的变形场,然后运用数值方法对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一个剖面进行模拟.文中的计算结果显示:①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及附近地区地表的主应变率的方位与该区域的地应力方位基本一致,但形变量值很小,表明断层处于闭锁之中;②对地震发生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的结果,显示等效应力及变形能量密度在空间分布由分散状态逐步向龙门山地区集聚,龙门山断裂带上地震复发周期约为3 163年.因此,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及本文的研究认为汶川大地震的动力成因可能为:随着印度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不断挤压碰撞,青藏高原隆升后形成的物质东流在向东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稳定的四川盆地的阻挡,一部分东流物质在川西地区囤积,造成龙门山隆升;高角度、铲状的龙门山断层面上的正应力随着川西高原的向东运动而不断增大,再加上断层附近介质刚性大,这就导致该断层的闭锁程度增高;但另一方面随着高原东流物质的不断向东运动,龙门山下部地壳囤积的东流物质不断地向斜上方推挤龙门山断层上盘,这样会导致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剪应力越来越大;当剪应力超过摩擦强度时,断层解锁发生地震.最后,针对这种发震机理的新型地震,提出了今后关于地震预报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88.
汶川地震应急救援有8点成功经验:启动预案,响应迅速;统一指挥,协调联动;信息透明,发布及时;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心理干预,及时疏导;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心态开放,广纳外援;以人为本,全国举哀.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它们对完善我国应急管理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89.
群测群防的根本含义是群众性的测报和群众性的防御,它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项群众性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自其诞生以来,大至经历了起步—高潮—调整—复兴四个发展阶段。在新时期复兴群测群防,应以"三网一员"建设为基础,以群众性防御为重点,拓展思路,创新模式,强化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990.
利用现有地震目录,在假定我国大陆地区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震活动区,巨大地震的孕育不受其它地区地震的影响的前提下,分析了巨大地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巨大地震活动具有成组性和阶段性特点。由此对本世纪巨大地震发生进行了估计:本世纪我国大陆地区尚可发生6次左右巨大地震,下次巨大地震最早可在2019年前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